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习近平力推中国经济内循环背后 高房价成拦路虎

京港台:2020-8-29 23:08| 来源:周天勇 | 评论( 16 )  | 我来说几句


习近平力推中国经济内循环背后 高房价成拦路虎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习近平最新动态 追踪报道!

  实行内循环最大的障碍是居民收入问题

  双循环的含义可以从多个方面阐释。从国内循环来说,工农业生产出产品,销售收入进行分配,形成居民及政府收入,再变成支出,支出又形成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需求形成市场,生产的企业在市场上把商品和服务卖掉以后,又开始下一轮生产。所以,国内循环主要指国内销售与国内需求之间的循环。另外一个循环是国内与国外间的循环,即国内的产品出口到国外,有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国外生产的产品,进口形成国内消费或者国内生产的中间产品。出口形成需求拉动性的经济增长,这就是国外循环。

  1994年汇率改以后,出口总值占GDP比重大概是20%,占比最高是2006年,达到35.6%。从2007年以后这个比重一直下降,至今年上半年降到16%左右。也就是说,过去以国外需求为主的外循环现在不行了,需要扩大国内需求。中央提出双循环,特别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把过去逐步回落的部分生产产品由国内消化掉,否则生产就会严重过剩。

  中国有规模庞大的人口,工业化程度,特别是农村居民对工业化的分享水平还不高,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国外发达国家低,而且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比国外低。庞大的人口和与国外消费水平的差距,就是我们实行内循环的空间和优势。

  我们也要看到,实行内循环最大的障碍是居民收入问题。因为内循环消费需求的基础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如果居民收入水平低,就无法理想地购买工业和服务业提供的产品。所以现在和未来要保持居民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长的状态,通过这种战略,扭转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例较低的情况。收入增长以后,居民的消费能力就增加,就能购买目前生产过剩的产品以及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进而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

  控制房价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国家内部需求低,表现在房地产领域,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土地的收入分配给农民的部分过少;另一方面是高房价转移了城镇居民的部分消费能力。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改革农村土地体制,使农民更多地获得土地财产性收入。其次,要逐步地降低房价,控制住房价上涨,另外城市要提供一些廉租或低价房。政府在土地价格上让利,降低青年人的居住成本,增强他们对资产以外工业品的消费能力,这是非常关键的。

  控制房价的上涨主要靠改革。第一个改革是土地市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竞争性的土地市场,这可以使土地价格稳定和降低下来;第二个改革是要多种渠道建设和供应房屋。比如,除了房地产商以外,合作建房、个人建房等等都可以把房屋的成本和价格降低下来。

  国家也在加强调控力度给楼市降温,要求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从房屋的供给和需求的数量来看,房价应该下降。但是如果土地市场形态不改变,土地财政不改变,地价还在上涨,那么房价的限价一放开,它又会上涨。所以,控制房价需要多种措施综合治理,比如加大房屋的持有成本、加大供地、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等等。

  加大持有成本即逐步地对投资性的房屋开征房产税。但是房产税的征收要和放开住宅的购买结合起来,而且持有成本的房产税率不能太高,否则一旦限购,房价就会暴跌,造成重大影响。所以,一方面要把限购政策放开,另外一方面,多套房的房产税不能累进征收,应采用单一税率。以一种柔和的、组合性的方式,既不使房价暴跌导致一场灾难,另外通过收入上升,房价稳住或者缓慢降一点,降低房价收入比,这种情况是最好的结果。

  既要内循环,也要争取更密切和比重更大的外循环

  中国还是要保持一个更加开放的对外姿态;实行双循环以后,如果国内的市场需求很大,其实我们还需要很多进口,这也是一种循环;中国人口规模很大,实际上中国和世界经济脱钩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全世界的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密不可分。中国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提高、支付能力增强使中国市场越大,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就会越大。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主要就是国内外经济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联系要越来越密切,进一步地参与世界产业的分工和协作。这样我们就能发挥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而且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有足够大的市场,也要完善自己内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说,既要内循环,也要更加开放,争取更密切和比重更大的外循环。

  作者|周天勇 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

相关专题:习近平,房价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2 18:5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