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是什么事情让中科院90余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

京港台:2020-7-16 23:23| 来源:澎湃新闻 | 评论( 30 )  | 我来说几句


是什么事情让中科院90余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一个研究所“去年开始只有200个人了。这下90多个人辞职,现在就剩100人左右”,这局面是不正常的。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这在中科院系统内引起广泛关注,在网络上也引起热议。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已有90余名科研人员辞职,均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核所”)职工。有中层干部解释称:“(核所)这两年申请不到大的科研项目,没有钱,人才就走了。”另据了解,集体辞职事件的导火索,是院方强制为核所更换保安,核所科研人员认为自身权益被侵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没项目”“没钱”,还是更换保安,都难以解释这样一大批科研人员突然一起“用脚投票”。

  这些博士毕业的科研人员,平均年龄已有三十多岁,本该追求稳定才对,但是却甘愿放弃职位、事业编制甚至福利房。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决绝?

  今年6月份,知乎上就有关于“如何评价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改革举措?”的讨论。多位匿名用户表示新上任的领导“大刀阔斧改革”,“不是想着法子服务科研人员,而是制定各种匪夷所思的措施阻碍科学发展,比如扣项目经费20%,比如所长只有1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出审批权!还美其名曰扁平化管理!”等等。

  匿名用户的爆料未必可以采信。但是“大刀阔斧改革”与科研人员集体出走的先后发生不免令人起疑。

  众所周知,改革总是要触动利益的,难免会有人不适应。但是我们更要清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对一所科研机构来说,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创新活力、增加科技成果。而科研人员是创新的主体,逼下金蛋的“母鸡”出走,肯定不是改革的初衷。

  一个研究所“去年开始只有200个人了。这下90多个人辞职,现在就剩100人左右”,这局面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

  在大众印象里,一线科研人员往往相对单纯,他们通常不会主动生事。而且即便不排除个别“刺头”存在的可能性,一大批科研人员全是“刺头”的几率微乎其微。那么到底是什么激怒了“老实人”,就值得好好调查。

  科研人员不仅是他们各自家庭的栋梁,是所属单位的职工,也是整个社会的宝贵财富。公众对科研人员异常动向的关注,也寄托着对整个社会创新环境的关心。人们有理由要求一个权威、有说服力的解释。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8 07:3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