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朱易这一摔,摔出了“网络霸凌”和“厌女”

京港台:2022-2-10 01:38| 来源:王侑芳/上报 | 评论( 15 )  | 我来说几句


朱易这一摔,摔出了“网络霸凌”和“厌女”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出生于美国加州(专题),2018年宣布“弃美转中”的花式滑冰选手朱易,原来备受外界瞩目,是北京冬奥焦点之一。近日却因在短曲、长曲赛事多次失误,遭受中国网友猛烈抨击,“#朱易摔了”标签短短几小时内累积超过2亿点击,嘲讽朱易是“耻辱”的留言更获1千多万人支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朱易摔了”不仅是明显的网路霸凌事件,也显示女性在社会中更容易遭受严厉批评的弱势处境,以及中国归化选手面临的严肃考验。面对网路霸凌,专家则建议透过“正面衝击(暂译)”(positive slamming)干预病态的批评浪潮,改善社会互动模式。

  更好的愿景:停止羞辱失败者

  作家薛弗(Sue Scheff)在他的著作《羞耻的国度:席捲全球的网路仇恨》(Shame Nation: The Global Epidemic of Online Hate)中,刻画更加健康的愿景:我们无需羞辱失败的人。她提到,若是支持者积极地向被羞辱者表达他们的支持,极有可能翻转弱势处境--即是所谓的“正面衝击”(positive slamming)。

  尖酸刻薄的批评恶水打击朱易,然而千锤百鍊的运动员也并非完人,能进入奥运殿堂已是相当不容易的成就。社群媒体蓬勃所引发的网路仇恨早已超越想像,“正面衝击”(positive slamming)无疑是必要的停损点。

  厌女网路文化

  此外,朱易所遭受的猛烈抨击,也让人不难联想与她身为女性有关。

  根据《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智库对全球51国女性的研究指出,近40%女性曾在社群媒体和网路世界遭受霸凌、骚扰和言语攻击。“厌女情结”结合“社群媒体”,在当代以更加细緻、渗透的手法充斥生活。

  “成功学”神话似乎正在殒落;如何面对失败、疗癒和复原,是当代更需要的智慧。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4 20: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