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财长耶伦获参院确认 共和党人吁强硬应对中国

京港台:2021-1-26 13:27| 来源:VOA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美财长耶伦获参院确认 共和党人吁强硬应对中国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耶伦访华

  

  资料照片:耶伦(Janet Yellen)在华盛顿演播室接受美国福克斯电视新闻采访。(2019年8月14日)

  华盛顿 —

  美国国会参议院星期一(1月25日)以压倒性结果通过拜登(专题)提名的财政部长人选耶伦(Janet Yellen)的人事任命,使耶伦正式成为美国首位女性领袖掌舵财政部。与此同时,多位共和党议员致函耶伦,敦促她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政策。

  参议院以84票赞成、15票反对的表决结果确认了前美联储主席耶伦出任财政部长职务。这是拜登政府上任不到一个星期来参议院通过的第三位内阁职位。

  上个星期,参议院表决确认了拜登提名的海恩斯(Avril Haines)担任美国首位女性情报总监以及退役陆军上将奥斯汀(Lloyd Austin)成为首位非裔国防部长。

  耶伦确认表决中的15张反对票皆来自共和党人。不过,耶伦的人事提名上个星期获得了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的一致通过。

  “两党对于耶伦多项提名的支持反映了她令人惊叹的丰富经验,以及她相当适合这个职务,以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挑战,”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Senate Majority Leader Chuck Schumer, D-NY)星期一在耶伦的人事提名进行表决前致辞说。

  在不到一个星期前的确认听证会上,耶伦指出,“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但与特朗普倾向于单边谈判和施加惩罚不同,她强调美国应该寻求投资基础设施和研发来加强自身经济,并与盟友合作。

  是否保留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是拜登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这些关税迫使中国做出了一些结构性改革,但也提高了许多美国公司的经营成本。耶伦没有被问及她是否将保留这些措施。

  多位共和党人星期一联名致函耶伦,对于耶伦有关美中两国间金融和技术相互依赖所构成的国家安全风险评估表示关切,并敦促她在应对中国经贸议题上采取强硬的立场。

  包括罗姆尼(Sen. Mitt Romney, R-UT)、鲁比奥(Sen. Marco Rubio, R-FL)、科顿(Sen. Tom Cotton, R-AR)和萨斯(Sen. Ben Sasse, R-NE)在内等四位共和党人在联名信中说,“作为拜登总统国家安全议题的重要顾问,在涉及最具影响力和最复杂的国家经济方略问题上,很关键的是您要能向国会表明您的决定清楚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对美国所构成的威胁。”

  “我们感谢您愿意考虑使用财政部获权下的经济工具打击中共的恶意行为,与面对类似挑战的盟友合作,并在我们国内科技领域注入更多的资源,”议员们在信中继续说,“然而,如果我们不承诺使用这些工具来应对经济挑战,并在技术上将美国的金融利益与中国共产党进行脱钩,我们仍然对这样的战略后果表示担忧。”

  科顿和萨斯在星期一有关耶伦的人事确认投下反对票。鲁比奥则为唯一一位缺席表决的参议员。鲁比奥星期一在一份声明中说,他因故无法出席投票,但如果可以参与表决的话,他会反对耶伦的人事提名。

  现年74岁的耶伦曾经在克林顿第二任政府时期担任首席经济顾问。参议院的确认使得她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执掌过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央行和财政部这三大经济决策机构的财经领袖。

  另一方面,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星期一通过了拜登钦点的国务卿人选布林肯的提名。这项人事提名预计将于星期二中午在参议院全体院会进行表决。

相关专题:耶伦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9 16:0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