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疫情让我们担心的紧日子,真的要来了!

京港台:2022-4-5 06:08| 来源:花肥田 | 评论( 14 )  | 我来说几句


疫情让我们担心的紧日子,真的要来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刚刚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说,他的公司最近降薪了,压力骤然而来。妻子以前做旅游业务,也已经好久颗粒无收了。他现在打算把正供着的房子卖了回老家,但挂了好久根本没人来看房。

  我知道他过去的生活,有点小布尔乔亚式的情调,咖啡、电影、民宿等填充着他的日常。

  但眼下,这一切都变了。

  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网上流传的两张截图,一个已经落户上海的90后姑娘,硕士研究生,前些天因为经济压力过大等原因,跳楼了。

  万幸的是,后续信息显示,姑娘无生命危险,已进了医院。

  她在跟房东的微信对话中有这么一句:“看了一下我的存款,和要还的信用卡还款,我承认,我是穷疯了。”

  这话令我内心恻然。

  大家都在关注疫情,但我相信,疫情一定会过去,而且时间不会太久。也有专家说,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已经低于流感,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轮疫情下来,重症的并不多。所以,对于疫情本身,我们可能不需要太恐慌。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是,疫情对我们每一个人正常生活运转的破坏。

  

  

  换言之,谨防病毒对你的钱包进行清零。

  具体的状况,我就不在这里描述了。也许有人住在底舱,较早地感受到了经济的冷冽;有人住在中舱,暂时感觉不到,不过不要紧,反正,一切可能才刚刚开始。

  紧日子真的要来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迎击它?

  或者具体说,你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了吗?

  

  在这里,我主要想讲讲过去的人们是如何过紧日子的。

  记得岳父跟我说起一个真实的故事。

  岳父出生的那个村庄,有一户人家,就一老母亲与后生两人,甚贫。后生身无长技,于是到附近铁矿帮矿主挑矿,每天往返数十里,挣一点微薄苦力钱。一日,老母亲心疼儿子,做饭时煎了一个荷包蛋,以期给儿子增加营养。

  没想到,儿子吃饭时见到了埋在碗底的荷包蛋,顿时眼泪双流——别误会,他这不是感动,那是没有底层粗糙生活经历的人写的小说或电影里的情节——而是心疼他的钱。他继而开始把筷子一丢,气得在地上打滚,边滚边嚎啕,娘啊娘,你这么一来,我今天的活不是白干了吗?

  卖一天苦力,吃一个荷包蛋都觉得是一种奢侈与浪费,以打滚抗议,其节俭如此。他如是这样挑了数十年矿砂,小后生熬成了老后生,终于攒下钱来在村里盖下一栋大瓦房,以备娶亲用。只可惜,房子盖好没多久,迎来运动,那栋大瓦房,也就顺便换了主人——这是题外话,我在这里并没打算讨论这个宏大的话题,引发我感慨的,是那种远在我们生活经验之外的极度节俭。

  难怪有一位已忘名字的外国名人曾经说,中国人勤劳节俭到了令人恐惧的地步,这个荷包蛋的故事,当可作为一个新的注脚。

  小时候,我也曾听大人讲过,民国初期,我们当地有人到贵州贩盐。其时食盐为珍贵之物,有一斤盐抵一箩米之说。他挑着一百多斤的盐回家,从贵州到湖南,一千多里的路途,全凭脚力。为了省钱,他在出发前买了一包咸花生米,每挑几十里就嚼几粒花生米,再灌一肚子井水。回到家时,他已饿得只能扶着墙壁走路——一包花生米走贵州,我怀疑这里面有夸张的成份,但饶是如此,它已经超出许多人的想像了。

  是的,一个不愁吃喝的人,或者说,生活在一个不愁吃喝的年代,很难想像一个人可以节俭到什么程度。1872年来华的传教士明恩溥写了一本书叫《中国人的性格》,书中有大量关于中国人节俭的描述。

  比如,他写到,亨利博士要到二十三英里之外的地方,叫了三个轿夫抬他去。这三个轿夫空着肚子把他抬到了目的地,然后才赶回广州的家里吃早饭。他们来回要走共四十六英里路,其中有一半的路还抬着人,可是他们竟然空着肚子,只因为在外面吃早饭需要花费五美分。更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一位中国老妇步履蹒跚地向亲戚家走去,只为了节省她死后家人为她抬棺材的钱,因为亲戚家离祖坟更近!

  

  好吧,如果你接下来万幸没有失业,但碰上了降薪,我可以贡献一个苏轼发明的过“紧日子”的办法——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之后在朋友的帮忙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经济: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一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看来,苏轼写起诗来属于豪放派,但过起日子来属于不折不扣的婉约派,不,节约派。

  节俭与积蓄,是深入到中国人骨髓中的一种文化基因,从历史上看,正是它,成为中国人抵抗经济危机的一条护城河。

  

  但现在情况变了。

  如那个跳楼幸而大难不死的90后硕士的悲鸣,“看了一下我的存款,和要还的信用卡还款,我承认,我是穷疯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负债一族,习惯于超前消费,一旦收入出现变数乃至就业不保,立刻就会陷入困境,并引发连锁反应。

  总体而言,这一代人所能享受的物质条件,比他们的上辈要好得多。他们的字典里从不曾有“饥饿”两个字,那是他们眼里的遥远的传说。但是,历史是一条会拐弯的河流,倘若某种岁月静好被打破,就业匮乏、物质短缺的时代再度来临,在精致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是否能像他们经历过粗砺生活打磨的父辈祖辈一样,具备应对这种冲击的能力?

 

相关专题:新冠肺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14:5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