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党媒宣传复工复产却泄漏了实情

京港台:2022-5-31 23:00| 来源:钟原 | 我来说几句


党媒宣传复工复产却泄漏了实情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钟原评论分析文章:中共政治局会议不提“清零”防疫政策,中共党媒也不再大力宣传,近日转而连篇报道上海复工复产,释放某种利好消息,显示“清零”政策可能有了松动,不料却泄漏了不少实情。

  

  2022年5月30日,上海静安区一个封闭社区的入口处。

  上海的真实复工进度

  按照中共的说法,上海早就解封了,也一直在推动复工复产。5月29日,新华社报道,《上海发布重振经济50条措施 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

  中共一再宣称鼓励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新华社的报道却泄漏了真相,原来复工复产一直需要审批,即便企业想尽早复工复产,若得不到中共官员的批准,照样开不了工;这样的审批限制,到6月1日才声称取消。外资、合资企业们苦等了两个多月,6月1日后是否真的不再受到限制,估计谁都没谱。

  5月29日,新华社还报道,《上海靶向发力重振经济》。 报道称,“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2021年经济总量达到4.32万亿元”;“疫情给上海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冲击”;“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一大挑战是人员到岗和产能恢复情况不理想,有的企业达产率还不到50%”。

  报道还引用一家在上海拥有四个工厂的跨国企业高管的话说,“不少员工在小区里出不来,部分零部件供应没有完全恢复”;“还有一个计划年内投入生产的新建项目,现在仍然没有恢复施工”。

  这表明,上海大量居民小区仍在封闭之中,即便已经被批准复工复产的企业,实际也没法全面恢复;因封闭导致的物流中断并未真正缓解,缺工的同时还缺料。即使6月1日后,企业复工复产的审批制度真被取消了,若还有居民小区继续被封闭,全面复工复产就仍然是空话。供应链的恢复恐怕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上海“2021年经济总量达到4.32万亿元”假如是真实的数据,那么2022年至今,上海经济应该停摆了近3个月,一年的1/4就没了。4.32万亿元的1/4应该是1.08万亿元。看来,上海“清零”防疫导致经济损失上万亿元的说法是有依据的,这还不包括反复的核酸检测、建立封闭隔离设施和配送物资等的花费。

  2021年,中共号称全国GDP超过114万亿元,一个上海就损失了上万亿元,相当于全国GDP损失了近1%;那么其它各地相继被封闭,物流被人为中断,最终会损失百分之多少的GDP呢?

  报道还称,“2021年,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8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1.8万亿元的1/4应该是4500亿元,相关的服务行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不知有多少还能维持下去。报道称“要鼓励大众消费,让更多小店恢复烟火气”;“时间就是金钱,要早落实、快落实”;“要改变考核导向,把基层的理念扭转过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大家把主要精力逐渐放到经济发展上来”。

  看来,大多数基层官员的思维仍然关注在“清零”防疫上,复工复产难度颇大。中共现在又想起了促进消费,那么各类民生服务是否恢复了呢?

  金融服务的另类恢复

  5月29日,新华社报道,《避风险、纾困难、接动力——金融机构助力恢复和重振上海经济》。 报道称,“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复工复产‘白名单’的金融机构,上海银行总行办公大楼恢复使用,迎来了首批返岗人员。5月25日晚,上海银行的11名员工走进一度封闭的总行大楼”。

  上海的银行服务5月25日开始恢复,最先回到岗位的上海银行11名员工怎么上班呢?报道称,“上海银行安排专车对返岗员工实行从居住地到办公地的‘点对点’闭环接送”。

  这11人恐怕从未享受过专车接送上下班,全上海的上班族应该都期待有这样的待遇,但显然不可能;就是全上海的银行员工,应该也不可能都专车接送。

  这11人还有其它的待遇,“进入大楼前,需使用‘数字哨兵’核验身份信息及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当场检测抗原阴性;进入大楼后,需完成静默观察才能重返工位”。

  报道没有解释什么是“静默观察”;随后又称,“经过7天相对静默后,第二批进驻员工已与第一批值守的同事顺利‘会师’”。这听起来更像是另类的隔离,只是从小区换到了办公楼。

  报道中的图片也相当滑稽,银行员工坐在办公桌前,竟然如同“大白”一样全副武装,从头到脚的防护严严实实,若没有文字说明,更像是医院或核酸检测点。估计银行上下都怕得要命,员工怕被感染、被隔离,官员怕担责任、怕被处分,但又不得不配合演戏。人们不禁要问,当下的上海,什么样的人能有特权,被允许进入银行大楼办理有关业务。

  报道称,“疫情的‘倒春寒’让许多小微企业主措手不及,在上海经营着一家百货店的陈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因疫情管控要求,店铺暂停营业,可房租、水电、人工成本仍需支付,陈女士向中海信托申请延后归还最近一期的利息……”

  贷款利息或许能延后,但本息始终要还;没有营业收入,房租、水电、人工成本却还得掏,店主还需要再贷款吗?还能再贷款吗?

  多少商场开业了?

  5月29日,新华社报道,《上海战疫看点丨商场开了! 奶茶来了!熟悉的上海正在回归》。报道的正文只有一句话,附带发布了一个视频, 显示某购物中心内的几家餐厅开业了,但购物中心的大厅几乎空无一人。

  从几个餐厅的运作看,似乎更多准备的是外卖,现场的顾客寥寥,不知是否是提前安排的群众演员,而且没有顾客正在堂食的画面。周围的居民小区,不知有多少人知道附近的购物中心开放了,也不知什么样的人能被允许前往这几家餐厅。

  视频中还称,“不少购物中心也在积极筹备线下开业”。由此可见,视频中的这家购物中心拿到了优先开放的审批手续。6月1日后,上海是否真会取消各类审批手续,商场和各类店面是否真能全面开业,应该很快就会有答案。

  “清零”防疫是否还继续

  5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上海发布经济恢复重振行动方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50条政策措施直达市场主体》。报道称,“上海市将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

  上海市官员政治敏锐度仍然够高。5月25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没有再提“清零”,上海也不再提,但仍然遵循了4月29日政治局会议的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不过报道也称,“上海提出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不合理限制,自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制”。

  党媒公开批评“清零”措施“不合理”,不知是否算一种风向的变化。报道称企业面临“复工复产复市不合理限制”,但自6月1日起取消的只是“复工复产白名单制”,似乎没有包括“复市”审批限制。

  6月1日,新华社报道,《上海6月1日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报道称,“除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外,各区、各街镇及各居村委、业委会、物业公司等,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居住本社区的居村民出入”。

  这句话似乎给上海人带来了希望,不过这却是一句废话。如果不属于“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当然就是不封闭的小区,自然没有任何理由限制居民出入;但他们在6月1日之前,还一直被无理地封闭在小区内;当然所有小区被封闭都没有法律依据,仅凭中共官员一句话。

  报道也称,“除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外,私家车和单位用车正常出行”。

  这又是一句废话,不封闭的小区,车辆当然应该自由出入。问题在于,“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的决定权始终在中共官员手中,随时可能变化;目前还在“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的居民和车辆,也仍然处于被封闭状态,照样不能解封。

  报道还称,“对驾驶机动车出入市域道口的,按现有规定执行”;但没有解释什么是“现有规定”,中共官员仍然随时拥有解释权。

  5月25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没有再提“清零”,上海市立刻有所动作。至少在表面上,极端的“清零”防疫措施开始出现了松动的迹象,中共瞎折腾了两个多月后,疫情已经开始按照规律自然回落,再折腾也没有了理由。“清零”的某些松动并非因为老百姓吃了多少苦,经济遭受了多大损失,更可能是中共内部政治斗争的结果。围绕“清零”的政治风波应该没有结束,下一个漩涡的中心是否会转到北京呢?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4 04:4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