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不谈政治,谷爱凌在中国还是超级偶像吗?

京港台:2022-2-18 03:21|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12 )  | 我来说几句


不谈政治,谷爱凌在中国还是超级偶像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谷爱凌因为出身背景和个人能力,在中国成为超级偶像水到渠成吗?时评人长平认为,看看其他华裔(专题)运动员的遭遇,我们会发现胡锡进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中共爱国主义宣传中对于“自己人”的标准定义,是基于种族主义的“两黑一黄”(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得主谷爱凌(Eileen Gu)的长相并不合规——至少她的头发是黄色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她被中国媒体塑造成为爱国偶像。

  媒体用了另外一个词来赞美她:“中美混血儿”。由于长期的优生学宣传,“混血”在很多时候是一个正面用语,意味着健康、聪明和美丽。但是,“中美混血”是最佳组合,暗示着两个大国文化的强强联合。而且,这里的“美(国)”只是白人的国度。假如谷爱凌的父亲是一位黑皮肤美国人,她的消费价值恐怕会大打折扣,不会被满网惊呼“太养眼了”。

  跟中国很多成功运动员出身贫寒家庭、文化教育欠缺不同,谷爱凌代表着跨文化精英家庭的高档生活方式——无忧无虑的物质生活,充分发展兴趣爱好的生活环境,美国私校加中国奥数的双语教育,以及被认为是这种教育结果的斯坦福大学录取通知书。顺理成章地,她成为奢侈品的最佳代言人。甚至,她也理所当然地加入了流行于中国的“鄙视链”,在记者问到对批评意见的回应时,谷爱凌说:“我不打算把时间浪费在安抚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上面,这些人没有体验过我可以每天都感受到的感激和爱。”这句话在中国社交网络上备受称赞,被认为体现了精英人士的“大格局”。

  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谷爱凌被中国媒体塑造为超级偶像、并得到无数商业代言机会水到渠成,势不可挡。不过,如果我们看看其他华裔运动员的遭遇,恐怕也并不如此确定。

  自由、人权与“背叛祖国”

  同样是华裔——父母都是华人(专题),按照种族主义理论是更“纯正”的“两黑一黄”;同样是“学霸”——2018年以美国“高考“SAT数学满分800分的成绩入读耶鲁大学;同样是奥运冠军——在运动生涯中的总体成绩高于谷爱凌;但是美国华裔花样滑冰运动员陈巍(Nathan Chen)没有成为中国人的热捧偶像。在获得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金牌之后,他的名字甚至没有出现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在新浪微博的相关新闻下面,获得大量点赞的一条评论是:“每个人都很棒,除了陈巍。”

  和他的名字贴在一起的还有两个字母“rh”——“辱华”的拼音缩写。

  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上,陈巍采用了2009年的电影《毛时代的最后舞者》的音乐。这部被禁止在中国放映的电影,也讲述一个和“国籍”有关的抉择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芭蕾舞演员李存信赴美国学习之后,为了自由毅然决定宁可“叛国”也要留在美国。

  陈巍似乎并不想用“热爱中国文化”来掩饰自己的政治立场。2021年,他对批评中国人权记录“撕裂人性”的美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埃文·贝茨公开表达支持。“我同意埃文的说法,”陈巍当时说,“我认为如果要让更大的变化发生的话,必须有超越奥运会的力量。那需要是一个非凡的变化。”

  在中共吹嘘自己早期历史的宣传片中,陈巍应该算是支持祖国人民反抗专制政权的海外爱国华侨。但是,在今天的中国社交网络中,他被指责“背叛祖国”。

  谷爱凌因为参和政治(“进贡”金牌“为党争光”、在彭帅事件中为大外宣站台以及为中国网络防火墙辩护)而得到中国舆论加分,而陈巍的言行在很多中国网民眼中就成了 “把体育政治化”,认为运动员只要专心比赛就好。

  说起来,另外几位华裔运动员就是这样做的。美国男子花样滑冰选手周知方(Vincent Zhou)试图从文化上接近中国网民,在Instagram和微博上写道:“我为我们的传统和文化感到自豪,我为自己是亚裔美国人感到骄傲。” 显然,中国网民并没有怎么买账,他的微博相对来说都是冷场。

  “建设祖国你不在,千里投机你最快”?

  17岁的刘美贤(Alysa Liu)是代表美国参赛冬奥会的最年轻选手。在政治上,她的家庭背景更加突出。她的父亲刘俊(又名刘俊国)是1989年“六四”学运的骨干人物,曾任广州学自联主席。后经“黄雀行动“救援前往美国,现为律师。大概为了避免给当事人带来麻烦,知情者都默契地保持沉默。事实上,在“六四”话题仍然敏感的中国舆论中,这并不会被允许引发讨论。

  也有人怀疑谷爱凌的母亲谷燕是通过“六四绿卡”得以留在美国。这很难得到证实。其实,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留在美国,站在今天小粉红的立场看,不都是在选择国籍的问题上“背叛祖国”了吗?假如谷爱凌“翻车”了,这随时可能被攻击为“建设祖国你不在,千里投机你最快”。更不用说,在“爱国底层逻辑”中,中国女人和外国男人结婚生子,本身就是罪大恶极的事情了。此外,精英崇拜随时可以反转为“仇富情结”。同样代表中国参赛的女子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朱易(Beverly Zhu)就是一个例子,她因为在赛场上摔跤遭到了中国网民刻薄的批评,一些人叫她滚回美国去。

  因此,《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他在微博发文提醒对谷爱凌的宣传“要适度”,以免“中国的国家荣誉和信誉”有风险。他说,“中国舆论对她的宣传要预留一个模糊地带,防止未来被动。”显然,谷爱凌不放弃美国国籍就意味着她在中共控制之外,并不能让党放心。

  支持父权专制政权的女性力量?

  有人听了谷爱凌的大外宣式发言之后评论说,“谷爱凌就是一个会滑雪的华春莹”。很多人不赞同这样的批评,认为谷爱凌自信、坚韧、个人能力强,展示了女性的力量,政治表态乃迫不得已。不过,这样的“个人品质”,难道华春莹就没有吗?她的职业生涯中,有比谷爱凌更容易的抉择吗?

  谷爱凌鄙视“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理由,也是因为他们不能理解自己“更大的善”(the greater good)——这可以解释为通过展示女性力量、弘扬体育精神,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中建立沟通的桥梁。问题的关键是:真正的女性力量,对一个父权专制政权来说,到底应该支持还破坏?或者说,被迫支持的限度在哪里才不成为负分?中国多得几块金牌之后,政府更有动力解救徐州丰县“八孩母亲“,还是更有能力掩盖其真相?

  长平(linktr.ee/changping)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六四记忆 · 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相关专题:谷爱凌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2 19:1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