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奥运奖牌设计负责人:手摸不留指纹 灵感源于典故

京港台:2022-2-7 13:27| 来源:红星新闻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奥运奖牌设计负责人:手摸不留指纹 灵感源于典故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历届奥运会,体现举办地文化特色和独特匠心的奖牌都是赛场内外关注的热点。

  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奖牌“金镶玉”,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奖牌“同心”,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杭海参与了北京这座“双奥之城”两届奥运奖牌设计工作。

  2月6日,杭海接受媒体记者专访时坦言,以前从未有过一个人两度参与奥运会奖牌设计。在2008年时,自己非常激动,雄心万丈,急切想做点特别的东西出来。但这次设计北京冬奥会的奖牌,心态上更平和,就像奥林匹克精神说的那样“重在参与”。最终,“同心”的方案被采纳,也是出乎意料的。

  

  ▲杭海

  五环同心:

  传达“向心”“团结”“和平”理念

  媒体:本届北京冬奥会的奖牌设计上有哪些中国元素?体现了怎样的内涵?

  杭海:奖牌“五环”“同心圆”的造型在于向世界传递古老中国的智慧,“圆环”这一视觉设计是跨越文化隔阂的,它让所有人都能体会到“向心”“团结”的理念,疫情面前,我们需要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所以最终我们也直接把奖牌命名为“五环同心”。

  奖牌背面的圆环和24个点图案取自古代天文图,代表浩瀚星空,也寓意第24届冬奥会上群星璀璨,是“天人合一”这一哲学理念的体现。“星空+同心圆”这两个关键信息合在一起,彰显了奖牌的中国“血统”。

  媒体:奖牌设计时是否会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接受问题?

  杭海:在冬奥这样一个场合下,每个人都会关注奖牌的文化涵义。但在当下,我们究竟想传达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呢?我觉得有几点非常重要。第一是祖先的智慧,比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是中国人在长期生活生存过程中积累出的经验。第二是借由设计传递追求和平的共同愿望。

  奖牌和绶带材质:

  灵感源于“化干戈为玉帛”

  媒体:奖牌绶带选用丝绸材质,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杭海:我们奖牌绶带的材质是丝绸的,其他国家都用的化纤,但丝绸很薄,挂着500多克的奖牌可能会发生变形,怎么让薄薄的丝绸能够织得厚一点,在这上面我们也花了好多功夫。总而言之,最终也完美解决变形的问题,而且选用丝绸做绶带也是沿用2008年奥运的概念,以此呼应北京是第一个“双奥之城”,在中国文化里面,我们讲“好事成双”。

  为什么奖牌和绶带材质选用玉和丝绸?其实是取意于“化干戈为玉帛”。

  中国人最早的玉就是和田玉,产于西部地区。在典故中,中原地区的穆天子带着丝绸去西北那边交换和田玉,表明企盼和平的愿望。玉和帛一直是联系在一起的,奖牌用了一块玉,挂带用了丝绸,我们是想借此传达“和平”的概念。

  

  ▲本届冬奥会奖牌

  本届冬奥会奖牌:

  不会掉皮,而且手摸不留指纹

  媒体:之前东京奥运会的奖牌出现了掉皮现象,我们在工艺上有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杭海:我当时看了也吓了一跳,赶紧跟奖牌制作单位说,你们可不能掉皮。制作单位特别重视这个事,承诺说我们绝不会掉皮。

  还有一点,因为奖牌是亮的,手一摸就会有指纹印在上面,所以过去拿奖牌都得戴个手套。结果这回制作单位把这个事也解决了,奖牌不仅不会掉皮,而且你拿手摸它也不会有指纹。

  颁奖仪式重要变化:

  颁奖嘉宾端盘入场,运动员将自行取出和佩戴奖牌

  媒体:今年冬奥奖牌设计和后续颁奖仪式设计上有没有联系?颁奖仪式相较以往有哪些不同?

  杭海:奖牌设计和后面的颁奖环节没有太大关联,不过今年颁奖仪式可能跟以往不太一样。以往都是礼仪小姐端着奖牌到运动员面前,然后一位颁奖嘉宾把这个牌子给运动员带上。但今年因为疫情,端牌子的变成了颁奖嘉宾,由运动员从盘子里面把牌子取出来,自己戴上。

  我去制作单位验收奖牌时,和那边的朋友交流过,他们当时还担心奖牌很沉,天气又冷还有风,遇到团体赛这种情况,奖牌都放在一个盘子上,颁奖嘉宾没受过训练,可能会出现意外。所以后来我们在颁奖托盘上面放一块布垫子,防止奖牌在上面打滑。

  两次奥运会奖牌设计经历:

  参与就是幸福,平和心境写映中国传统美学

  媒体:您两度参与奥运会奖牌设计,这一路走来心态上和创作理念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杭海:现在心态上更平和了。2008年的时候非常激动,雄心万丈,希望能做点特别的东西出来,所以我们最后才会在奖牌上加了一块玉,这个动作实际上是历届夏季奥运会从来没有过的,因为夏季奥运会奖牌设计的指定材料中只有金银铜,也就是说2008年是极特别的一届。

  这次进行冬奥会奖牌设计,我个人的心态更像奥林匹克精神说的那样“重在参与”,每一个做过奥运会筹备的人,都会有奥运情结,参与实际上就是一个幸福的事情。最终玉璧的方案被采纳,也是出乎意料的。

  另外一点,心态更平和,做事情就更平和,最终成果的气质也是简约平和的。

  最终的奖牌造型和前期已大有不同。我们一开始其实也做了很多特别创新的一些概念,不管是结构和形状上都希望要跟以前奖牌不一样。

  受到疫情期间的心境、感受影响,到了后期,我们就感觉好像在这个时间点,不应该做一个特炫酷的或者说夺人眼球的,反而应该做一个看似平淡、质朴的。

  但当你仔细看它的时候,它又有很多的内涵,有很多感人的细节,而这些工艺细节又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

  中国传统美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它从来不是第一眼夺人眼球,而是说看上去就像“日常寻常之物”,没有什么新奇的,但你仔细看它的时候,它的细节会感动你。本着这样一个美学追求,我们把奖牌的正面背面设计得更平一些,没有很大起伏。

  其实在早期阶段,我们在正面还做过像雪山坡起、像波浪似的夸张的效果,但到后期基本处理成了平面,并且在正面每一环里稍微做了一点打洼处理,形成一个下挖曲面,这样两个下挖曲面之间就有一个脊线出来,它就会出现从曲面到线,再到曲面的连续波动。在一个相对静止的奖牌上,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感觉,我们希望赋予奖牌更多隽永的气质。

  总体来说,这次做奖牌还是跟时代语境有关系,这实际上也是任何设计都逃不开的,它会影响你设计时候的心境跟感受。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 07:4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