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上海方舱老奶奶得知还是阳性不停喝水:想努力转阴

京港台:2022-4-30 20:25| 来源:国际金融报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上海方舱老奶奶得知还是阳性不停喝水:想努力转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本报记者罗葛妹病情已有缓解,今日核酸检测阴性,离出舱不远啦~

  以下是她的第四篇方舱日记,她分享了恢复健康的“秘诀”: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

  今天,我们寝室4人的症状都有所好转,大多只是轻微咳嗽,但仍在坚持吃中药和适量感冒药。

  好消息也如期而来,我们4人中已有3人转阴。

  医疗领队浦南医院工会主席周怡告诉我,自从4月14日启动出舱以来,4月17日出舱人数达到最高峰,那一天出舱2100余人,目前基本保持平均每天出舱400人左右。在舱人数从最高峰8000人左右,降到目前稳定在3000人左右,实现了“床等人”。

  期待明天继续阴

  寝室4人三转阴。看到核酸检测的阴性结果后,临窗的大姐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家人:“明天再阴,就可以回家啦!”

  只有我隔壁床的奶奶情绪有些低落,她一遍遍问:“我的核酸结果出来了吗?”得到的回复是:“一直是‘检测中’,说明还是阳。”于是,她一杯又一杯,不停喝水,想努力赶上我们的步伐。

  她让我帮忙把我们的楼栋、单元和宿舍号写在一张硬纸盒上。接过纸条,奶奶小心翼翼将其放进床头的小塑料袋里。

  “等明后天你们都出去了,就没人帮我登记核酸信息,我不识字、不会讲普通话,咋办?”奶奶操着一口老重庆话,眉头紧锁,满脸担忧。

  “奶奶不急,我们都还在呢,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即使我们走了,还有楼长帮忙,其他小姑娘、小伙子也都可以的,您放宽心!”“回家也是关屋里,这里有吃有喝,还能下楼散步,也挺好……”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奶奶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享受专家会诊

  从宿舍右侧窗外望去,空地上集装箱方舱整齐排列。集装箱内部长啥样?

  今天,终于等来了一探究竟的机会。我跟随着管楼倪医生去到集装箱方舱,帮一位骨折病人拆钢钉。

  

  资料图

  每个集装箱方舱分两层,大概能住200人,大多三人住一间,搭配独立卫生间和空调,不比我们的宿舍楼差。特殊的患者则会被安排住进独立单间,比如因骨折杵着拐杖的满师傅。

  听倪医生说,满师傅入住方舱后,他们请浦南医院重症监护室徐明华医生专门来给满师傅会诊,还一起商量制订了拆钢钉方案。昨晚,浦南医院骨科滕跃医生特意驱车40公里把拆钉器送到方舱,正好这会过来处理。

  

  资料图

  大约9点,从满师傅房间出来时,舱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大白”和患者,看来这里每天的固定锻炼项目八段锦快开始了。楼长在微信群里通知说,明天上午九点多,浦南医院中医科舒适博士会到我们11号楼来带领大家做八段锦,内心很期待。

  除了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外,饮食对患者来说也很重要。方舱内不断改善一日三餐,注重午餐和晚餐的蛋白质摄入量,还会配发苹果、香梨等水果,增加我们的维生素摄入量。

  倪医生告诉我,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刚来这里时,很多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慌,但这都是正常反应。他介绍说,可以通过写日记、与好朋友聊天、倾诉等方式抒发,或者通过听音乐、看书、看电影、做运动等方式缓解。“当然也可以把内心的小郁闷告诉我们医务人员,我们会给与大家贴心的疏导与鼓励”。

  责任编辑:陈偲 毕丹丹

  相关报道

  方舱日记(5)| 闯关成功,我出舱了!

  在连续两天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本报记者罗葛妹今日顺利“出舱”,方舱日记也要和大家道别了。祝愿她的家人也早日恢复健康,全家尽快团聚!祝愿我们所有人,在这个春天闯过难关!

  4月29日早晨8点,我拿到了南汇方舱医院发出的“解除隔离医学证明”,也给我的方舱生活画上了圆满句号。

  

  资料图

  “大巴车将在8点半左右到达2号楼下,出舱的室友请尽快收拾好行李。顺便把床褥打包好,装进黄色医废袋,离开时丢到垃圾桶。”楼长在各宿舍间奔走相告。

  此时,带着2岁小宝的外公给我发来消息:“我们已经在排队等大巴了!外面风大,记得多穿些衣服。”看得出,老爷子归心似箭还不忘关心病友冷暖。

  不到十分钟,2号楼前的出舱队伍已近400人,弯弯曲曲排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还热切地和前后队友攀谈起来。

  

  现场图

  “大家提前把解除隔离证明的下联撕下来,上车前交给我们。”大白一遍遍讲解,直到所有人都听清,还一边喊着,“大家都往里走些,有接驳车过来。”只见两辆接驳车载着老人小孩,快速穿过队伍,直奔大巴车。

  排队空隙,我看了一眼健康码,熟悉的绿色又回来了。

  

  绿码

  第一辆大巴车来了,老人小孩第一批上车。我在10点40分上车,11点半到达中转站源深体育中心。

  

  上车前要先做好消杀。

  

  排队上车,准备向源深体育中心出发。

  

  再见了,南汇方舱。

  

  到达源深体育中心,等待街道来接我们的大巴。

  

  再次排队上大巴,去往下一站。

  12点半,“川沙新镇的车到了”,我一路小跑跟着举着“川沙新镇”引导牌的“大白”,街道派车接我们回家了,我的心顿时安定下来。

  

  

  

  车窗外,上海分外宁静

  下午两点,街道车辆把我们拉到康复人员接转点。下车填写好转运名单后,“大白”根据各自居住地分批次安排我们上了不同的车辆。每辆车上都贴着“欢迎回家”几个鲜艳的大字,车里面的我们虽互不相识,但满脸挂着善意的、温暖的笑容,给闯关成功的自己,也给并肩抗疫的“战友”。

  

  下午三点,天空开始放晴,我推着行李站在小区门口,拿出手机拍下此时的小区,感慨万千。转眼出小区已经6天时间,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

  

  “欢迎回来!”保安大哥看了一眼我的隔离证明,笑着表示欢迎。这一刻,我真切感觉到,我回家了。

  抬头发现,道路两旁已满眼翠绿,叫不出名的黄色小花格外亮丽。小区内亦如平日安静,行李的滑轮声音“吱吱”作响,仿佛在向邻居们宣告,“我回来了”。

  开门进屋,消杀,洗澡、换床褥、大扫除……再给自己煮上一大碗面条,拍照发给还在隔离中的家人们。“我在家等你们回来哦!”

  

  资料图

  根据要求,我在离开方舱医院后还需在家健康监测6天,且6天内无须进行新冠病毒相关检查,直到第7天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5天的方舱生活,在我的生命中也许只是一段插曲,但永远难忘。我相信,上海一定能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恢复往日的风采。

相关专题:上海疫情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8 07: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