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自然》研究:新冠变异株B.1.1.7致死亡风险增6成

京港台:2021-3-17 03:33| 来源:澎湃新闻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自然》研究:新冠变异株B.1.1.7致死亡风险增6成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新冠病毒的变异株正在成为全球科学家持续追踪和研究的新焦点,它们对这场疫情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一点眼下仍不明朗。

  当地时间3月15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加快评审文章”(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形式在线发表了英国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一项研究,题为“Increased mortality in community-tested cases of SARS-CoV-2 lineage B.1.1.7”。研究发现,最早在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SARS-CoV-2)变异株B.1.1.7可能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该研究对英国从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的200多万份社区检测结果和逾1.7万例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病例进行了分析,或对新冠疫情的走向及其遏制措施具有启示意义。

  B.1.1.7变异株最早于2020年9月在英国发现,目前已扩散到全球多个国家。已有研究发现,该变异株的传染性比已存在的变异株更强,但它对COVID-19死亡率的影响一直不确定。

  该研究通讯作者为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Nicholas Davies。Davies及其同事分析了英国从2020年9月1日到2021年2月14日的2245263例SARS-CoV-2阳性社区检测结果和17452例COVID-19死亡病例。

  其中1146534例社区检测(51%)可以通过B.1.1.7变异株的刺突基因突变来辨别这种变异株是否存在,若变异存在,则会导致该基因在SARS-CoV-2特定诊断检测中的结果为阴性(被称为“刺突基因靶向失败”,SGTF)。

  

  研究团队利用4945例死亡病例数据进行估算后发现,在出现刺突基因靶向失败的检测中,当调整了年龄、性别、族裔这些因素后,这些人的死亡风险比感染了其他已存在变异株的感染者高了55%。这与55岁至69岁男性在检测到变异后28天内的绝对死亡风险会从0.6%上升到0.9%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研究指出,其他一些流行的SARS-CoV-2谱系也可能导致检测出现刺突基因靶向失败。因此,他们利用一种建模方法纠正了对潜在变异株的错误分类,并估算出与B.1.1.7变异株相关的死亡风险增加了61%。

  研究团队在论文总结中指出,他们尚不确定死亡率增加的任何机制。研究分析,B.1.1.7感染与鼻咽拭子上较高的病毒浓度呈现出相关,因此较高的病毒载量可能是观察到的死亡率增加的部分原因。

  研究还提到,如果B.1.1.7感染不太可能引起症状,但有症状的B.1.1.7病例更严重,那么这项研究可能高估了感染病死率的变化。然而,他们也发现,相对于随机抽样的人群SARS-CoV-2感染,社区检测中的SGTF频率没有明显差异。

相关专题:新冠肺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5 09:5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