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王家坝开闸4镇成汪洋 村民揭“蓄洪区”真实面目

京港台:2020-7-30 21:24| 来源:新京报 | 评论( 12 )  | 我来说几句


王家坝开闸4镇成汪洋 村民揭“蓄洪区”真实面目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日8时30分,安徽淮河王家坝闸水位已达29.75米,超过保证水位0.45米,时隔13年后再度开闸蓄洪,也是第16次开闸蓄洪,附近濛洼蓄洪区内的4个乡镇再次“陷入一片汪洋”。 当地老人很少想过要搬走,但近几年年轻人外出务工,选择在其他地方定居,“不想再待在这里了,想离开这个蓄洪区。”

  据《新京报》报导,王家坝闸是淮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称,受强降雨影响,王家坝20日再度开闸蓄洪。在管理处主任张家颍眼里,今年水位是1968年洪水以后最高的一次,关闸时水位较开闸时下降了1.47米,76小时里,濛洼蓄洪区蓄洪总量为3.75亿立方米,相当于26个西湖的年蓄水量。

  

  ▲淮河水从王家坝闸的13孔闸门里汹涌而出 。(图/新京报)

  回忆起蓄洪前一夜,阜南县老观乡副乡长李小凤说,当晚一整条街道都灯火通明,拎着大包小包投奔亲戚的人,帮助村民转移的武警、来回搬卸物资的车,排着队前进的鸡鸭鹅。

  据统计,从7月19日夜间到20日凌晨,濛洼蓄洪区4个乡镇住在低洼处的2000多人连夜转移,更多的人住在拥有牢固堤防的保庄圩或高出地面近30米的庄台上,他们的居住地被洪水包围,但安然无恙。

  67年里16次被洪水冲击,当地政府一直在考虑蓄洪区内居民的搬迁问题,然而上了年纪的老人很少想过要离开这里,“这里是我的根,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要守着祖宅,死也要死在这里。”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选择在其他地方定居,“不想再待在这里了,想离开这个蓄洪区。”

  对于从小生长在淮河边上的人来说,几十年和洪水相处的经验里,已经摸索出了一条“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的生存之道。王家坝镇镇长余海阔说,蓄洪区的村民种地主要是“靠赌”,水没来就多种点,水来了庄稼只能淹了,在这种特殊环境下,蓄洪区内主要发展“适应性农业”。

  

  ▲畲文武和邻居们划船到电器行,想再抢救出一些物品 。(图/新京报)

  28岁的村民畲文武在老观街上经营着一家电器行,平时人来人往,蓄洪前他们一家差不多重要用品,洪水袭来时,他看着家里的房子一层完全泡在了水里。

  畲文武不是没想过搬离这里,但搬到县城不仅贵,而且还失去了地,村民们捨不得,也都有自己的私心,“拆迁之后,我去县城就不是农村户口了,家里条件又不富裕,要是再享受不到农村户口的优惠咋过呢。县城里卖电器的那么多,不像老家都是熟人,生意没法做。”

  事实上,对蓄洪区内的人们进行妥善安置,使其免受洪水之苦,一直是各级政府部门谋划的问题。镇长余海阔表示,2003年的大洪水后,决定在每个乡镇建一个保庄圩,将居住在28.5米以下庄台的群众和住在危房里的群众,迁到保庄圩上,给他们宅基地和补贴,将不安全庄台的房屋拆掉。一个保庄圩面积通常为1.2平方公里,能居住1万人左右。

  

  ▲徐如贺和老伴从田里抢救上来的玉米 。(图/新京报)

  摆在濛洼蓄洪区面前的一个难题是,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愿意搬迁。村民徐如贺的屋子建在淮河边的坝埂上,临河的整面墙都是被大水侵蚀的痕迹。

  因房子是祖宅,他从小在这里长大,以前发大水的时候房子被淹了,没地方去,就爬到屋顶,搭个棚子吃饭睡觉,洪水退了再下去,已经记不得房子被沖毁了多少次,每次洪水过后再重建起来,几十年来,如此反复。

  现在的这个房子是2003年大水后建的,没有再倒塌过。院子的台阶上布满青苔,空气里潮乎乎的,屋里堆了些老两口抢救上来的玉米。72岁的徐如贺戴一副眼镜,正坐在门口板凳上看书,读的是《资治通鉴》。

  徐如贺子女一直叫老两口去扬州,但他们不愿意,“要去早就去了。之前也去住过,不习惯城里的生活,还是待在村子里自在,空气好,环境好,每天看看书,种种地,农民嘛,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

  

  72岁的徐如贺正坐在门口板凳上看书,读的是《资治通鉴》 。(图/新京报)

  阜南县发改委主任李思泉解释,“确实有些人不愿意搬。不过我们完全尊重群众意愿。” 不想搬的原因主要有4个,一是现在国家对淮河治理力度加大,从2007年到现在2013年只发了一次洪水,老百姓的农作物还是有一定收入的;二是即使拔闸蓄洪了,农户也能得到国家的补偿;再就是,迁出一部分居民后,庄台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村民很满足;最后就是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尤其是老人,就喜欢待在农村,在城市里住不习惯。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原所长程晓陶说,“我们国家仅仅是国家一级蓄滞洪区的就有九十多个,几千万人在里头生活,这是中国的国情。”

  程晓陶说,中国的防洪本来就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水退人进、水进人退的这种模式不可避免,总要有一些地方小水归人,大水归水,它是一个国家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交织后的结果,“我们不可能消除洪水,那就要与洪水共存。”

  至于濛洼蓄洪区未来的发展,李思泉认为首先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蓄洪区内乡村振兴,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解决保庄圩就近就业问题,提高整体经济收入。

相关专题:汪洋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4 15:0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