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上海7旬大爷收藏旧物火了:王家卫几次到他店淘货

京港台:2021-12-21 19:46| 来源:上观新闻 | 我来说几句


上海7旬大爷收藏旧物火了:王家卫几次到他店淘货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上海乌鲁木齐路和安福路交界的一个小弄堂里,挂着一根通往二楼民居的红绳。

  这是只有知情人才懂得的“通关暗语”,拉动红绳,楼上铃响,楼下铁门打开,沿着上海老里弄房屋常见的破败旧木楼梯拾级而上,一道薄薄的门帘还未掀开,就能听见一位上海爷叔热情招呼的动静:“来来来,进来进来,随便看看好叻!”

  

  这是老朱的家

  70多岁的他和太太住在这里

  这也是他们收藏数千件老上海物件的仓库

  30平米见方的空间,除了一张床和容一人侧身勉强通过的走道,其他空间如俄罗斯方块游戏一般,整齐地高高码放起了各种产自上世纪70-80年代上海的旧物,其中玻璃器皿占了90%以上的比例。

  在影视道具圈、中古商店圈,老朱家是宝藏一般的存在。王家卫拍电视剧《繁花》,不止一次来老朱的店里淘东西,拍片场景里,几样杯碟花瓶朝桌上一摆,老上海的时代气氛瞬间扑面而来。

  

  很多中古店的老板也是老朱的长期客户,一来都是拎一大包走。在老朱这里30元一只的杯子,经过反复淘洗,擦干,变得如崭新一般,几乎看不出岁月痕迹。复古造型和花饰的杯子摆在网红街区的时髦中古店里,瞬间身价翻上好几倍。常常东西当天上架当天就卖空,也无怪乎老板们喜欢来老朱这里批量采买。

  

  老朱喜欢别人叫他James

  这是他上世纪80年代

  去澳大利亚打工时起的英文名

  90年代,出去开了眼界的老朱回到上海,发现上海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索性也就留在家里不出去了。当时,上海最大的花鸟市场开在江阴路,老朱朋友在那里开店,一有老外客人光顾就把“James”拉来做临时的翻译。老朱头脑活络,一来二去发现中间有商机,索性就自己下海在江阴路开始了“练摊生涯”。

  

  江阴街的市场如今早已不复存在,老朱的进出货渠道倒是积累了下来,他在家里继续经营着收发旧货的生意。最早楼下门禁不大灵光,他搞根红绳荡下来,送旧货来的小贩,进货来的店家只要在楼下一拉红绳,他就知道要开门了

  

  每一样东西收回来,老朱都要仔细淘洗干净,他为此发明了不少小工具。

  谁知道,自己这爿小生意越做越红火

  近两年,慕名上门

  参观挑选小物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老朱的仓库竟成了年轻人口口相传的“宝藏秘境”,这根红绳也成了通往“秘境”的一个特别的道具

  这么多年轻人喜欢他的收藏,老朱没有想到。过去,这些东西在念旧的老藏家手中流转,也因满足影视剧组拍摄年代戏的需求而存在。近两年,对于“国潮”、复古商品的追捧,让老朱每天除了忙于打理藏品和家中大小事情之外,还要分出一大块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待上门拜访的散客,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你问我为啥年轻人喜欢这些老东西

  其实我也不知道。”

  老朱只是觉得

  他买卖的这些东西,从来都没有过时过

  “你看这只杯子,蒙德里安,(杯子的印花模仿了蒙德里安彩色方格的系列画作),还有这个,圣诞主题,这些杯子都是80年代上海出的,洋气伐?现在已经没有了!我做了这么多年,就见过这样一套。你再看我的这些老花瓶,放到他们LableHood(上海一间知名潮流买手服饰店)的店里,本来是摆在桌上的装饰哦,结果客人死活要买下来,他们只好卖给客人,你看,摆在他们的店里样子嗲伐?”

  

  按照老朱的说法,他的这些收藏对于今年的年轻人来说还有着很强的社交属性。

  

  “你看我这个热水瓶,嗲伐?从里到外崭新的,出厂的合格纸都还在!这种东西哦,人家手里有多少个我要多少个的。之前有北京的客人要到浙江去参加朋友婚礼,专门弯到我店里拎了两只热水壶当新婚贺礼。那个北京客人后来跟我说,他朋友开心死来,把两个热水壶放卧室里当摆件。你说婚礼上给红包,包个1000,2000有啥稀奇?但是你送热水壶,他们每天在家里看到都会想起你,这个感觉不一样的。”

  老朱就这样成为了上海老物件和时髦年轻人之间的桥梁,按照他的说法,虽然是糊里糊涂误打误撞,他倒也是满心欢喜。

  年纪渐长,老朱每天忙于家中里里外外的事情,也逐渐感到自己未来难免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不过我不担心的,人家老早就找我谈过了,等哪天我做不动了,就一次性打包全部收下。”

  

  老朱也很实惠:

  “我做这个事情

  现在陪老伴去医院看病也能‘拉差头’

  有啥不好

  关键还是要赚到钞票呀对伐”

  “客人都是挑好的东西买走的,我这里怎么留得住。有些客人一下子买一批东西,我看他爽气,就会拿出些好东西来。他们看到以后不肯放手的呀,把我压箱底的宝贝一口气包圆,那么之前挑的一部分就不要了,我也不生气”,老朱说完,笑了笑。

相关专题:上海疫情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7 11:4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