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比马保国还丢人!爱国拳手翻车 行业黑幕被揭穿

京港台:2021-12-28 02:24| 来源:金错刀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比马保国还丢人!爱国拳手翻车 行业黑幕被揭穿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文 / 金错刀频道

  这是 2021 年中国最耻辱的一场比赛!

  一场 中日对决 ,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半个月前,一位自封为 中国搏击一拳一腿第一人 的网红选手李玄武,向日本(专题)世界级拳王木村翔叫板。

  

  玄武口口声声的表示,要在名为 汉武传奇 的表演赛擂台上。自己靠拳击规则击败他。

  主办方还为这个比赛起了个名字,叫 翔武争霸 。

  

  最终在擂台上,玄武赢了,但玄武战胜木村翔的方式,却是光天化日的作弊。

  玄武用一个倒栽葱,迫使毫无防备的木村翔退赛,不仅严重违反了拳击规则,动作还极度危险。

  

  赛后交流上,木村翔更表示,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规则变了,依然用拳击规则比赛,木村翔的教练,也是在开赛半小时前才刚知道规则变更。

  

  玄武的 作弊 ,在中日搏斗圈都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人评论: 即使是表演赛,但既然不按规则办事,那干嘛不带枪呢?

  日本选手更是讥讽: 这个汉武传奇的赛场,是一个充满欺诈的世界。

  而玄武非但没有认错,反而嚣张回应 中国打日本,还需要规则吗?他不死我睡不着觉啊。

  

  如此离谱的拳击比赛,只是当今国内商业搏斗乱象的一个小小缩影。

  

  中国式假赛 盛宴:

  拳王遍地走,暴打日本留学生(专题)

  近几年的中国商业搏击,是一场财富盛宴。

  从 2011 到 2015 年,中国商业搏斗产业增速每年能达到 20%,2019 年规模已经达到 300 亿。

  

  图片来源:体育产业生态圈

  国内放宽商业比赛的限制后,搏击赛事更是蓬勃发展。

  但玄武的狂傲,却点出了 搏击繁荣 下的乱象:比起专业性、噱头最重要。

  1. 中国 拳王 ,靠暴打日本留学生立威

  打日本人,成了中国擂台的流量密码

  2015 年,在轻量级洲际冠军金腰带的比赛上,曾经出现过一位号称 日本冲绳最强空手道 的选手孤山信。

  赛前,孤山信频频挑衅,各类 中日对决 的报道铺天盖地。

  

  结果到了赛场上,没坚持多久,孤山信就主动认输。

  有好事者去查孤山信的战绩,发现这位 最强空手道 只打过一场比赛, 孤山信 本人更是身份成谜。

  

  三年后,酷似孤山信的选手再次现身,只不过这次,他的身份成了蒙古拳王 甘图乐和尔 。

  后来有人爆料,所谓的 外国拳王 ,其实只是 3000 元请来的外国留学生。

  但靠着留学生们,这些打拳的生意人摇身一变,个个都是脚踢 东亚病夫 招牌的精武门陈真。

  

  只不过, 爱国选手 们的成绩越显赫,中国搏斗的公信力就越差。

  在后来的一些中日对抗赛上,中国选手还要穿着 我们不打留学生 的 T 恤自证清白。

  

  玄武 们比赛时撂下的狠话,一句句都变成了中国搏斗的笑话。

  2. 比赛靠山寨,冠军都给假赛站台

  除了参赛选手是假的外,一些比赛本身可能都是假的。

  2017 年,一场名叫 武林龙斗士 的比赛开赛,裁判长接受采访时,还戴着 WBC(世界拳击理事会)的金腰带来刷热度。

  结果最后的冠军,却是一位战胜了 散打王 的 点穴大师 。

  

  2017 年,中国拳坛更发生了一场轰动性事件:挑战过两次世界拳王的洲际冠军裘晓君,竟然还参加了 山寨假赛 ,变相站台。

  

  事件一发,WBC 主席亲自下令彻查,中国赛区负责人引咎辞职,裘晓君被禁赛一年。

  管控力度虽大,但这些山寨赛事依然屡禁不绝,不加上 世界、中国 的字样,不找个权威机构背书,仿佛就不够上档次。

  

  此次玄武参加的 汉武传奇 ,也是看似有官方机构授权,实则涉嫌侵权的山寨比赛。

  

  连比赛都是草台班子,拳击结果又谈何公平?

  

  百亿资本加持下,赚钱反要靠情趣店

  为何中国的商业搏击市场,乱象数不胜数?

  乱象背后,是中国商业搏击的 贫富差距 相当严重,有人仅靠噱头,就能屹立十余年不倒,有的选手兢兢业业,却只能拿到几千元薪水。

  中国商业搏斗,成了炒作家的最佳致富路,也成了冠军们的死路。

  

  我们以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综合搏斗赛事 UFC(终极格斗冠军赛)为例,即便搏击本质上不如足球、篮球赚钱,但国内 UFC 选手的待遇,也低到令人触目惊心。

  国内顶尖的 UFC 选手李景亮,他所参加的次中量级,是竞争最激烈的段位,但他却能排名前十五,当之无愧的国内第一人。

  

  就算如此,李景亮虽然能拿到百万左右,但他一半的钱要给自己的训练团队发工资,每月吃补剂和肉的开销就有数万元,刨去机票, 到手的不剩多少 ,输了还要减半。

  而且,参赛对身体的损耗很大,每打一场,他可能就要休养一个月以上。

  

  未成名之前,李景亮甚至只有 2000 元的出场费,入不敷出。

  获得中国首个 UFC 冠军,被称为 中国女子搏击第一人 的张伟丽,也是同样的境遇。

  拿到冠军前,张伟丽在 UFC 的出场费是 20 万元(不包括扣税),直到夺冠后才攀升到百万水平。

  

  就算拿到冠军后,张伟丽也表示,自己根本不敢停下来,因为还要养团队。

  

  最国际化、最顶尖的 UFC 中国选手尚且如此,其他优秀选手打了十年,可能都买不起一套房子。

  根据凤凰周刊的采访,国内一线搏斗选手刘文擘,甚至要去开情趣用品店,兼职教练来维持开销, 我不靠赛事奖金而活,那样太辛苦了 。

  中国搏击这些涌入的资金,到底被谁赚走了呢?大多是被 有噱头 的选手和网红赚走了。

  2016 年,国外权威搏击媒体 Combatpress,评选了年度最大黑哨,排行第一的,是一个叫 一龙 的中国搏击手。

  一龙号称 少林武僧 ,被宣传练过金钟罩,但一龙驰骋赛场十年, 官方黑哨 的争议,和对一龙真正实力的质疑也伴随了他十年。

  

  但靠着武僧身份,一龙还是过的风生水起,出场费一场 50 万元打底,百万元是常态。

  直到功成名就之后,一龙才说自己并不是僧人,当初是主办方为了宣传造势。

  

  中国有不少优秀的选手,但在资本眼中,他们 没有噱头 ,远不如一龙好炒作。

  出场费紧缺,搏击选手的赞助更是稀有,在海外,搏击选手可以拿到运动饮料、体育用品、汽车的代言。

  

  WWE 的赞助商,从联合利华到肯德基应有尽有

  但在国内,品牌方宁愿用弱不禁风的 小鲜肉 ,也不愿意用这些货真价实的选手,张伟丽直到夺冠之后,才接到了一些美妆、服装、汽车的代言。

  恶劣的商业环境下,一些名选手为了赚钱,只能 同流合污 去打假赛。

  前国家搏击总教练邹国俊曾感慨道: 张伟丽获得冠军,就代表 UFC 在中国很成功吗?不是因为它有多高大上,而是因为我们自己有多矮矬穷。

  

  离不开网红的中国搏击,到底输在了哪里?

  如今,像玄武这样的网红比比皆是,实力不佳,单凭噱头活跃在台前。

  刀哥认为,中国商业搏击走向 网红化 ,是因为造人设来钱太快。

  玄武打造的是 爱国人设 ,为此还专门参加 九一八中日对决赛 ,一龙打造的是 武僧人设 ,早期上场必定是少林寺装扮。

  

  造人设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只造人设

  UFC 早期崛起的时候,也热衷于 造人设 。当时,UFC 比国内的 野鸡 比赛还生猛,靠的是极为血腥的无限制格斗,要么站着赢,要么躺着被送出赛场。

  

  一晚上决出胜负极有噱头,但到了后来,UFC 的参赛选手,都是赚一笔快钱就走,最后濒临倒闭。

  UFC 后来之所以成功,靠的恰恰不是人设,而是正规的管理模式。

  为了让赛事更加跌宕起伏,UFC 通过分级,让水平相当的对手对垒;避免 一招必杀 ,UFC 设计了复杂的规则,对选手进行动作约束;为了拉新,一些新手比赛,甚至免费会开放给观众!

  

  正规的商业运作,让 UFC 变成了长期连续剧,从野鸡比赛中脱颖而出,门票收入就能达到 1000 万美元。

  一个 200 万美元发家,场地只有 70 平米的 烂比赛 ,靠商业正规化,20 年后达到了 40 亿美元。

  

  但反观中国的商业搏斗,很多还停留在 野蛮商业化 的阶段。

  一龙的主舞台《武林风》是国内赛事先驱者,当年靠着传统武术,中日对决赚了第一波钱,本可以进一步发展为中国的格斗大赛,但却沉溺在人设中不能自拔。

  靠噱头,固然有短期的变现和流量,但得不到长期的观众留存。

  

  这种不专业,在国内并不罕见: 大侠 称号遍地走、判罚不专业、甚至连场地可能都是随便搭的,大量快餐类的娱乐性比赛,挤压了竞技性比赛的生存空间。

  成都的一场比赛,由于找不到拳手,甚至让初学者和打了几年的老手对垒,最终以新手被送进 ICU,伤重不治收场。

  

  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 隔山打牛式 闹剧,更是长期存在于中国商业搏击中。

  

  如果不能改变赚快钱的想法,再多的邹市明、张伟丽,也救不了中国搏击。

  结 语:

  中国武术圈中最会造人设的人,其实是马保国。

  摆出 武学前辈 的架子,和 少林方丈 切磋收徒,在出丑后,马保国大方接受采访,更是给他圈了一波粉。

  

  只不过在看似 豁达 的背后,马保国反手就给电影打广告,高调入驻短视频平台。

  人设立得最成功,但凉得也最快。

  中国搏击要想站起来,不应该是想着多出几个 马保国 吸流量,而是要去规范化、专业化。

  最忌讳的,就是 激动过后,一地鸡毛 。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体育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0 03:2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