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共党史活字典 历史见证人司马璐先生在纽约辞世

京港台:2021-3-29 01:28| 来源:美国之音 | 评论( 15 )  | 我来说几句


中共党史活字典 历史见证人司马璐先生在纽约辞世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据纽约(专题)读者爆料确认,有着“国共历史见证人”、“中共党史活字典”之称的司马璐先生今晨在纽约于睡梦中安然辞世。

  司马璐曾是中共早期党员,于1937年加入中共并在同年赴延安。1941年皖南事变后,司马璐脱离中共。他与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张国焘关系甚笃,并一直批评中共官方党史对张国焘的丑化和失实描述。

  司马璐先生于1949年移居香港(专题),并在1952年出版了《斗争十八年》一书,自述从投奔中共到脱离中共的历程。1983年司马璐先生移居美国。

  相关阅读:“国共历史见证人”司马璐百岁祝寿会纽约举办(2018年7月8日

  在纽约,近百位民运、媒体、学术界人士为被称为‘国共历史见证人’的中共党史专家司马璐先生举办百岁祝寿会。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现在很多人在拍北京的马屁,那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行为。有与会者表示,没有人比司马璐更了解共产党那一套。揭发中共对历史的篡改是司马璐最伟大的成就。

  星期六,旅居海外的异议中共党史专家司马璐先生,在为他举办的百岁祝寿会上接受美国之音采访。当被问到他一生研究中共,如何看待当下的中共时,他只说了一句话,

  司马璐:他们在拍马屁,不是真的!

  “很多人拍北京共产党的马屁,那不是真实的,不是真正出自内心的。”

  近百位来自两岸三地的民运界、新闻媒体界人士,以及独立学者,在纽约法拉盛举行司马璐百岁祝寿会。

  89民运学生领袖、中华学人联谊会负责人王丹说,“大家欢聚一堂在这里,是为了向老先生表达祝寿之意,也是为了向老先生追求自由、坚守良知、传承历史、乐观向前的精神表达我们的致敬。”

  司马璐对中共党史有非比寻常的深入研究,著书甚丰。1952年他出版《斗争十八年》,揭露在延安的中共权斗,轰动一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他搜集的党史资料曾连北京和台北都要向他求索。

  百岁寿星、功在历史

  筹办祝寿会的世界日报退休记者曾慧燕说,可以用8个字概括司马璐的一生,“百岁寿星、功在历史。他是中国政治人物的活字典,也是国共历史的见证人。”

  1919年出生、刚过99周岁的司马璐,坐在轮椅上风趣地说,他生平多次过鬼门关,“因为早年学过印度(专题)瑜伽,把自己一挺,就可以蒙混过关。我一百岁就是这样混过来的。”

  司马璐一生坎坷,坐过国民党的牢,更受过共产党的迫害。1937年、他18岁时就加入了共产党,去过延安,担任过抗大图书馆主任;后被派往重庆,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策反朝鲜(专题)义勇队的工作。但他仅用了4年时间,就感悟到,信奉残酷斗争的中共不是他的久留之地。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和纽约跟司马璐3度在一起的世界日报前采访主任李勇说,今天为司马老办百岁祝寿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他最了解共产党那一套”

  “因为没有人比司马璐更了解共产党那一套。他们掩盖、篡改历史,编造谣言,只有司马璐先生可以把他们的谣言,篡改历史的罪行一一把它揭发出来,这是司马璐最伟大的成就。”

  1983年司马璐从香港来到纽约定居。他办过《探索》杂志;80岁高龄时建立了“中华学人联谊会”;85岁高龄时出版了40万字的回忆录《中共历史的见证》,与此同时,还跟大陆流亡自由知识分子、前《新观察》主编、青梅竹马的戈扬女士谱出一段黄昏恋。他精彩的人生给许多流亡者以鼓舞。

  “我们也要活一百岁”

  前来祝寿的大陆异议作家、《河殇》撰稿人之一的苏小康说:“我给他写了一句词,叫做‘一生勘破革命戏,百岁渡却流亡志’。我觉得司马老是我们所有流亡者设定的标杆啊,我们也要活一百啊!”

  89民运工人领袖、流亡海外的民运人士吕京花表示,对司马老的祝寿也表达了对那些已经客死他乡的异议人士的怀念。她说,

  “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

  “我们把那些爱,把那些感情吧,在今天的祝寿会上表现出来,实际上我们也是在思念比如王若望先生、戈扬女士,还有刘宾雁先生,还有一些很年轻离世了,比如包括赵品路。这种心情有一种代表性。所以我们把这种感情今天就彻底地流露出来,让大家知道一下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

  据介绍,目前生活在纽约法拉盛一家老人院里的司马璐先生,每天还看几份报纸。

  

 

相关专题:纽约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中国政坛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14: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