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广州荔湾区一线防疫者讲述:工作到凌晨四点

京港台:2021-5-31 13:09| 来源:南都周刊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广州荔湾区一线防疫者讲述:工作到凌晨四点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这几日,广州全城积极行动起来,投入抗疫,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报道《这组对比图太震撼!酷暑中突降暴雨,广州这一幕让动容》刷爆朋友圈,其中,一位全身湿透、护目镜起雾的扫码登记工作人员,大热天捂得严严实实,让人心疼。

  

  南都周刊记者随后确认了这位工作人员,她是荔湾区海龙街道党建办公室工作人员谢文雅,一个年轻的女孩。

  海龙街作为荔湾区面积最大的街道,9.5平方公里的面积,常住人口数万,辖内龙溪、海北、增滘社区都属于典型的“城中村”,出租屋遍布,也使得本次大规模核酸筛查成为一场 “硬战”。

  

  谢文雅工作的检测点。

  记者屡次想要采访谢文雅,因为检测现场太忙,她一直没时间作出回复。今天上午,南都周刊记者终于和她简短地通了个电话,她介绍说,“现场非常非常忙。医务工作者要提取对象的咽拭子样本,我们则是协助配合,扫码、录入信息、贴条码,除此之外则是统计数据、协调人员、配送物资、解答居民的疑问。”

  当前广州室外气温屡屡突破30摄氏度,龙舟水正开启一轮又一轮猛攻,几天来谢文雅的鞋子一直滋滋冒水,没有干过。她告诉记者,“村里面很多老人是没有手机的,现场待检测的人员数量非常大,这些都需要工作人员来引导协助。开始工作人员数量跟不上,第一天只能抽空睡了2个小时。后来更多人知道了情况,纷纷来报名做志愿者,有的是13、14岁的学生,有的是初三、高三学子的家长,最大年纪的还有75岁的老人报名做志愿者。”

  说完这些她又返回检测点继续工作了。

  时间回到5月27日凌晨,忙碌完的谢文雅回到办公室,当时天已经快亮了,她一时睡不着觉,写下了下面这段文字。这是她个人抗疫的记录,也是全广州一线抗疫人员的工作缩影。

  防护服后背的“雅”字,才让我知道是我

  文/谢文雅(荔湾区海龙街道党建办公室工作人员)

  此时是(2021年5月)27日凌晨5时许,回到办公室已经是凌晨4时27分了。原本以为不用床坐在椅子上都能睡着,刚才在核酸检测取样现场实在是困极了。可一闭眼,脑海里居然浮现的都是自己忙碌一天的场景,仿佛观看默片一般,每一帧都那么真实却那么模糊。就这么回忆了近半个小时,突然一个激灵,干脆整理一下昨天以来自己工作经历的思绪与感受,为这个不眠之夜留下一个客观的注脚吧!

  26日回到办公室,其实已经做好了连续工作的心理准备,毕竟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在两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街道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理应统筹、协调好辖区各经济联社、社区居委等所属单位的具体行动,确保辖区内各核酸检测点能步调一致地建立并顺畅高效地运转。我记不清楚这一上午我打了多少个电话,跟社区党建负责人沟通相关事宜,一要搞好宣传鼓动、二要科学安排人员、三要合理分配物资、四要规范取样流程、五要……

  虽说最终每一项工作都会有具体负责的同志去跟进落实,但作为牵头的办公室需要对上对下对接的工作实在是千头万绪。其实在办公室里的电话还没有全部打完,街道党工委书记便带着我们到各个检测点现场督导去了。电话便在车上、路边、棚下接二连三地继续着……

  微信群有20多个,忙得没有时间看,连午饭都没吃几口。办公电话里有来咨询打疫苗的村民,有询问核酸检测的企业工人,还有来开党组织关系证明的,和询问想当志愿者的工作安排的。工作群里已经收到主任安排我们轮流上一线,加强各核酸检测点工作的通知。

  我和小伙伴们赶到了龙溪核酸检测点,在一个护士小姐姐的帮助下立即换上了白色防护服。此时此刻谁也不知道现场如海的群众中有无病毒感染者,尽管心理有所准备,但依然忐忑,没有不安,毕竟那么多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已经在一线现场开展取样工作了!

  我的职责是协助医务工作者进行取样工作,具体来说是和一名医务工作者相互配合,我核实取样对象的各类信息并将样本与取样对象信息二维码相关联,当然也包括提醒取样对象使用免洗洗手液消毒、引导取样对象注册形成二维码等,我的partner则专心负责提取对象的咽拭子样本。

  记不清到底是中午什么时间上的岗,总之我的屁股像是被铆在了取样台前,直到19时许才上了第一次洗手间,实在是憋不住了。由于取样对象实在太多了,接踵而至、延绵不绝,既有年迈的老者,又有学语的幼儿,旁边的医护人员咽拭子取样的动作重复了数百次了吧!

  

  担心小朋友手会乱摸,给每位小朋友消毒,提醒带好口罩。

  期间短暂的休息、轮换,可现场的群众数量实在庞大,响应政府“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号召的迫切心情,一直让取样工作持续到了将近凌晨4点。

  我暗自被群众配合政府工作的自觉性所感动,更是被身边的这位医务工作者所震撼。她可是穿戴了成人纸尿裤走上了取样台,连续取样时间超过14个小时(这仅仅是我们搭档配合的时长,期间我还上了一次洗手间,短暂地跟另外一名志愿者轮换了一次,扒了几口晚饭)。为了不浪费防护服穿戴所耗的时间,至少我没有看到她进食或饮水。

  即便到了夜间气温有所下降,可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内依然是大汗淋漓,连我的护目镜上都布满了无法挥发的汗珠。其实过了凌晨零点,我的瞌睡虫便找上门来,旁边的“白衣天使”应该也是哈欠不断吧,可她的取样动作依然干脆利落。这种震撼这辈子经历这一次就够了!

  

  凌晨1:00的采样点。我太困了,站起来就不会睡着。护目镜里都是汗水,排队的群众依然很多,我想再坚持一会儿!我隔一段时间就询问每一个排队者等候的时长,5小时、2小时、30分钟、10分钟,我只想加快我的速度。

  

  已是凌晨,我身后还有500支试剂盒等着贴标签。

  可我知道,不论是去年武汉战疫期间,还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医务工作者所作出的艰辛努力、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不到现场永远也无法产生如此的震撼。我想,如果人生可以重新选择一次,我会考虑成为一名医生或者护士么?也许会,也许不会,我无法给自己这般假设的答案。

  但经历了这个不眠之夜,我能够理解真正的医务工作者完全对得起“白衣天使”的称号,是一个个鲜活的他或她,给面对新冠病毒肆虐的我们带来了对生命对健康的期待与信心!

  感谢同办公室的可欣妹妹,偷偷拍摄下我的几张工作照,就在返回办公室的车上发了过来。说实话,要不是防护服后背上的“雅”字,我真的看不出来那个背影就是我自己,感觉我已经融入到“白衣天使”构筑的防疫阵地当中。哎呀!6点整啦!睡一个小时,我们又该上班啦!

  

  凌晨3:49我们上个厕所,与海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战友们拍个合照。

  下面是几张办公室睡姿大集合。

  

  

  

  疫情防控

  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指挥和保障

  更离不开每个个体的配合和付出

  还有更多的医护人员

  各行各业的保障人员

  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请你们注意防暑防雨

  注意休息!

  “抗疫”之战仍未结束

  也请大家坚持戴口罩

  做好个人防护

  携手一起打赢这场

  抗疫战!

相关专题:旧金山,广州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5 15: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