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研究指英国学者教导中国学生时须隐藏敏感内容

京港台:2022-2-25 04:25| 来源:VOA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研究指英国学者教导中国学生时须隐藏敏感内容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伦敦 —

  据新的研究指, 41%在英国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说,教导来自专制国家的学生时曾经有自我审查。有在英国大学执教的学者说,英国大学过于依赖来自与中国国家机构合作带来的资金,在敏感议题上需要为香港和中国学生作更多保障。

  有学生指,有担心过功课中的言论,曾要求讲师将之分享给其他同学前,隐藏敏感内容。

  一项新研究显示,英国学者教导来自包括中国的专制国家的学生时,会选择自我审查来避免与学生冲突。

  41%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说,教导来自专制国家的学生时曾经有自我审查,比率高于研究非洲和欧洲学者的39%和33%。

  来自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朴茨茅夫大学(University of Portsmouth)和雅息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的研究团队在2020年10月向英国94间大学共25,000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教职员发问卷,共1,500人有回应。

  论文作者之一,牛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员普莱克(Tena Prelec)说,研究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学者可能会更担心,因为当他们教导来自独裁国家的学生、在独裁国家进行研究,会令他们更加接触到敏感议题。而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英国高校的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科,积极招收国际学生。

  她说,除了商科和法律外,政治和国际关系学系时常扩大取录本地和国际学生,这或许会给教职员有一种印象,觉得市场需求比维护学术标准和自由更重要。她又说,给英国和爱尔兰大学的私人捐款是十年前的三倍,而来自公共部门和欧盟的研究资金却减少了。

  今年,有接近29,000名中国学生申请到英国大学就读,打破去年26,000人的纪录。 2013年时,只有6,900名中国学生申请到英国大学读书。

  伦敦大学城市学院国际政治学系现代历史讲师穆利琦(Jeppe Mulich)透过短讯对美国之音说,他没有自我审查过,亦未有听过很多自我审查的事例。他认为,中国学生并不是对学术自由的主要威胁,而应该关注学界两方面的体制问题。

  他说,英国大学过于依赖来自与中国国家机构合作带来的资金,这些资金有机会导致审查或者是自我审查。

  他举例指,剑桥大学耶稣学院中国中心被指控拒绝谈及新疆人权问题,英国大学以往有份培训香港警察,以及英国大学仍有不少孔子学院。

  化名陈小姐的香港学生对美国之音说,她在英国读书时也有自我审查的体验。她在伦敦大学其下一间学院的设计科目就读硕士课程,在一份功课中引述报道,讲及一些电脑游戏《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玩家在游戏中加入香港抗争口号“光复香港,时代革命”,又帮中国领导人造了一个虚拟灵堂,导致这个游戏遭中国下架。她在功课中批评,游戏公司因为庞大的市场而执行审查。

  陈小姐说,最少有三成同学来自中国,而她的班上只有她一个是香港人,很容易被认出来。

  陈小姐说:“我自己加了字句,说有‘光时’口号那一页,因为这口号已经是很敏感,如果在其他学生面前展示,可能会有法律问题。我自己都要这样加一句来保护我自己和我的讲师。”

  学者穆利琦说,英国大学需要为香港和中国学生作更多保障,尤其是当教职员谈到或研究敏感议题,网上学习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特别大。他说,牛津大学及其他学院已经有所行动去保障学生和学者,但大部分大学还是刚刚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他提议,若学生的功课可能涉及敏感议题,可以匿名处理;学生上研讨会课遇到敏感议题,可以选择不公开讨论内容;大学要有清晰的行为守则,并向身处中国或香港办事的教职员和学生提供培训和指引。

  在香港一间大学教授社会科学、化名约翰的美国学者对美国之音说,因为《香港国安法》的影响,令学者疑神疑鬼,担心什么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他说,比起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学生举报他的动机更可能是因为教师给的分数不好。

  约翰说,作为学者,令他烦恼的是他一直以来认知的事实,现在可能变成非法。他举例说,“香港新闻自由被消灭”这句话被视为有煽动性,不过是因为它不合乎政权强逼人接受的所谓“真相”。

 

 

相关专题:英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学术教育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2 09:4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