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俄航天局:2018年俄飞船漏气确系美宇航员所为

京港台:2021-12-3 10:29| 来源:观察者网 | 评论( 14 )  | 我来说几句


俄航天局:2018年俄飞船漏气确系美宇航员所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018年8月,负责运送宇航员和物资的俄罗斯联盟号飞船Soyuz MS-09被监测到“漏气”,宇航员在舱壁上竟发现了一个贯穿的小洞。

  据美媒当地时间1日报道,经过三年调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近日宣布,此次“漏气事故”确认是一名美国宇航员故意为之,为的是引发事故以便能早日返回地球。

  目前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已经完成调查并将结果提交给了俄罗斯执法部门,如果调查属实,很可能对这名美国宇航员提起犯罪指控。而美国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则对此回应称俄罗斯方面的指控是“虚假且缺乏可信度的”。

  要说明白这事得先回到3年前: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俄罗斯的联盟号载人飞船承担了国际空间站主要的载人及运送物资任务。但2018年8月,联盟号飞船Soyuz MS-09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后,NASA地面指挥中心却监测到国际空间站气压下降,这意味着哪里“正在漏气”。

  6名宇航员随即组成了抢修小组,最后检查发现是Soyuz MS-09的生活舱出现了一个约2毫米的洞。

  飞船上出现一个洞那可不是说说玩的,当然要赶紧想办法补起来,但当时没有现成的工具。

  情急之下,欧洲航天局的德国宇航员先用戴着宇航服手套的手指堵上了洞,再有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用胶布把洞贴上了。待情况再稳定一些以后,他俩又找来胶状的多层环氧树脂堵住孔洞,舱内气压才得以恢复。此后,“胶布补飞船”也被成功收录进了“战斗民族特色”合集中。

  不过危机虽然是暂时解决了,但对于小洞到底是怎么出现的,俄罗斯和美国就此展开了长达3年的论战,彼此互相推诿。

  几年来,这个洞的来由先后有过三种理论:一开始,人们以为这是小型陨石撞击造成;但调查发现洞是从内部钻破,因此出现了第二个说法,即这个洞是飞船在轨期间被人故意钻出来的;可是考虑到空间站里都是训练有素,心理素质极强的航天员,没道理做出这么害人害己的事,于是又有了第三个说法,漏洞是地面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工作人员为了掩盖失误堵住了漏洞,但其急救的修补在三周后慢慢脱落了。

  一直到今年8月的时候,俄罗斯方面突然爆了个猛料,直接点名这次漏气事故就是美国宇航员瑟琳娜(Serena Auón-Chancellor)干的,称她当时的心理状况出现问题,蓄意破坏飞船,就为触发紧急撤离,可以提前返回地球。

  塔斯社当时的报道称,首先他们一共发现了8个钻孔痕迹,但只有一个钻穿了舱体导致漏气,钻孔位置也很不专业,孔洞周围有划痕。而且这种漏洞不可能发生在地面上,否则飞船无法通过真空室的测试。所以这个洞只有可能是上天以后才被人为钻出,还是由一个不熟悉飞船设计的人在失重状态下钻出。

  其次,俄罗斯舱和美国舱连接处的摄像头“神秘地”停止了工作。俄罗斯宇航员就漏洞情况接受了测谎,但美国宇航员却拒绝接受测谎。俄罗斯方面也没能获允检查国际空间站的工具和钻头,无法确认钻孔的金属屑残留情况,而Soyuz MS-09上根本没有打孔设备。

  将范围进一步缩小到美国宇航员身上后,他们发现在国际空间站期间,瑟琳娜的脖子出现了深静脉血栓,这种病会激起病人的“急性心理障碍”,从而令患者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因此俄罗斯方面推测,正是这种病导致了她在空间站时心态失控,为了尽快返回地球,才搞了破坏。

  塔斯社的文章一出,美国方面迅速做出反驳,NASA还多次公开表态支持瑟琳娜,“我们坚决相信她的专业能力。”但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一直没有放弃对真相的调查,最近他们通过媒体明确表示,2018年的这起漏气事件就是瑟琳娜所为。

  据俄罗斯航天局内部人士透露给俄罗斯媒体的信息,当年自6月份联盟号飞船和国际空间站对接后,瑟琳娜就各种坐立不安,迫切希望能尽快回到地球上去处理私事。

  据塔斯社11月26日的报道,瑟琳娜急着回去的原因并非思乡心切,她这么做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她当时正遭受血栓困扰,急着回地球赶紧接受治疗;另一个是她跟空间站里的婚外恋男友吵架生气了。

  于是在事发当天,瑟琳娜偷偷潜入联盟号飞船的轨道舱里。但因为对联盟号的设计和结构都不太熟悉,她连续尝试钻了8次,最后终于成功钻出一个洞。之后她又不动声色地回到国际空间站,等待“漏气事故”开始发酵。

  目前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已经完成调查并将结果提交给了俄罗斯执法部门,如果调查属实,很可能对这名美国宇航员提起犯罪指控。而美国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则对此回应称俄罗斯方面的指控是“虚假且缺乏可信度的”。

相关专题:俄罗斯,航天航空,SpaceX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5 23: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