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百亿核酸产业大跃进: 暴富之后,没有未来

京港台:2022-5-21 23:03| 来源:八点健闻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百亿核酸产业大跃进: 暴富之后,没有未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新冠两年间,伴随疫情而来的巨额的订单、泼天的富贵,各种实打实的造富神话接连上演,将核酸检测这个单一检测项目的营收从不到十个亿直接带到数百亿,相关从业人数则达到了十几万……

  尤其是5月以来,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在大城市要建立步行15分钟的核酸采样圈,为中国即将进入的常态化核酸时代勾勒了形象,也勾勒出了即将到来的巨大的核酸检测订单。

  然而,一年数百亿市场的美好未来背后,是这个三四千种检测项目中曾经高冷的小品种,变成了标准件,也变成了白菜价。公立医院从大规模检测中逐步抽身,社会采样队伍异军突起,但后方的大型检测机构、投资者却已不再留恋。

  “现在掉头已经晚了”,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后年,相关企业将经历一段“磨难期”,因为所有传统核酸检测项目加起来也无法装满已被撑大的口袋,没有人能回答,买下的设备,扩建的厂房,应急招聘和培训的员工,该作何处置?

  一个注定的结局和一个几乎可以预见的窗口期,仿佛又给予了这个在不确定中魔幻般长出的产业一定的确定性。既然已注定回到幕后,面对行业现实,“没有氛围”,政策、人才和资金仍有缺口,这个习惯于靠销售模式打天下的产业又将去向何方?

  十年不开张的小众赛道

  新冠之前,在拥有三四千项检验项目、号称千亿蓝海的体外诊断市场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新冠核酸检测所在的病原体核酸检测都不像是有市场前景的业务。

  一方面,像新冠核酸检测这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机体及外来病原体的核酸物质或其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的分子诊断技术,还未成为检验主流。实际检测产业中,项目占超九成的生化、免疫诊断、血检才是最重要的细分市场。

  另一方面,即使在分子诊断中,在后来的基因检测热潮中,明星业务也是新一代技术与百亿产前诊断和肿瘤基因检测新市场,而非病原体核酸诊断。在新冠之前,与病原体有关的核酸诊断项目,几乎看不到“形成规模”的可能。

  2019年,据第一创业证券预测,国内分子诊断市场的整体规模约66亿,pcr市场约占一半,而这其中,包括仪器在内,与病原体有关的核酸诊断市场不过10亿的规模,以HBV(乙肝)、HCV(丙肝)、HPV(人乳头瘤病毒)、呼吸道病毒检测为主。

  而在新冠核酸检测中,用于进行病毒核酸扩增的PCR技术是一种成熟于上世纪末的检测技术。长期以来,PCR检测是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基因检测公司的必备项目,但由于需求量小,“提取扩增核酸”在实验室中是一种相对高冷的业务,需要有一定年限的实验员才能接触到核酸操作,因为“对专业背景要求也比较高”。

  彼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ICL)的生存空间在二级及以下基层医院和民营医院中,在特检专业化中。检验科作为医院的一大收入来源,在取消药品加成、两票制等改革背景中显得尤为可贵,三甲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力对检验业务进行外包的意愿不高。从欧美学来的三方检验模式植入国内出现了水土不服,疫情之前,普检项目已是红海。

  2017年,我国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已达689家,区域病理诊断中心185家,但ICL整体渗透率仅为约5%,而海外成熟市场的渗透率均超40%。

  “规模经济”是ICL的最基本逻辑。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希望能将小医院没钱做、三甲医院做不精的检验项目统一起来,要把物流体系统一规范起来,利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因此,跑马圈地对ICL尤为重要。

  2018年,迪安诊断、金域检测、艾迪康、达安基因四家龙头企业就占据了70%的市场。激烈的竞争让一些小型检验机构濒临淘汰。

  在疫情之前,体外诊断行业的种种尴尬已经显现,靠销售模式打天下的上游设备和仪器面临着国产化的难题,“国产设备故障率高,试剂能用但不稳定,今天一个值明天一个值”,“一些销售出身的老板本身就不重视技术研发,员工激励做得不到位”。

  而在这种种未解决的困境都在突如其来的新冠检测大潮中被稀释了,只有这项成熟度极高但曾经因为应用规模小、“价格降不下来”、“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度高”且投产比低的边缘项目被无限放大,并成为了近两年百亿新冠检测市场的起点。

  开张吃十年:挣到了过去10年、20年都赚不到的钱

  4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完成约1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这意味着平均每个中国人做过8.02次核酸检测。

  百亿次检测的背后,我国核酸检测能力从2020年3月的126万管/天,增长到今年5月的5700万管/天——两年来,中国几乎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产业。

  尽管在近期集采和调价的压价声中出现了利润变薄的声音,但多位从业者告诉八点健闻,这只是“赚多与赚少的差别”,与之相对应的,是检测量的提升,绝不代表没钱可赚。

  而在此之前的两年间,“企业可能挣到了过去10年、20年都赚不到的钱”。

  金域医学在2021年年度报告中写道,“近两年来,由于新冠疫情暴发,作为病毒感染检测的标准方式,核酸检测需求大幅增加,部分‘僵尸型’第三方医检企业被激活,也让区域性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快速发展”。

  在疫情之前,这部分“僵尸企业”,没有业务量,房租、人力、机器是纯投入成本,“以前一次PCR要80-150元,那时并非暴利,因为量比较少,设备100万左右一套,装修100万,人员上最起码配备2-4人。整体投入巨大,但如果一周做不了几十份检测,那就是在亏钱”,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八点健闻。

  以“亿”为单位的新冠核酸检测,塑造了整个产业链。2020年,率先通过核酸试剂审批的华大基因、圣湘生物、达安生物、东方生物全年营收增长在199%-1203%不等。

  两年间,ICL企业增加了200多家,融资事件屡见不鲜。5月18日,靠疫情扭亏为盈的云康集团于港股上市,其招股书中写道,2020年和2021年COVID-19检测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3.6%和56.8%,两年间核酸检测收入约为15.3亿。

  2020年8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全国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各级疾控机构以及县域内至少1家县级医院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两年后,中国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一家县级医院,可能做不了无创DNA产检,但大概率可以做核酸检测。

  公立医院之外,截至3月底,全国建设了100家公共检测实验室、780家城市检测基地,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超过820家。

  早期完成投入的头部公司已进入躺赚模式,机器越转越快,人员越用越少,“核酸检测交由专班运营即可”,成本越来越低。

  两年间,像口罩一样,检测企业经历了一波出海游,“去年海外疫情暴发时,出现了巨大应急需求,此时,国内产链业影响不大,就打了个时间差”。就连经销商也赚了个盆满钵满,一位经销商感叹,“看别人做新冠出口,之前一年20多万,这几年动不动就80万”。

  后常态化核酸时代,巨大的产能谁来接盘?

  3年间,籍这个小品种之力,整个行业迅速走完了其他行业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周期,大部分企业尝到了成长的甜头,然而,这个天量的单一需求会给这个依靠技术驱动的产业带来什么?

  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盈利需要规模效应来压缩成本,但多数从业者却不得不承认,因为提取、录入等环节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巨量的核酸检测工作几乎变成了一个人力密集型的“苦力活”。

  一位相关的从业者向八点健闻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这只是一次性的单个业务的猛增,却不是实验室长远能力建设的积累,实验室并不会因为做了新冠核酸检测的工作,能力水平得到什么样的提升的。”

  先入的、后来的都冲进来挣了一波热钱,但核酸试剂组分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实验室建设是复制能力的提升;海外市场应急审批关闭后,该进不去的依旧进不去;技术人才、研发能力仍然是稀缺品。新冠大潮过后,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前述从业者进一步分析:“检测量增加,操作人员要增加,机器也要被占用。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很难再靠规模的增加,把边际的成本进一步降下来,规模经济几乎变成了一种规模不经济。而这种规模不经济的另一面则是:一旦未来不需要做如此频繁的新冠核酸检测了,这些设备和人员马上变成闲置。于是,等到常态化核酸的阶段结束,这些积累下来的庞大产能,几乎很难找到相应规模的替代业务。”

  在整个上海,疫情期间的日核酸检测能力从100多万管增加到了850多万管,“几乎每一家都在想办法扩产能”,上海某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创始人向八点健闻介绍。在那家公司,为了完成疫情的核酸检测,把PCR仪从20几台扩张到了近300台,单仪器设备方面的投入就达数千万,而(大规模核酸的需求结束之后),“你很难想到什么别的业务能够用到这么多台仪器”。

  从一定意义上,核酸检测产业所面临的退出路径问题,曾经是同为新冠概念产业的疫苗产业思考过的问题。2020年时,疫苗产业曾经担心,如果新冠结束了,这些新冠疫苗生产线会不会被闲置?然而后来却发现,疫苗注定会成为一个需要每年持续接种的品类,而核酸检测产业,却不一定有这种幸运。

  不管是为扩张的产能找一个出路,还是为实验室进一步发展寻找更好的着力点,目前看来,留给这个行业的时间窗口也许并不长。有流行病学专家告诉八点健闻:考虑到要退出严格的物理隔离政策,需要高效的疫苗和疫苗接种率达到相当的程度,而要达成这些目标,1到2年也许是个合理的时间,而这,正是留给三方实验室们找到出路的时间。

  迅速膨胀的巨量市场、几乎确定的结局和可以预见的窗口期,又给予了这个在不确定中魔幻般长出的产业一定的确定性。那就是,裹挟其中的人们几乎都知道,这样的市场不可持续。据悉,相关领域的投资人们目前已“都投下一个热点去了”。

  对于身在其中的企业,关注产业动态,在疫情期间快速推出上海疫测达平台的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数字健康事业部张宇鸣总经理介绍,“进入比较早的公司,可能成本已经收回了,面临的问题只是将来如何消化本次扩张的产能”,而头部企业疫情前技术能力强已经在其他各赛道也充分布局,他们时刻关注需求退潮后的业务切换出路。

  一位某国内Top3ICL机构的从业者向八点健闻透露:“新冠检测方面继续维持之外,他们的重心早已转移到了以分子诊断为核心的特检类项目”,后者有更高的技术要求、更高的利润,以及广阔的增长空间。

  这位从业者认为:随着新冠检测价格逐步下调,行业内规模小、技术单一的小型第三方医检机构开始逐渐抛售,行业有望出现一轮洗牌,而后进一步趋向集中化,这也是国际上ICL产业的发展趋势。

  提升产业的集中度,为提升渗透率打下基础,几乎是订单量暴涨的疫情时期为这个产业留下的最好的“遗产”了。

  然而,这些遗产的背后,巨量的市场,却并没有在这个领域完成真正的人才和技术积累。

  疫情之前的体外诊断领域“整体氛围并没有起来”,一位行业投资人举了创新药的例子,“创新药是因为人才回国和投资热潮,带动了整个行业”,但在体外诊断领域,“疫情只是让相关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但大多企业还缺乏很好的员工激励机制,人员待遇和更多的优秀人才流入的仍是难题”。

  一场新冠疫情为这个产业送来了泼天的富贵,但这个故事的主角,那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核酸检测产业,却几乎不可能经此一役便开始雄霸舞台中央。于是,结局只能是一场后劲乏力的昙花一现和一地鸡毛。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11 09: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