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深度:对比纳粹德国,俄国的闪击战为何一败涂地

京港台:2022-3-28 13:09| 来源:明世相语 | 评论( 10 )  | 我来说几句


深度:对比纳粹德国,俄国的闪击战为何一败涂地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是做房地产的:1977年毕业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工学院建筑系,后在当地工业建筑企业工作。

  希特勒式的闪电战实际上是很意思的,以二战德国和2003年美军进攻伊拉克为例,闪击战中,战术轰炸机和精锐装甲部队往往是第一波的快速突破力量,接下来则是第二波进攻力量,甚至还有第三波,他们的任务则是巩固突破,形成包围的。

  

  这个其实了解战争史的人应该都清楚。

  所以,这一点决定了闪电战对兵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看重优势兵力的集中利用。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清晰意识到俄军最高统帅在这场战争中的诸多可笑之处:

  俄国人在这场战争中的兵力非常有限,他们的领袖刻意追求的目标却很多,结果俄军在战争之初每一处都面临兵力不足,俄军分散利用数量有限的飞机不足以摧毁敌人的防控和空军,也不足以撕碎地面目标,俄军分散攻击的陆军由于数量严重不足,只能打出第一波的闪击,结果根本没有后续部队来巩固突破和保障后勤安全,最终使得向前推进的俄军装甲部队面临严重的燃料补给困难,宝贵的兵器不得不大量抛弃——就像1945年阿登反击战中因缺油而抛锚的德国派普突击群一样,与阿登反击战中资源断绝的德军不同,今天俄军闪击战的失败是俄国统帅部的无能所致。

  说起来,这一切都是德国领袖想要闪击的目标太多所致,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不能正确理解实力的对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追求政治收获胜过军事需要。

  

  在战争开始时,俄军为何要分散兵力进攻堡垒化的坚城哈尔科夫?因为这个是乌克兰最大的俄语城市,也是俄国民族主义者心中的圣地所在,打下来可以极大提升统治者政治威望;

  

  在战争开始时,俄军为啥要分散兵力屡费周折远征敖德萨?这个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这里是2014年俄罗斯族裔与乌克兰族裔发生冲突并被杀的地方,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心深恨之,打下来并惩罚那些凶手,可以极大提升统治者的政治威望;

  所以,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俄国人在这场战争开始时几乎是全面铺开,用有限的兵力进攻远超其兵力、后勤和补给的多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统治者的政治欲望盖过了军事服务的需要,这是1940年10月墨索里尼希腊战败过程中军事决策的典型特征。

  结果战争进行几乎一个月了,俄军的几乎所有目标都没有实现,乌克兰的省会除了中小型的赫尔松几乎无一被攻克,乌克兰军队的主力无一被歼灭,更重要的是,由于俄军推进太深,目标太少,兵力太少,后勤运输线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宝贵的后勤军用卡车沦为乌克兰渗透部队肆意袭击的目标。

  最终,战争渐渐发展成了俄罗斯千方百计试图避免的消耗战,后面就是比拼人力、财力的战争了,在这过程中,克里姆林宫绝不可能调集比西方支持下全民动员的乌克兰更多的资源,这注定了他的结局。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俄国人在战争之前真的试图打赢战争,那么他们就应该将主要兵力用在最重要的目标上,譬如要么将大多数军事力量集中用来包围消灭所谓的乌东重兵集团,其空中和地面突击力量以及后勤能力足以支撑这个单一的企图;或者要么直接将俄军的主要进攻方向用在切断乌克兰的西部与西方的联系上。

  这些都是俄军有限兵力专注情况下的可能实现的单一选择,这或许可以支撑俄国人有机会赢得战争,但遗憾的是,俄国统帅反而将如此有限的力量分散攻击一些不现实的目标,仅仅满足于收获其中的政治成绩,仅这一点,就代表着俄罗斯人闪击战的军事挫折是难以避免了。

  说起来,现代历史上,真正能够胜任大规模战争指挥的国家领导人,首推拿破仑、希特勒和斯大林:

  拿破仑毫无疑问是无敌的军神,但他的天赋绝非常人所能比拟;

  

  希特勒尽管被诟病甚多,但他对闪电战的把握和组织也绝非常人所能比拟,直到战争的最后关头依然能够在资源极度短缺的情况下编制出阿登反击战的凶狠一击;

  斯大林则是总体战的大师,他能够将整个国家的每一点资源都彻底地投入战场,哪怕是国家沦陷一半资源、部队几乎丧失殆尽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于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纠集起数量比敌人更多的兵力;

  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希特勒能够成功组织起一场又一场撼动世界的闪击战,斯大林总能够让俄国的兵力比对手更多,这些成就都蕴含着两位领导人远超常人的果敢和智略。

  

  相比之下,今天的俄罗斯决策者根本不足以驾驭如此危险的局势,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在战争中的命运。

 

相关专题:德国,俄罗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军事动态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8 16: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