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一觉醒来,银行卡被隔空盗刷 就因为这样一条短信

京港台:2020-6-23 1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一觉醒来,银行卡被隔空盗刷 就因为这样一条短信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19年7月4日凌晨3点多,海南省三亚市宋女士的手机上突然收到了几条短信验证码。不一会儿,手机又接到短信,显示她的银行卡被刷走了5万元……

  什么都没做,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洗劫一空。日前,海南三亚警方破获了一起新型银行卡盗刷案件。不法分子是如何无声无息地把钱转走的?又该如何防范?

  没进行任何操作 收到短信后银行卡被转走5万元

  2019年7月4日凌晨3点多,海南省三亚市宋女士的手机上突然收到了几条短信验证码。不一会儿,手机又接到短信,显示她的银行卡被刷走了5万元。

  

  钱被转走前,宋女士根本没有进行任何操作。于是,她赶紧到附近的三亚市公安局三亚湾派出所报案。

  接到报案后,民警展开调查,发现宋女士的钱从广东惠州一家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被取走。于是,警方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获,宋女士的5万元被全部追回。

  

  15元旧手机改造成“嗅探”设备 轻松拦截手机短信

  虽然钱被追回来了,但警方有个疑问一直无法破解,宋女士没有进行任何操作,那么不法分子是如何盗刷宋女士的银行卡呢?

  警方成立专案组对此案进行深挖,经过连日奋战,这个作案人员涉及海南、四川、山东、广东等地,成员有着严密分工、单线联系的特大网络盗刷团伙终于现形。2019年7月,专案组民警在湖南娄底抓获了这个团伙的上家陈某华。

  

  据犯罪嫌疑人供述,他们在三亚有一个同伙,在宋女士居住地附近,嗅取了宋女士的动态支付验证码。然后他将动态验证码发给洗钱通道,于是便将宋女士的钱给取出来了。

  

  犯罪嫌疑人交代嗅取受害人动态验证码的机器廉价易得。

  犯罪嫌疑人 顾某某:改造摩托罗拉118的手机,把它变成一个接收天线,再配合特定的U盘系统,打开电脑就可以模仿基站信号,拦截、嗅取探测周围手机短信。一个手机15元,相当于一个简单的拼接过程。

  

  为什么如此简单的设备,却能截获大量的手机短信呢?据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立梅介绍,这与受害人手机的网络信号有关。虽然我们早已进入4G时代,但信号不好时,手机还是会切换到2G网络。另外,一些犯罪嫌疑人会利用信号干扰设备,将一定范围的手机信号降为2G。

  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院副院长 王立梅:在2G的状态下,加密技术相对来讲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破获,嗅探技术在中间截获数据包,然后解开就可以了。

  手机号码加动态验证码登录存在安全隐患

  要想将受害人银行卡上的钱转走,犯罪嫌疑人必须同时获得该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和动态验证码。那么犯罪嫌疑人又是怎么获得用户完整的银行卡号呢?

  犯罪嫌疑人 顾某某:可以通过充值,我随便点一个充值方式,看付款方式,可以看见你所有的卡。

  确定作案对象后,犯罪嫌疑人会利用受害人的手机号码加动态验证码,使用免密支付的方式将受害人的钱转移出去。

  犯罪嫌疑人 顾某某:你在一些App上实名注册信息,很多时候是图方便,忘记密码的时候可以通过短信验证码登录。这同时也方便了犯罪分子盗取你的个人信息,通过验证码登录,方便了你,也方便了我。

  

  记者随后在手机上,选择了多个常用的App进行测试,这些App一般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登录:用户名+密码,手机号+动态验证码。

  当用户忘记密码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号发送验证码的方式找回密码。这一切对用户来说似乎很方便,也很安全。可是不法分子恰恰利用这种登录方式,选择在夜深人静、人们防范意识比较低的时候,在自己的手机或电脑上输入用户的手机号,再用截获的动态验证码登录用户的App,达到盗窃用户资金的目的。

  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院副院长 王立梅:手机加验证码的方式本身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验证码是有可能被截获的。第二个就是预留的手机号码,这个号码实际上它泄露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两个加在一起,作为唯一的验证方式是有一定漏洞的,尽可能应该是再有其他的验证方法予以补充。

  

  公安机关提醒,普通用户应加强个人防范。当突然收到不明验证码,发现银行卡被盗刷不要惊慌,及时报警,冻结银行卡可以避免损失。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3 04:4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