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求求中国人,放过「乌克兰美女」吧

京港台:2022-2-26 10:35| 来源:独立鱼电影 | 评论( 13 )  | 我来说几句


求求中国人,放过「乌克兰美女」吧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俄乌局势,引爆热搜。

  现代战争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瞬息万变。

  可就在各种时事新闻中,却夹杂着一些异样的声音。

  有部分人瞄准了「乌克兰美女

  表示乐意收留她们,让她们「免于战乱」。

  

  

  

  甚至,还有人跑到乌克兰女性的微博下方言语骚扰。

  「美女嫁给我吧」

  「妹纸这么好看一定要骗到中国来」

  ……

  

  说实话,这样的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已经不只是油腻猥琐了,简直毫无同理心。

  更无奈的是,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点——

  提到乌克兰,人们就会想到「乌克兰美女」。

  以及「欧洲妓院」「欧洲子宫」「性都」等等名号。

  而这,也正是乌克兰女性挥之不去的噩梦。

  就在去年 4 月,有一条视频在外网疯传。

  40 名模特在迪拜的高层阳台上拍裸照。

  据警方调查,其中有 11 名来自乌克兰

  她们自称受到胁迫,如果不配合拍照,就无法拿到约定的报酬,连回国的机票都买不起。

  

  而这场裸体狂欢的策划者,是活跃于政坛的乌克兰裔美籍企业家格雷钦。

  他曾资助奥巴马竞选,和希拉里等政客来往密切。

  脱掉精英的外套,他的社交平台上全是炫富的照片。

  豪华游艇、私人飞机、海滩盛宴,都是他的猎艳手段。

  

  按照迪拜法律,这一屋人会面临最高 6 个月的监禁,并处罚 1000 欧元。

  但这对于格雷钦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他利用人脉逃脱了制裁。

  而这 11 名乌克兰模特在被关押了 9 天后也重获了自由,大多数人回国后依然重操旧业。

  这其实就是乌克兰的现状:寡头在嫖娼,美女在卖肉。

  

  涉事乌克兰模特之一

  2011 年,乌克兰的性工作者人数已经超过 5 万。(数据来源维基百科)

  如今,大概有8 万人从事这一行业。

  「欧洲妓院」名不虚传。

  但代价也是非常惨痛的,乌克兰成了艾滋病的温床。

  仅 2019 年,就有2500 人因艾滋病去世

  在 15-49 岁,平均每 100 人中就有一名患者。

  

  但出卖色相,其实是很多乌克兰女性不得已的选择。

  一位名叫安娜的性工作者说道:

  在乌克兰,大部分性工作者是出于贫困、不堪家庭暴力,而入行赚快钱,当中不乏未成年

  有人急需用钱,不惜一晚接 7 个客人。

  她们都幻想着能像《风月俏佳人》当中的茱莉亚 · 罗伯茨,遇上自己的真命天子。

  

  《风月俏佳人》

  可惜现实并不是好莱坞童话,等待她们只有变态的客人和腐败的系统。

  安娜就曾经被一个男人掐住脖子,差点窒息而死。

  而她的同事在外面遭到性骚扰,反倒被警察冷嘲热讽:

  「你不是妓女吗?这都是你自找的。」

  很难想象,卖淫在乌克兰本是违法行为。

  但早已被政府默许,成为乌克兰社会的一条「潜规则」。

  警察每隔几周,就会到各个妓院假模假式地「扫黄」,实则是为了收取几千美元的保护费。

  这些钱,就理所当然地从性工作者们的报酬当中扣除。

  而这又反过来迫使她们卖力接客,消耗身心。

  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安娜的自述

  对于乌克兰女性来说,出卖色相的方式不只有卖淫,还有出国做模特

  UP 主郭杰瑞就曾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街访。

  发现大部分人都想出国务工。

  一类去做保姆、清洁工、营业员等廉价劳动力;

  一类去做程序员、律师等高门槛行业;

  还有一类就是去当模特,她们尤其青睐中国市场。

  

  只要翻翻某宝界面,就会发现很多洋模特。

  印象中的她们衣着光鲜,时薪上千。

  然而事实上,这一行的竞争异常激烈,几乎饱和。

  其中有 1/3 的人,面试几十次,一次活都没接到,根本入不敷出。

  即使走上职业道路,她们的生存现状也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好。

  很多模特尚未成年,语言不通,没有人脉,只能接受经纪公司的大幅抽成。

  住在群租房里,为了保持身材长期忍饥挨饿,一天要换数百套服装。

  而且工作机会非常不稳定,一周一个工作机会都算幸运了。

  

  

  而且经纪公司为洋模特办的都是短期签证。

  如果在此期间都没有获得好的工作机会,她们就只能遗憾回国。

  实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些模特也会选择进入性产业。

  承受新一轮的压榨。

  就在俄乌对峙期间。

  原先承诺支援乌克兰的北约和美国,全改成了灯光应援。

  终究任由乌克兰成为炮灰。

  

  事实上,比起乌克兰人的死活。

  他们更担心的是自己在乌克兰代孕的孩子。

  开战当天,澳洲人甚至要求政府将这些代孕之子安全带回国。

  对发达国家而言,乌克兰只是「欧洲子宫」。

  

  在乌克兰代孕,「安全又实惠」。

  这一切都建立在对女性的合法剥削上。

  纪录片《Motherland》就考察了乌克兰的代孕产业。

  买方不能直接联系孕母,只能通过中介传达需求。

  这种信息差,有利于赚差价。

  孕母们一般来自偏僻贫穷的边境小镇。

  那里住的人大多数是因战乱背井离乡的难民。

  为了获取一定收入,男人会卖肾,女人就卖子宫。

  

  有一个高龄产妇,第一次代孕时为了增加怀孕机率被植入了 3 个胚胎。

  之后买方想要一对双胞胎,她只能强行流掉一个

  而且当地的医疗环境非常糟糕。

  病床和婴儿床上都血迹斑斑,蟑螂爬遍了每个角落。

  

  在长期注射激素后,她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在怀孕的第 5 个月突然流血不止,最后胎死腹中

  

  还来不及感伤,中介就把两个早产儿火化了。

  她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只得到了200 美元的补偿。

  但因为急需用钱,她又一次选择代孕。

  由于身体还没恢复好,孩子再次流掉了,她彻底失去了代孕的资格。

  「孕母只是一群孵化器,他们不把你当人看,他们不会理解你。」

  

  她对自己的处境早就心知肚明,但还是选择了铤而走险。

  结果失败了。

  两次流产让她的身体受损严重,可是中介根本不会赔偿。

  因为很多代孕公司的注册地都在国外,资方也是外国人。

  一旦出现医疗事故,乌克兰律师也无法起诉它们。

  孕母只能自己出后续的医药费,或者干脆等死。

  

  乌克兰不仅卖淫、代孕横行,人口拐卖也非常猖獗

  这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犯罪活动。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至少有 2500 万受害者。

  儿童会沦为雏妓和童工;成人则会被性剥削和强迫劳动。

  失去利用价值后,他们都会被摘取器官。

  单这一项不法收入就高达 8.4-17 亿美元,利润远超毒品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美剧《人口贩卖》当中就有一名乌克兰女孩。

  她怀揣着模特梦来到美国。

  本以为这是赚钱养家的捷径,结果却被无良中介套牢。

  

  先收走了她的签证,又把她关在出租屋里。

  而里面全是伤痕累累的年轻女孩。

  言语侮辱,殴打,强奸,都是家常便饭。

  

  她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但为时已晚。

  机票钱、签证钱,都是中介垫付的。

  每个女孩都欠着一笔巨款,只能用身体赎债

  因为掌握着她们详细的身份信息。

  一旦逃跑,中介不仅会惩罚她们,更会报复她们的家人。

  

  而她之后的命运,就是充当变态买家的性奴

  直到被玩腻的那一天,她身上的器官就有可能被卸掉。

  似乎世界上从没有存在过这个人。

  

  说乌克兰宛如女性的地狱,一点不夸张。

  而女性的生存环境、精神状态、教育水平,恰恰最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综合国力。

  其实将时间倒流 30 年前,乌克兰女性是非常自信活泼的。

  那时的乌克兰是苏联的心脏。

  不仅能造航母、囤核弹、还是大粮仓。

  但是后来高层的战略失误,导致它成为了欧洲最穷最弱的小国,只能在大国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后来更是被美国忽悠着交出了核武器,只能任人宰割。

  国运尚且朝不保夕,乌克兰女性更是生死难料。

  这两天推特上已经刷起了一个话题#kyivnow。(kyiv 为乌克兰首都基辅)

  有乌克兰女性在此留下「遗言」。

  「如果我死了,希望这个世界记得我。」

  

  短短几个字,道出无尽悲凉。

  而她们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女性中的一个,本应和我们一样过着平常的生活。

  如今她们在防空洞、地下室、地铁里发出的种种信息,都透露出她们已经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中。

  但是由于长期的刻板印象,这些呐喊竟沦为某些网友的低俗玩笑。

  这让鱼叔想起了 13 年提名伦敦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的《乌克兰不是妓院》

  

  乌克兰女性其实一直想撕掉这个丑陋的标签。

  她们游行示威,不厌其烦地表达自己是独立的个体,需要被尊重。

  但最绝望的就是,她们早已觉醒,却仍逃不掉沦为牺牲品的命运

  个体在时代面前往往无力招架。

  我们至少该对苦难中的人保有共情。

  毕竟,今天戏谑弱者的人,又如何保证自己不会成为弱者?

相关专题:美女,乌克兰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09: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