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政协委员:寻衅滋事罪极易被滥用 应该取消

京港台:2022-3-7 02:47|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评论( 13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政协委员:寻衅滋事罪极易被滥用 应该取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中国被戏称为现代反革命罪的「寻衅滋事罪」,是官方常用来对付异议人士的法条。但具律师身分的中国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认为,寻衅滋事罪概念过于模煳,极易被滥用,使社会过度刑法化。

  中国新闻周刊报导,兼任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的朱征夫直指,「寻衅滋事罪」存在着「体系上的逻辑缺陷」,应该适时取消。

  朱征夫表示,「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缺乏明确性,而明确性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但在现实情况中,「寻衅滋事罪」对具体犯罪行为的表述,难以准确界定。

  他指出,法条中「在公共场合追逐、拦截」的行为到了什么程度,才具备破坏社会秩序的程度?而「随意」、「任意」、「情节严重」、「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溷乱」等表述,也具备极强的主观性,但这些又是构罪的关键要件。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刑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曾文科认为,「寻衅滋事罪」之所以在法学界和社会上引发争议,主要是因为「适用的范围太宽泛」,导致了一些没必要入罪的行为也入罪,使得这一罪名成为「口袋罪」(指可轻易定罪,如同「什么都能装的口袋」)。

  朱征夫认为,「寻衅滋事罪」所打击的危害行为,都有相应法律处理,取消这项罪名不会出现法律空白。在中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侮辱、威胁他人、故意伤害他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等行为都有罚则。

  他指出,由此可见,对于不构成犯罪的危害社会行为,仍可施加行政处罚,并非听之任之,刑法并非唯一的打击手段。

  朱征夫认为,「寻衅滋事罪」的存在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惩治「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但种种弊端也时刻侵蚀着中国法律的根基,其模煳性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对权利义务的合理预期,也导致执法机关「选择性执法」。

  他指出,上述事实最终将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减损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因此适时取消「寻衅滋事罪」,势在必行。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2 10:5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