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德语媒体:一个围在高墙内的奥运会意义何在?

京港台:2022-2-15 11:10|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德语媒体:一个围在高墙内的奥运会意义何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各国人民之间搭建友谊的桥梁是奥林匹克的崇高理想之一。然而,中国的因特网防火墙和严厉隔离的防疫措施,却使北京冬奥会的“桥梁”意义大打折扣。

  在美国加州出生长大、此次代表中国出战冬奥会的谷爱凌在获得自由式滑雪金牌后表示,她争夺金牌的动力源自于在中美两国间搭建桥梁的愿望。《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认为,无论如何评价谷爱凌现象,有一点却是没有争议的,那就是北京看不到桥梁,围墙却无处不在。这篇题为《奥林匹克高墙》的评论写道:

  "每天凌晨,运动员和记者们都要搭乘将他们送往指定地点的大巴。每天早上他们都能在这些大巴上享受到一种特权,那些大巴玻璃窗外行色匆匆的人群无法企及的特权:连接国际互联网的自由通道。连通因特网可以使防疫泡泡里的生活变得相对好受一些。

  重新进入'奥林匹克泡泡'之前,任何运动员、任何新闻记者都不得离开大巴。除了将中国人隔离于自由网络之外的防火墙之外,还有一堵将外国人与中国人日常生活分割开来的防疫墙。中国为本届冬奥会搭建的宣传围墙,容不得任何搭建桥梁和探访究竟的机会。"

  评论指出,北京冬奥会上,也不乏各国运动员相互鼓励和安慰的画面,比如谷爱凌同瑞士法国选手在巨型赛台上热烈拥抱的画面。

  重新进入'奥林匹克泡泡'之前,任何运动员、任何新闻记者都不得离开大巴。除了将中国人隔离于自由网络之外的防火墙之外,还有一堵将外国人与中国人日常生活分割开来的防疫墙。中国为本届冬奥会搭建的宣传围墙,容不得任何搭建桥梁和探访究竟的机会。"

  评论指出,北京冬奥会上,也不乏各国运动员相互鼓励和安慰的画面,比如谷爱凌同瑞士法国选手在巨型赛台上热烈拥抱的画面。

  

  人造雪覆盖的雪道。

  "本届奥运赛事的雪全部来自造雪机,赛场的非自然程度超过了以往历届冬奥会。组织者共动用了数百台造雪机。出于美学和竞技的理由,这样做也许并不为过。但是雪炮喷出水与气体混合物的同时,也将耗费数量惊人的资源。地理学家卡门·德荣(Carmen de Jong )前不久对《明镜》表示,北京冬奥会是有史以来最缺乏持续性发展观念的冬季奥运会。多年以来,这位地理学家一直在批评全球各地为人工造雪而耗费的资源及其环境后果。

  冬奥会前的一份报告宣称,制造人造雪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但是人造雪所需的巨大耗水量依然是一个问题。据估测,北京冬奥会需要多达两百万立米的水资源,具体数据则无从获取。"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体育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5 00:4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