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上海女股神: 买下市中心最好洋房 藏品比房子名贵

京港台:2020-6-21 01:52| 来源:新浪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上海女股神: 买下市中心最好洋房 藏品比房子名贵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北京人邵庆晓,是位女投资人。从80年代中期开始,

  她先后在伦敦、中国香港(专题)、东京、纽约(专题)投资股票,

  经手股票几百支。

  2000年,又在上海创业,开投资公司,

  并买下一栋兴国路上的三层楼老洋房。

  

  在邵庆晓上海的家中,

  有不少设计家具、2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

  她却说,自己算不上真正的藏家,

  工作以来,最想的是要赚更多的钱。

  

  

  她家中的艺术品,

  有90%是从慈善拍卖会上买下的,

  支持自己喜欢的青年艺术家,

  并赞助大学生去贫困、边远地区教书,

  近8年来,影响了中国约100万的孩子。她说:“我的人生还有两个未实现的理想:

  为孩子和教育筹到更多的钱;

  早日找到我的爱人。”

  

  我出生、成长在北京。这30年多年里,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股票投资。

  80年代的中国还没有股市,在我大学毕业时,非常幸运地加入了英国的一家投资银行,做管培生,花一年半跑通所有部门的工作,之后被派到中国香港和日本(专题),在那里的证券交易所里当跑单员、交易员。80年代末,我亲历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见证了每天上亿美元的股票交易。当时我就立志要成为最好的交易员,所以非常努力,每天开市的早7点到晚7点,经手20-30支股票、记住所有的数字浮动,就这样过了两年。后来我又回到英国投资银行的伦敦总部工作,积累更多股市经验。

  

  今年4月,邵庆晓对话挪威中央银行经理人

  2000年,我在上海创业,有了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经手股票有几百支,每年收益增长量达10%,也在上海安了家。

  我对好的股票的定义,就是长线地投资最优质的公司,比如科技股、消费股、医药股。如果买跌了,我会等待,直到赚钱为止。别人说我是女股神,我是不敢当的,可能只是耐心和坚持,比别人更多一些吧。

  

  女投资人改造的老洋房

  到上海后,我就在兴国路和湖南路的交界,买下了这套老洋房,面积400-500平米左右,再加一个600平米左右的院子。我非常喜欢湖南路、兴国路、武康路、高安路、高邮路,几乎每天都在这些街道里一个人走路,感受它的历史,再看一些年轻人,他们都在干什么。

  

  我把房子重新进行了装修。它是1920年代由一个西班牙建筑师建造的,外观恢复了建筑的原样。

  

  

  重建这个房子的第一个考虑,我希望有一个我自己的很舒服的书房。这是我待得最久的地方,工作、读书,有时候从早上8点坐到晚上8点,在里面待上12个小时。我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书、听书,平均一年150-200本,十几年里看了两千多本书。人这一生,可能顺的时候是大部分时间;当遇到困难,读书让我非常冷静,给了我很多智慧。

  

  家里有两个客厅。一个是朋友来,用来招待朋友的。

  

  

  另外一个,当我刚搬来上海,我的大女儿才3岁,小女儿1岁,希望在一楼有一个让她们玩耍的空间,孩子们可以跑来跑去。

  

  软装方面,家里每一个地方都有“上下”的作品。我和设计师蒋琼耳是很好的朋友,过去十年,我看她专注地把中国的手工艺带给全世界,让我非常感动。只要有机会,每一件作品都支持他们。

  

  还有几件瑞士USM的柜子,以拼装组合的形式做成,有很多画廊、美术馆都在用,我也非常喜欢。

  

  地毯都是我的好朋友,中国最大的老地毯藏家秦岩,每年去伊朗收来的,有一些就放在我的家里。

  自然而然的艺术收藏 我收藏的第一件艺术品,是1997年在香港的Schoeni Gallery买的,岳敏君的这幅无题。画上是他标志性的人头像,笑得所有的牙齿都露出来了。我很喜欢这张画,因为我自己本人也很喜欢笑,我觉得笑容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运。也就是因为我喜欢笑,生活才没有这么糟糕。

  

  

  邵庆晓伦敦的家

  后来,我也开始买一些艺术作品,收集了二十几个艺术家作品,有:李山、周铁海、徐震、陆新建、严培明、张云垚、曲丰国、张力、欧阳春、牟恒、Kiki Smith、施力仁、吴静茹、蔡志松,等等。这些作品,主要在我上海的家里、公司里,还有一部分,在伦敦的家里,香港的家里和公司里。

  

  

  热爱教育的慈善家 其实我是做投资的,不是一个收藏家。对我来说,艺术收藏有两个目的:第一,自己喜欢,自然而然,乐在其中;第二,我有90%的收藏是与教育有关的。我非常热爱教育。八年前,我加入了“美丽中国”理事会,每年从最优秀的大学里选出700-1000个毕业生,送去贫困和边远地区支教,两年一轮换。

  

  有一些有爱心的中国艺术家,愿意把他们的作品无私地捐给美丽中国,再由我们通过慈善晚宴把作品拍卖出去,或买下来成为自己的收藏,慢慢就结识到了这样的艺术家们。

  

  

  每年我都有一笔固定的资金支持慈善教育项目。这些钱都花在了支教老师身上,把同等的教育水平、陪伴、希望和爱,带给贫困的孩子们。所以如果有一些需要支持的艺术家或艺术拍品,我都会考虑。

相关专题:股市,上海疫情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1 02:1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