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塔利班批评俄对乌行动将切断毒品交易?媒体调查

京港台:2022-3-5 13:07| 来源:澎湃新闻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塔利班批评俄对乌行动将切断毒品交易?媒体调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速览

  -阿富汗临时政府称其本着中立的外交政策,呼吁俄乌冲突双方通过对话与和平方式解决危机。

  -俄罗斯可能将塔利班移出恐怖组织名单,阿富汗临时政府外交部对此表示欢迎。

  -阿富汗临时政府声称,阿富汗将成为一个没有毒品的国家,将封堵所有贩毒通道,包括俄罗斯在内许多国家可以助力阿富汗切断贩毒通道。

  事件背景

  近日,网传一张微信朋友圈截图,其上内容为阿富汗塔利班批评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并称正在考虑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将切断与莫斯科的毒品交易。

  

  明查

  经过核查,该截图最早由阿富汗临时政府外交部发言人阿卜杜勒-卡哈尔·巴尔基(Abdul Qahar Balkhi)于北京时间2022年2月25日15点02分发布的一条推特。

  阿卜杜勒-卡哈尔·巴尔基自2021年9月25日起担任阿富汗临时政府外交部发言人。在塔利班控制阿首都喀布尔后,他被任命为塔利班文化委员会成员。此前,他曾在21世纪10年代初为塔利班的媒体办公室服务。

  2月25日,阿卜杜勒-卡哈尔·巴尔基在推特上发布的声明称,阿富汗临时政府正密切关注乌克兰局势,并对平民伤亡的真切可能性表示关切。阿富汗临时政府呼吁俄乌双方保持克制,称各方需停止采取可能导致暴力加剧的立场。此外,塔利班方面秉持“中立外交政策”,呼吁冲突方通过对话与和平方式解决危机,并要求各方注意保障身在乌克兰的阿富汗留学生(专题)与移民(专题)的生命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声明中并未提及阿富汗塔利班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的军事行动的批评以及将切断与莫斯科的毒品交易的相关言论。与网传截图中划线部分中文相对应的原文在声明中并不存在。

  2021年7月,俄外交部曾解释莫斯科与塔利班接触的原因,俄罗斯总统阿富汗问题特别代表、外交部第二亚洲司司长扎米尔·卡布洛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由于必须向塔利班传达俄方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关切,俄罗斯7年前开始与塔利班建立联系,而且现在莫斯科可以与阿富汗冲突所有各方保持对话。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1年10月25日消息,阿富汗临时政府外交部发言人阿卜杜勒-卡哈尔·巴尔基表示,阿外交部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关于可能将塔利班移出恐怖组织名单的言论表示欢迎。此前,普京在“瓦尔代”俱乐部年会发表讲话时表示,将塔利班排除出恐怖组织名单的决定应在联合国层面做出,俄罗斯将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对此,巴尔基曾在推特上发文称,阿富汗临时政府外交部“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关于将阿领导人的名字移出黑名单的言论。因为战争已结束,世界各国也应积极改变其对阿富汗的态度和看法。我们希望在互惠原则基础上与国际社会建立积极的关系”。

  此前,《纽约(专题)时报》曾于2020年撰文称俄罗斯暗地资助塔利班组织攻击美军,支持其进行毒品交易,这一说法遭到俄方严词反驳。

  据悉,阿富汗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鸦片出口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阿富汗提供了国际市场上75%的鸦片,最高时甚至达90%以上。近20年,贩毒成为阿富汗恐怖融资的主要渠道。有数据显示,阿富汗毒品实验室的数量在18年内增长了近200倍,可卡因产量可达数千吨,吸毒导致该国数十万人丧生。

  2021年8月17日,时任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的扎比胡拉·穆贾希德在喀布尔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阿富汗将停止生产毒品。穆贾希德说:“阿富汗将不会生产任何毒品,自此,谁也不能参加毒品走私,从现在开始,阿富汗将成为一个没有毒品的国家。"

  2021年9月24日,穆贾希德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4日播发的采访中说:“我们将封堵所有(贩毒)道路……包括俄罗斯在内,许多国家可以帮助我们切断贩毒路线。”

  

  今年2月10日,俄罗斯外交部独联体三局局长亚历山大·斯捷尔尼克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毒品从阿富汗流入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再流入俄罗斯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集安组织正在采取预防措施。

  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此前表示,阿富汗局势不稳增加了恐怖分子渗入集安组织成员国和贩毒活动猖獗的风险。斯捷尔尼克称:“这种威胁是真实存在的。集安组织将采取措施,缓和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他表示,俄罗斯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独联体平台上进行禁毒合作。”

  综上所述,经查证,塔利班未批评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此外,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塔利班与莫斯科之间存在毒品交易。

相关专题:俄罗斯,塔利班,阿富汗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8 12: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