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德语媒体:中美之争下德国的对华立场面对选边难题

京港台:2021-12-14 04:01|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德语媒体:中美之争下德国的对华立场面对选边难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九月份的联邦大选中,对华政策曾是重要选战议题之一。反对党批评默克尔政府出于经济利益,对北京一味姑息迁就。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指出,三党联合政府虽然上台刚刚一周,但其对华政策的表述,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却有明显区别,三党对华立场的唯一共同点就是比选战期间温和了许多。这篇题为《德国的中国难题》的评论写道:

  "自民党籍财政部长林德内强调说,'中国市场对德国经济具有特殊的意义'。这句话显然道出了问题的实质。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在经济领域,德国已经对中国产生了依赖。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市场已成为德国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德国联合政府中不同政党在对华政策问题上表现出的差异,也使一个令人不爽的问题被抬上了台面:对工业大国德国来说,中国这个颇具争议的大客户难道已经变得不可或缺了吗?让事实来讲话,问题会变得简单得多。中国市场如此巨大,发展又如此迅猛,放弃中国业务完全不是一个选项。过去二十年当中,德国的汽车、机械制造、电子技术以及化工产业,从中国的经济奇迹中获取了巨大的利润。

  但简单强调中国市场的不可或缺性,也难免以偏概全。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忽视了中国商机带给德国经济的风险。中美之间的制度之争仍在继续。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对北京的措辞虽然有别于前任特朗普,但其贸易政策却完全延续了前任的强硬路线。而对华贸易战的实际目的则是要在地缘政治的争夺中占据上风。"

  评论作者Marcus Theurer 认为,一旦贸易战激化,世界将被划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经济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中国为首的东方阵营。届时德国将面临选边站的难题。评论写道:

  "欧洲自身也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还不至于沦为被两大阵营踢来踢去的皮球。但不能排除的是,欧洲和德国有朝一日会不得不在两大经济阵营间选边站。很难想象届时德国政府会站在中国一边,毕竟这是一个监控无所不在的高科技专制政权。

  鉴于中国对德国经济的重要意义,但愿选边站的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但一厢情愿显然并不能解决问题,与其如此,出口大国德国及其众多企业更应当考虑减少对华依赖、转向其他市场的可能性,尽管这会是一条充满挑战和困难的道路。"

  过去几天以来,俄罗斯在俄乌边界集结军队,成为国际舆论最为关注的焦点。但《商报》指出,同俄乌冲突相比,另一个冲突热点台湾海峡的危险性也毫不逊色。《商报》写道:

  "不同于乌克兰的是,在台海问题上,美国总统拜登并没有排除军事参与的选项。前不久,当拜登被问及中国武力攻台时,美国会如何反应时,拜登表示:'我们将履行盟友义务。'白宫随后虽然做出澄清,强调美国并没有改变台海问题上的'战略模糊'立场。所谓战略模糊意味着,美国坚持支持台湾的立场,但并不明确表达中国武力攻台时美国会做出如何的反应。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来美国的盟友澳大利亚和日本,均对北京发出了明确的警告。种种迹象表明,亚洲安全政策可能已经进入了出现转折的关键时刻。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达顿新近接受报章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一旦采取措施,澳大利亚不提供支持,是无法想象的。'"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相关专题:德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11 17: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