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多家药企“囤猴”:1只猴子16万元,4年涨10倍

京港台:2022-6-10 10:49| 来源:红星新闻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多家药企“囤猴”:1只猴子16万元,4年涨10倍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医药研发企业正在大举收购实验猴。

  6 月 6 日,昭衍新药(603127.SH;06127.HK)公告英茂生物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 万只实验猴也将逐渐划归至昭衍新药名下。

  红星资本局发现,像昭衍新药这样大量 " 囤猴 " 的 CRO 企业还有很多。供不应求,也使得实验猴的身价水涨船高。

  以使用量最大的食蟹猴为例:此前单价不到 7000 元,目前已暴涨至 16 万元,价格飙升逾 20 倍。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实验猴存量仅有约 3 万只,市场上 " 有价无猴 " 的呼声越来越大。

  

  网络图片

  " 猴荒 " 背后,一方面是新冠背景下医药企业研发需求扩大,政府投入也在加大;另一方面,在供应端,猴子需要近 4 年才能用于实验,且一只实验猴通常仅用于一种疾病研究。

  实验猴价格4 年飙涨 10 倍

  业内人士:一只 16 万元

  今年 4 月,昭衍新药披露收购云南英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英茂生物 ")和广西玮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玮美生物 ")100% 股权,收购总额超 18 亿元。

  公告显示,英茂生物与玮美生物的委估资产账面价值增值率分别高达 1075.36% 和 553.12%,昭衍新药高溢价收购已成板上钉钉的事实。对此,昭衍新药称," 主要系近几年医药研发机构创新药物研发投入不断增大,实验模型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市场供给不足,致使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从而造成较大评估增值。"

  公开资料显示,两家公司为实验动物供应商,其供应的实验动物就包括医药研发过程中所需的食蟹猴和恒河猴。

  消息一出,因市场供应不足,CRO 企业疯狂 " 囤猴 "、猴子价格高企的现象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昭衍新药曾在招股书中提到,食蟹猴在 2014 年的单价为 6567 元 / 只,此后食蟹猴价格持续上涨。红星资本局检索相关机构官网的公开招标和采购项目发现,最近几年猴价上涨迅猛:

  2018 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购实验用食蟹猴共 600 只,给出的预算金额为 840 万元,每只食蟹猴的平均预算金额为 1.4 万元;

  2019 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购实验用食蟹猴共 400 只,而预算金额则涨到了 1200 万元,仅一年时间,每只食蟹猴的平均预算金额涨至 3 万元;

  到了 2022 年 3 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购实验用食蟹猴共 40 只,预算金额高达 530 万,单价飞涨至 13.25 万元。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据其了解,有食蟹猴的单价甚至达到了 16 万元。

  最接近于人,实验效果更好

  

  网络图片

  龙头药企 " 囤 " 实验猴

  事实上,不只是昭衍新药,像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康龙化成(300759.SZ;03759.HK)这样的龙头企业早已意识到囤积实验用猴的重要性。

  2020 年,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收购广东春盛猴场,收获两万余只食蟹猴;2021 年,康龙化成接连收购新日本(专题)科学旗下肇庆创药 50.01% 控股权、康瑞泰 ( 湛江 ) 生物 100% 股权,拿下一万余只实验猴。

  迫于涨价太快、供应过少,药企直接收购猴场以求自给自足,已经成为近年来维持研发的一大路径。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与老鼠、兔子相比,猴子最接近于人,也是用于实验最为理想的动物,得出的效果也更好。" 用猴子做实验,一个是社会影响力,一个是重要性。"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所教授杨占秋告诉红星资本局,类似于传染性比较强、危害比较大的疾病就需要用到猴子,这也是近来新冠爆发后对食蟹猴需求高涨的原因之一。

  对此,有肿瘤方向的主治医师向红星资本局介绍," 猴子与人的免疫系统最为相似,因此实验用猴主要是涉及到激发免疫系统的疾病。以肿瘤为例,目前治疗肿瘤最快的方法就是免疫治疗,就需要跟人体的免疫系统最相近的动物猴子来实验,药监部门在评审临床前实验结果时也是要看(实验用猴)相关数据的。"

  这也意味着,除了生理机制最接近带来的需求,药监部门的评审要求也推动了 CRO 企业对实验用猴需求的增长。

  

  网络图片

  为何出现猴荒?

  种猴数量有限,生长需要 4 年

  杨占秋以其实验经历向红星资本局介绍,我国饲养食蟹猴的场家并不多,加之实验用猴需要保证其年龄、体重以及体内病原体等达到一定标准,食蟹猴也就比较 " 金贵 "。

  " 跟小鼠不同,购买了实验用猴,还需要有专门的饲养环境 ",杨占秋说。

  此外,食蟹猴等实验用猴从繁育到能出栏用于实验,时间长达近 4 年,这进一步加剧了 " 猴荒 " 的现象。

  从政府需求、专家解答、企业披露上来看,一般来说,能用于实验的猴子年龄需达到 3-4 岁,加上种猴孕育半年左右的时间,一只实验用猴从繁育到出栏,其生长周期大概需要 4 年时间,远高于小鼠、兔子等其他的实验用动物。

  创新药医学顾问曹博还向红星资本局补充道,种猴数量有限,有些区域还有具体的管控要求,加之种猴在生育后需要产后恢复,也是食蟹猴等实验用猴供不应求的原因。

  据中国 | 新闻周刊 2021 年 4 月的相关报道,中国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秘书长张玉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前全国两种主要实验猴存栏 24 万余只,除幼猴、种猴外,实际商品猴存栏约 10 万只,如果再去除被海外预订、包销的,年龄太小的或 " 更年期 " 猴,国内存量仅有约 3 万只。6 月 8 日,红星资本局联系到张玉超,但其表示目前涉及实验用猴的话题均不接受采访。

  实验用猴曾经供过于求

  " 紧俏 " 何时缓解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在实验用猴进入实验后,寿命仅有数月。

  " 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猴子比较活跃,不太好管理,实验完成后就需要对猴子安乐死,然后火化。" 杨占秋告诉红星资本局。

  而实验用猴从购买后进入实验到安乐死,这一期间仅数月。" 有些(实验)可能会长一点,比如做艾滋病观察的时间要长一点,新冠(实验研究)的话一般就只有几个月,不会观察很长时间的。"

  此外,红星资本局还了解到,一般来说,一只实验用猴仅在一种疾病研究中使用。换句话说,实验用猴大多是作为 " 一次性用品 " 来使用的。

  实验用猴的不可重复性进一步加高临床前实验成本和需求量。

  但事实上,此前实验用猴并非如此紧缺。据第一财经报道,国内实验用猴市场一度供过于求,每年光是出口的猴子就达到 3 万只。

  2020 年 1 月,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要求 " 各地饲养野生动物场所实施隔离,严禁野生动物对外扩散和转运贩卖 "。中国实验猴进出口业务就此暂停。

  而公开资料显示,用于实验最多的猴子食蟹猴并非本土物种,主要从东南亚引进。目前,国内的实验用猴主要从本土猴场中获取,因此也有市场分析称,随着疫情影响的进一步降低,国内实验用猴供不应求的情况或能得到缓解。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0 20: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