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孩子迷上TikTok 没病误信「有病」 求医有效吗?

京港台:2022-2-7 06:17| 来源:世界新闻网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孩子迷上TikTok 没病误信「有病」 求医有效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TikTok(国际版抖音)、Instagram等社群媒体占据学生及青少年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社群媒体使用者滥用社群工具导致网路霸凌(cyberbully)事件频传,网路霸凌可能导致同侪排挤、口角、冲突甚至自残,让家长和校方不胜其扰。

  愈来愈多青少年浏览TikTok平台上关于精神疾病的自我诊断短影片(视频)之后,不断被TikTok演算法推荐相关影片,不仅使青少年开始自我怀疑,觉得自己好像罹患多种精神疾病,也因此心情郁闷和沮丧。少数年轻人会主动求医,却经常在看完医生后,又拿起手机开始看TikTok影片,淡忘医嘱并堕入恶性循环。

  网路霸凌并非新鲜事,但网路霸凌事件近年在社群媒体、新冠肺炎疫情远端授课,致使学生重度依赖网路及社群联繫的综合影响之下,变得益发猖狂。

  许多学生透过社群媒体散播谣言,捉弄调侃同学,张贴别人的照片,或散播没有根据的各式谣言,不仅羞辱受害者,也影响同侪和谐气氛。

  受害学生的家长请求学校关闭闹事的社群帐号,社群媒体企业疲于应对相关检举通报,校方则忙着处理排山倒海而来的学生网路霸凌事件。

  然而,这就像是「打地鼠」(Whac-a-mole)游戏,一旦学生发现帐号被师长盯上,就会删除贴文、照片或影片,甚至移除帐号另创一个新帐号,抓不胜抓。

  即便这些影音或文字内容删除了,加害者对被害者造成的伤害已难抹灭,这些捕风捉影的谣言也早就在同侪间传开。

  究竟谁必须为学生的线上社群生活安全负责任?网路安全专家表示,家长应该为孩子在网路上的行为负责。

  犹他州盐城湖葛兰奈(Granite)学区发言人霍斯利(Benjamin Horsley)表示,「我不知道家长觉得学校具有哪些政府职权,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关闭这些散播谣言的Instagram帐号,有太多八卦帐号,学区的社群媒体负责人忙翻了,光是一个学校就有30个这类帐号,而我们校区共有24所学校。」

  网路霸凌猖狂 抓不胜抓

  愈来愈多青少年浏览TikTok关于精神疾病自我诊断的内容后,产生自我怀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罹患精神疾病而垂头丧气。少数人会求医就诊,但离开诊所后,又再看起TikTok影片,淡忘医嘱并形成恶性循环。医生建议,青少年若身陷这样的轮迴而无法自拔,最好放下手机并远离TikTok;若无法摆脱TikTok,不妨删掉帐号,重新申办一个新帐号,让TikTok演算法重新摸索新帐号的推荐内容。

  全球市场研究公司「佛瑞斯特研究」(Forrester Research)调查发现,TikTok是时下年轻人最流行且使用的社群媒体,全美12岁到17岁的青少年中,2020年有50%的人每周使用TikTok,2021年增至63%。相形之下,青少年每星期使用Meta旗下影音图片分享平台Instagram的比率,从2020年的61%降至2021年的57%。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报导,西维吉尼亚州高中生莎曼纱‧佛里德利(Samantha Fridley)经常在TikTok上流连忘返,熬夜到凌晨3时还不睡觉。佛里德利观赏的TikTok短影片充斥许多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症(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双极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以及多重人格障碍症(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内容。

  许多影片由青少年、年轻成人或自称治疗师的人所拍摄,阐述透过诊断、可能出现的症状或情况等迹象,鼓励观影者评估自身状况。

  佛里德利10岁时被诊断出罹患焦虑症(anxiety)和抑郁症(depression),她看到影片中所描述的情况与自身经验类似,深信自己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分别患有某种精神疾病。

  刷TikTok 没病误信有病

  在TikTok应用程式中,内容含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的标籤的影片被浏览超过6亿次;然而,非营利的精神疾病谘商组织「国家精神疾病联盟」(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估计,全美只有约1.4%的成年人确诊罹患边缘型人格障碍症。

  医生表示,边缘型人格障碍症几乎从来没有在青少年群体中被诊断出来,因为青少年群体的个性仍在形成当中。此外,部分症状诸如人际关係不稳定、容易冲动行事等,其实很难区分是病症还是典型的青少年行为。

  另据克利里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医师表示,多重人格障碍症更为罕见,这种疾病影响全美不到1%的人口;然而,提及多重人格障碍症标籤的影片在TikTok上的浏览次数已超过7亿次。

  许多标记多重人格障碍症的TikTok影片显示,患有此病症的青少年或年轻成人,会在不同的人格之间转换。

  青少年观看TikTok影片后,自我诊断可能患有这些精神疾病,可能对后续真正的诊断与治疗形成挑战,甚至破坏家庭和谐与家人之间的关係。

  自称治疗师 教观众自评

  密苏里州堪萨斯城(Kansas City)临床心理学医师布里-安‧史雷(Bre-Ann Slay)表示,TikTok影片有助去除精神疾病遭污名化的情况,有时会引导部分青少年寻求医疗协助。

  不过,史雷说:「当青少年对于特定诊断有强烈的执着时,可能会让医师诊疗变得非常棘手。」

  2020年夏季以来,史雷每周会诊数名自我诊断罹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患者。这些年轻病患会提到,他们在TikTok上看到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症、双极性疾患,以及多重人格障碍症的分析影片。

  因此,史雷决定办一个TikTok帐号,深入瞭解病患到底看了些什么,史雷看完影片后,深感讶异。她说:「最让我震惊的是,多重人格障碍症(在临床病例中)凤毛麟角,但关于此病症的影片竟然那么多。」

  无独有偶,她与全国各地的其他精神科医生讨论后赫然发现,愈来愈多的青少年透过TikTok自我诊断是否罹患精神疾病。

  离开诊所又看 恶性循环

  加州(专题)圣塔蒙尼卡市(Santa Monica)纽波特医疗照护(Newport Healthcare)青少年治疗中心门诊服务执行主任葛兰特(Don Grant)表示,「我们必须说服这些来求诊的青少年,对他们的自我诊断释怀,但当这些孩子离开诊间后,他们会立即回去滑TikTok,强化他们对于自身罹患精神疾病的执念。」

  葛兰特没有统计到底有多少青少年透过TikTok自我诊断后,自行或在家人的坚持或陪同之下前来求诊,但他表示人数超多。

  葛兰特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旗下委员会的主席,该学会协助制订社群媒体使用与建议指南,其中解释了社群媒体的内容可能改变观看者的大脑化学反应,压力荷尔蒙(stress hormones)会取代感觉良好的神经传递物质(feel-good neurotransmitters)。

  葛兰特解释:「肾上腺素(adrenaline)和皮质醇(cortisol)会充满观影者的大脑,而多巴胺(dopamine)和血清素(serotonin)会离开。」

  治疗师拍片 宣导正确观念

  部分治疗师希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创办TikTok帐号,挺身对抗散播关于精神疾病不实资讯的「邪门歪道」。

  明尼苏达州明尼亚波利斯市(Minneapolis)临床社工李柏曼(Evan Lieberman)在TikTok上拥有超过100万名粉丝追随,他致力宣扬关于精神疾病的正确观念,同时挖苦调侃他在临床上遇到的病患自我诊断轶事。

  李柏曼说:「尽管(TikTok上的精神疾病自我诊断影片)提高了青少年对于精神疾病的认知意识,但目前看来,运用精神疾病诊断当作一种社交货币(social currency)的风气渐长。」

 

相关专题:TikTok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5 10: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