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受疫情和房地产低迷冲击,中国11月经济继续走软

京港台:2021-12-16 03:47| 来源:VOA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受疫情和房地产低迷冲击,中国11月经济继续走软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华盛顿 —

  中国政府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由于能源行业增产强势和原材料超高成本回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超过预期,但是由于受到新冠疫情、需求疲软以及供应链遭冲击等因素的影响,11月中国经济整体增速有所减缓。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三(12月15日)公布11月份经济数据,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10月略微增加0.3个百分点,也高于预期的3.6%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幅5.4%,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7%。

  工业生产增速加快主要得益于能源生产的改善。中国政府为解决之前出现的缺电现象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煤炭生产,导致煤炭产量在11月创下历史新高,而原油的日产量在11月也出现大幅回升。

  但是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41043亿元人民币(约合6433亿美元),同比虽增长3.9%,比10月却回落了一个百分点,也低于预期的4.6%;两年平均增长4.4%,比10月则下滑0.2%;环比仅增长0.22%。

  与此同时,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49.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7.74万亿美元),同比虽增长5.2%,比1-10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9%,比1-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11月份环比增长0.19%。

  “经济在11月份仍然相当疲软,”平点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在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表示。

  “国内消费进一步减弱,主要原因是对疫情零容忍政策伤害到服务业,以及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张志伟说。

  中国经济去年呈现疫情后出现强劲反弹,但今年的表现似乎后劲不足。在进入2022年之际,中国经济也因为房地产市场低迷和零容忍抗疫政策对消费品零售业的冲击而面临多项重大挑战。

  路透社在报道这一新闻时指出,虽然中国工业生产11月呈增长趋势,但是随着奥密克戎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在全世界的蔓延,以及中国境内零星疫情的反弹,中国的决策者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难题。

  由于中国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的浙江省最近突然沦为新冠疫情重灾区,十多家位于当地的中国上市公司在当地政府严防死堵的防疫政策下不得不宣布暂时停产,导致这些公司的股价在本周一的交易中出现暴跌。

  路透社引述另一组在星期三公布的数据报道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疲软可能在今年第4季度仍在继续,因为11月的数据显示,由于需求低迷,开发商流动性压力大,债务负担加重,房地产行业的房价、成交量、投资和开工率全部都陷入负增长。

  一些经济分析师在受访时向路透社表示,中国今年第4季度的GDP增速有可能低于4%,比第3季度的4.9%减缓至少0.9个百分点。不过这些分析师认为,中国今年全年的GDP增速仍会达到8%左右。而中国政府定下的官方目标则是6%。

  上周五闭幕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讨论明年经济形势时曾指出,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在星期三的一场记者会上坦承,当天公布的统计数据,也清晰反映了这三重压力和经济下行的压力。

  付凌晖表示,从需求看,消费和投资的年增率都是由年初的两位数成长下跌到个位数,反映了需求收缩的变化,而且制造业和服务业也都有预期转弱的情况。

  付凌晖承认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但他认为,中国今年仍可以实现官方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相关专题:房价,新冠肺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5 11:3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