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恐步香港后尘 内蒙人以鲜血捍卫母语(图)

京港台:2020-9-3 10:05| 来源:苹果日报 | 评论( 35 )  | 我来说几句


恐步香港后尘 内蒙人以鲜血捍卫母语(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香港最新动态!

  继新疆和西藏后,内蒙古等六省区以民族语言授课的小学和初中,也在新学年逐步全数转用全国统编的语文、政治和历史科教材,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汉字)教学。

  

  

  

  当局强推汉语授课激起蒙古族人对母语使用空间再被压缩的危机意识,触发多地师生和家长抗争。日籍蒙古裔文化人类学家杨海英认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专题)急于透过更激进的"同化"政策以图建立"大一统帝国",激起了身为成吉思汗后裔蒙古人的强烈反弹:"蒙古人这次和香港(专题)人一样,已经到了不能再忍耐下去的地步。"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上月底宣佈,所有以民族语言授课的小学和初中,今秋从一年级起转用由教育部统编的全国通用语文科教材,政治(小学为道德与法治)和初中历史科则分别在2021和2022学年起转用统编教材,即在两年后所有年级的上述三科将全数转用汉语授课,弃用蒙古语版教科书。在9月1日开学日,多地有蒙古族师生罢课,有青年学生上街抗议,大声宣读"母语宣言":"以我们的鲜血和勇毅,捍衞我们的母语。"

  中共所推的汉语教学,令数万名蒙古人示威抗议。

  历史书重汉轻蒙洗脑

  静冈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教授杨海英(归化名字大野旭),7月已知悉内蒙古当局将实施汉语为主的教学语言政策,当时已在网上发起联署反对,质疑当局的做法违反了民族教育的相关法例,收到海内外3,700多人签名交到中国教育部。1964年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杨海英,赴日攻读文化人类学后归化日籍。专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问题和北方游牧民族历史和文化,并以研究文革(专题)初年"内人党事件"着称的他说:"现在各地都在抵抗,国内外的蒙古人都在担心,(内蒙古)会不会变成第二个香港?已经有人被逮捕,(当局)要把孩子关在学校里当做人质。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不一样,越年轻抵抗意识越强。"

  "内人党事件"发生于1967年至1969年,中共在内蒙古肃清被指曾进行"民族分裂活动"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成员,保守估计近28,000人被迫害致死,杨海英的家人也曾受到迫害。"它现在针对内蒙古的语言政策,跟文化大革命时期完全一样,当时明目张胆提出蒙古人不应用蒙古语讲话,要用中国话。"他谓自己小时也身受其害:"我在小三时用蒙古语授课,直到1974年突然有天终止用蒙古语授课,全部改用汉语。当时转用汉语后,学的第一课就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现在它想在内蒙古推动汉语教科书,打开以后第一页是『我是中国人』。"

  文革后,内蒙古在1977年恢复民族语言授课;全国人大亦在1984年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列明少数民族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但杨海英指蒙古人近年开始担心教科书"洗脑"的问题。"譬如说,50年代的蒙古语教科书,讲的都是蒙古人作家、诗人和文学家的作品,历史科讲蒙古帝国的历史等;但80年代以后的蒙古语教科书,讲的是汉族作家的东西,用蒙古语讲汉人作家的文学作品,历史书更多是讲汉朝、宋朝的皇帝,成吉思汗只是一笔带过。我们担心孩子虽会讲蒙古语,但却没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现在它(中共)更连这些也不允许了。讲的是爱国主义,第一课是『我是中国人』。"

  教育厅发出指引,要求教师以汉语授课,被批评为文化灭绝的手段。

  灭蒙语 急建大一统帝国

  杨海英引述前苏联领导人史太林对"民族"的定义,指民族就是有共同的语言、心理和经济,有同样历史的共同体,因此语言是有很强政治性的概念。他谓随着大面积的草原变成农场和城镇,蒙古人游牧的"共同经济"消失了,"共同历史"被官方窜改,语言成为蒙古人"最后一个象征性的东西"。他批评自习近平上台后不断压缩民族语言的使用空间,大规模缩小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书刊的发行量,定下在2020年在民族地区全面使用汉语授课和教科书目标。"他急于建立大一统帝国,规模越大越好,都是统一样式,因为他现在没有任何思想可让国民团结起来,惟有走传统的大一统道路。"从这角度看,他认为蒙古和香港的命运类似:"我觉得蒙古人这次和香港人一样,已经到了不能再忍耐下去的地步。人为了生存大概要忍耐,但是到了一定的限度以后,不会再忍耐了。"

相关专题:香港,内蒙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31 05: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