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澳洲建“地球黑匣子”:记录人类文明崩溃之日

京港台:2021-12-19 04:13| 来源:纽约时报 | 我来说几句


澳洲建“地球黑匣子”:记录人类文明崩溃之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澳大利亚一个偏远的地方,一个校车大小的钢制保险库将记录地球变暖的天气模式。它会倾听我们的一言一行。创造这个物件的人说,如果人类被气候变化摧毁,它将创建一个档案,可能对拼凑出人类所犯的错误至关重要。

  这个被称为“地球黑匣子”的保险库将建在澳大利亚南海岸的岛州塔斯马尼亚。它类似于能记录下飞机坠毁之前的最后时刻的记录仪。但是这个新黑匣子的创造者——包括来自塔斯马尼亚大学的数据研究人员、艺术家和建筑师——表示,他们希望它永远不必打开。

  “我自己就在这架飞机上;我可不想让它坠毁,”澳大利亚一家广告公司的执行创意总监吉姆·柯蒂斯说道,这个项目就是该公司的创意。“我真的希望现在还不算太晚。”

  还有一些问题没有答案,比如地球是否真的需要一个黑匣子,以及未来的人要如何破译它。柯蒂斯说,这个盒子的设计是为了“让我们的领导人担起责任来”。他还说,“如果人类文明真的崩溃了,这个盒子将带着一个完全客观的数据叙事幸存下来。”

  科学家说,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它加剧了经济和健康方面的不平等,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联合国警告,它还威胁到世界的粮食供应。

  11月,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谈判代表达成了一项共识,即所有国家必须加速采取行动,防止全球气温出现灾难性的上升。科学家们警告,如果气温上升超过1.5摄氏度(2.7华氏度)的临界值,水资源短缺、致命热浪和生态系统崩溃等灾难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全球气温目前已经上升了1.1摄氏度。

  所以,有人提出了黑匣子的想法。

  它试图将人类唤醒,不再像其发明者所称的那样陷入对全球变暖的短视。它并不是唯一一个这样的项目,也不是人类第一次试图为子孙后代抢救文明的碎片。科学家已经建起了储存库,储存了从基本的粮食作物到冰川冰、冷冻的动物胚胎(其中一些动物已经灭绝)在内的各种东西。还有一些人在努力将我们的核废料掩埋妥当,以便子孙后代避开这种致命有毒物质的伤害。

  这个黑匣子的打造者说,它将借助互联网,在报纸、社交媒体和同行评议的期刊上搜索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关键字,以此记录领导人的作为(或不作为)。它将收集日常指标,包括海洋和陆地的平均温度,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情况。

  这个10米长的保险库由7.5厘米厚的钢材制成,预计明年年中完工。但它的打造者表示,他们已经开始收集信息。最终,这些数据将存储在一个巨大的、自动化的、太阳能驱动的硬盘上,其信息收集能力可以维持50年左右。

  塔斯马尼亚因其在地缘政治和生态环境方面相对安全而被选中,这座庞然大物在设计上能够抵御飓风、地震等威胁,其倾斜的墙壁也能承受破坏者的袭击。

  黑匣子将建在塔斯马尼亚地势崎岖的西海岸,负责管理这里大部分区域的地方议会管理人大卫·米德森表示,当地居民对该项目的反应基本上是积极的。

  “人们对这个匣子充满了好奇和兴趣,”米德森说,他还表示,虽然许可证还没有批下来,但他相信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一些科学家怀疑气候变化会彻底消灭我们人类。

  斯坦福大学气候科学家诺亚·迪芬博表示,尽管气候变化的后果极其严重,但是“将气候变化是否会给人类带来灭绝危险,与气候变化是否会给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非常真实的、迫切和日益加剧的危害混为一谈,这才是真正的错误。”

  迪芬博教授强调称,“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全球变暖会威胁人类的生存。”

  他还表示,如果人类不能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些地方被海平面淹没,而其他很多地方热到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热浪、干旱和风暴等灾害会更加常见。

  还有人指出,科学家和其他研究者已经在记录气候变化的数据。

  “大多数人都接触不到,或是难以理解,”耶鲁大学的科学史学家丹尼尔·凯夫莱斯在谈到这个黑匣子时表示。虽然作为一份留给未来的资料,它具有一定价值,但他还说,“对于它所能起到的警世效果,我并不认为有多么了不得。”

  设计者坚持认为,虽然这些信息也可以在别处找到,但它们并没有被储存在一个固定的场所,以便后人使用。

  未来的访客要如何看到匣子里的内容呢?

  设计者对此表示他们正在努力。一个办法是对内容进行各种格式编码,比如可以被解开的脚本或二进制代码。设计者称,如果这个星球即将发生大灾难,如何打开匣子的指示就将蚀刻于其表面。他们说这一信息不能提前准备,因为可能会有破坏者试图将其打开。

  “它还在测试阶段,”迈克尔·里奇表示,他在澳大利亚悉尼市经营的公司负责管理该项目。就目前而言,“大家都看到了它,”里奇说道。他还表示,“我们希望确保大家不要摧毁这个地球。”

相关专题:澳大利亚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3 04:5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