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易与感冒混淆 它是史上最会伪装的癌症…

京港台:2021-9-15 22:48| 来源:搜狐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易与感冒混淆 它是史上最会伪装的癌症…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为何这么多明星会得淋巴瘤?淋巴瘤发病真的这么高吗?这就要说到淋巴瘤的一个特性:“易伪装”。淋巴瘤被专家称为“最会伪装的疾病”。正是这种伪装,让大家常常难以察觉。

  淋巴瘤易与感冒混淆

  它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以发热、盗汗、瘙痒、胸闷、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等症状起病,这些症状与感冒、炎症等“小毛病”非常类似,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

  即便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也是无痛无痒。很多患者都是随着肿大的淋巴结不断增多、增大,才到医院就诊, 等到确诊已属于晚期,丧失了最好的治疗机会。

  淋巴—人体重要的免疫系统

  我们为什么会得淋巴瘤?这要从淋巴本身说起。

  淋巴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遍布全身的血液系统一样,也是一个网状的液体系统。由淋巴组织、淋巴管道以及其中的淋巴液组成,淋巴组织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对外负责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等对人体的入侵,对内它们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着我们内环境的“整洁有序”。

  为什么淋巴细胞会发生病变?

  淋巴细胞的天性就是永无休止的战斗,与外来的细菌病毒战斗,与体内坏死的细胞战斗,而几乎遍布全身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就是它们的战场。

  因此,从我们出生到生命终老,这两大主战场上就充斥着激烈的厮杀。如此惨烈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淋巴细胞发生病变也就不足为奇了。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淋巴瘤也就发生了。

  为什么淋巴瘤不叫癌?

  恶性肿瘤的命名系统把起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称为“癌”,如肺癌、肝癌等。而恶性淋巴瘤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因此不称为“癌”,同样,白血病也是一种未被称为“癌”的恶性疾病。

   淋巴瘤一半以上可以治愈

  淋巴瘤一半以上可以治愈, 即使是晚期的治愈率也在50%以上。

  这里说的【治愈】是指临床治愈。

  临床治愈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后,如能达到5年无病生存,即可被视为临床治愈 。淋巴瘤经过规范治疗后很多患者生存都超过了5年,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淋巴瘤定义为一种可治愈性的肿瘤。

  引起淋巴瘤的因素有哪些?

  1、感染和慢性炎症可能引起恶性淋巴瘤。如幽门螺旋杆菌(HP)易引起胃粘膜相关淋巴瘤,EB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感染、艾滋病毒感染都会增加患相应的淋巴瘤的风险。

  2、长期接触放射线,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也会增加恶性淋巴瘤风险。

  3、免疫功能抑制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器官移植后应用抗排异药物,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药物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都易导致恶性淋巴瘤的发生。

  这几大症状,是淋巴瘤早期信号

  由于恶性淋巴瘤表现比较隐秘,不易被察觉,因此诊断方面极易误诊,因此,淋巴瘤的一些早期信号需要特别重视:

  1、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淋巴核无痛肿胀。

  2、如果出现上半身淋巴结无疼痛肿大, 浑身发冷、夜间经常高烧38℃以上、体重下降、没有胃口、没有力气、咳嗽、呼吸困难、皮肤发痒、扁桃体肿大、头疼等情况,需警惕患上淋巴瘤的可能性。

  3、有些长期的慢性感染可以变成淋巴瘤,比如胃的淋巴瘤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有些患者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同时,淋巴瘤也治愈了。

  当身体出现以上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延误病情。若能早发现、早就诊,治愈率将会大大提高。

  如何预防淋巴瘤?

  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淋巴瘤的发生,注意及早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1、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缓解压力,远离烦恼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尤其是要杜绝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3、装修材料要选择环保材料等,装修好的新房要延长通风时间。

  4、少碰染发剂等化学品,尽量不要染发、染指甲。

  5、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健康体检。对于家族成员中患有类似疾病者,更应高度警惕。

  6、注意环境及个人清洁卫生,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

  7、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卫生,不要暴饮暴食。

  建议吃:

  经常吃葡萄、海带、大豆、西红柿、香蕉、橘子、菠菜等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累积,诱发淋巴肿瘤。

  不要吃或少吃:

  尽量不吃油炸、熏烤、生鱼、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大及腌制霉变食物,饼干、蛋糕等包装食品大多含有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防腐剂,也应少吃或不吃, 合理搭配饮食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及防癌抗癌能力。

 

相关专题:癌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8 17: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