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封杀59款再禁47款中国app,印度政府此举合法吗?

京港台:2020-8-3 09:13| 来源:观察者网 | 评论( 20 )  | 我来说几句


封杀59款再禁47款中国app,印度政府此举合法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中印最新动态!

  随着印度(专题)民间排华情绪的升温,中印间的“战火”已从边境延伸到贸易、信息领域。

  据印度《经济时报》7月27日报道,在禁用包括抖音国际版TikTok和微信在内的59款中国应用程序(APP)后,印度政府还已禁用了47款来自中国的应用。此外,印政府被指已收集了一份包括275个中国应用的审核清单,以确定其是否存在任何损害印度国家安全及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

  在宣布封杀59款有中资背景的APP时,印度电子信息部依据的法律是于2000年制定的《信息技术法》第69A条以及2009年制定的《信息技术(阻止公众获取信息的程序和保障措施)实施细则》,认为那59款APP对“印度主权、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有威胁和不利影响。

  那时已有媒体统计,印度政府此举将直接导致互联网行业相关公司损失几百亿美元。如今看来,这损失将在政策高压下进一步扩大。

  印度政府此举是否真的合法?如何从法律角度看待印度政府的举措?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笔者将一一解读。

  

  抖音在印度遭下架(资料图/TikTok)

  一、问答

  问题1:印度政府援引的法律和理由是什么?

  从印度法的角度出发,印度信息技术部进行封禁的理由是:接到了许多针对上述APP的投诉。因此基于成文法的授权,其行使了相关权力,以避免不良影响的持续。也就是说,从表面上来看,印度政府是有行政裁量权来做出此行为的。

  问题2:这么说来,印度政府这样的做法是合法的?

  不能这样理解。虽然法律赋予印度政府权力,但政府的这一纸基于“国家安全”的封禁通告也影响了印度成千上万的用户尤其是收入来源与上述app挂钩的内容创作者、已经向此类app投入巨量费用的广告商乃至上述企业员工。

  而且印度政府并没有履行相关的事先通告、听证会等“正当程序”的要求,也没有一个现成的规则或者法律文件来断定封禁的标准、范围、程序、受害者救济,而是采取了“法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直接重拳出击,“拉清单”了事。所以,受到此通告影响的利益相关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定政府这类行为违法。而在现实中,印度法院也曾多次判决印度政府引用成文法作出的行为因违法而败诉。

  问题3:下一步可能的发展方向?

  由于印度政府没有在通告中写明下一步将采取何种行为来确保“封禁”,是要求google play和苹果app store在内的应用市场以在印度本土运营需要符合印度法律为由要求下架此类应用,还是要求网络接入商直接限制此类应用程序在印度的互联网接入从而达到封禁的目的,目前尚不清楚。

  但到本文发文时,大量的APP已经无法在应用商店中检索到,已经下载的也无法使用。据了解有些APP主动下架,也有一些APP是由于网络运营商的限制而无法使用。

  事实上,印度互联网领域已成为中美角逐的一大战场。值得玩味的一点是,美国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对印度近来封禁部分app的动作表示关切后,印度政府已经放出风来,说包括电信部门和其他政府相关部门在内的机构将制定一个具体的指引,对于可以封禁的情形、程序等具体参数(parameter)作出规定。

  

  《今日印度》报道:扎克伯格担心印度今日封杀抖音,日后也可能封杀Facebook

  问题4:受到影响的这些利益相关方(App、广告商、用户)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很多中国人不太了解的是,印度虽然是承袭英国传统的判例法国家,但由于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由议会制定的成文法具有优先效力。除非在后续法院的审判中,成文法太过老旧、需要具体解释或者简单套用不符合个案正义,则法院结合个案实际情况来进行限缩或者扩张解释,从而作出与成文法规定有一定出入的裁判。

  所以,虽然印度政府以“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等高大上的理由自居,但认为自己权利受到损害的利益相关方仍可以向法院提出针对政府这一行为的诉讼,或者要求法院发出禁令,要求政府进行补救。

  问题5:真的会有人起诉印度政府吗?

  虽然历史上印度政府经常作为被告在印度法院出庭,并且印度各级法院也经常作出“打脸”印度政府的判决,但本次事件的大背景拥有特殊性。要考虑到印度法院系统效率低下,尤其是在目前印度民族主义情绪汹涌,掀起多起抵制中国运动的背景下,势必会影响受到侵害的印度网红、网络直播者等利益受损方以法律维权的动力。而对于中资印度企业而言,所考虑的顾虑更多,比如担心印度政府“枪打出头鸟”,招致更进一步的报复。

  问题6:中国和印度之间曾签订《中华人(专题)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的协定》(BIT),是否可以依据该BIT,基于国际法要求印度政府承担责任?

  中印于2006年签订了此协议,并于2007年8月1号正式生效。但该协议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协定有效期为十年,期满后除非缔约任何一方书面通知缔约另一方终止本协定,该有效期自动延长十年,并依此顺延。印度政府已经于2018年10月告知中国政府暂停中印之间的BIT。

  不过,该协议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即使根据本条第一款终止了本协定,对本协定终止之日前所作出或取得的投资,本协定应自本协定终止之日起继续适用十五年。所以,初步看来,对于2018年10月之前投资于印度的投资者,应该仍可以援引该BIT。

相关专题:印度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06: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