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香港特首上任十余天就大动作频频 背后什么信号?

京港台:2022-7-14 09:16| 来源:智谷趋势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香港特首上任十余天就大动作频频 背后什么信号?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香港最新动态!

  7月1日,第六任香港(专题)特首李家超宣誓就职。

  新官上任三把火。短短十几天,新一届特区政府就搞了不少大动作,亮明了重新出发的决心。

  在上周末举行的财新峰会上,李家超鲜明指出,新一届特区政府施政方针之一,就是全面提升香港竞争力。

  “我们将继续发挥香港自由开放、联通世界的优势,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下一个25年,如何背靠祖国,同时连系世界,将是摆在东方之珠面前,最首要的命题。

  

  新一届特区政府最大的动作,是防疫工作上的变化。

  李先生和他的同事们,迈出了更大的步子。

  先是成功增加了深圳健康驿站的每日名额,然后宣布暂缓航班熔断机制,还在酝酿使用内地的“健康码”制度,实名制加上电子手环进行跟踪监测,接下来还有可能将落地的7天酒店隔离政策改成居家隔离……

  动作频频,雷厉风行,态度相当积极和务实。

  7月4日,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经与深圳方面的沟通,每天健康驿站名额由原来的1300个增至2000个。

  健康驿站其实就是为经深圳湾口岸入境的人员提供隔离的酒店房间,但从网站预约排队人数可见,每天早上10点开放预约,就有超过20000人上线轮候,远远超过了原有的1300个名额。

  尤其随着内地对入境隔离人员入住隔离酒店的时间已由14天减至7天,对隔离酒店房间的需求自然会更大。

  7月7日,特区政府宣布暂缓航班熔断机制,被视为放松国际旅行限制的重要转折点。

  民航局也在12日表示,考虑到海外留学生(专题)回国等往来需求,将逐步增加国际航班的数量。

  此前香港执行的航班熔断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在一架抵达香港的民航客机上,如果有五名或全机乘客总数5%的乘客确诊新冠,那么相关航空公司从同一地点抵港的航线将被熔断,五天内禁止着陆香港。

  毫无疑问,这对阻挡病毒入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李家超认为,防疫要基于科学和数据精准应对,用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果,之所以现在可以暂缓航班熔断机制,就是由于计算成本后,发现与得到的效果不成正比,加上政府一直有维持检疫要求,整体风险可控。

  4月份的时候,香港曾取消了9国禁飞令,但仍然保持熔断机制,20天内熔断了25个航班,吓得外国航空公司对复航香港纷纷望而却步。

  如今政策根据科学和数据进行动态调整,未免不是一个好的迹象。

  卢宠茂说,正在探讨推出“红黄绿”健康码,限制确诊者或有高感染风险人士在社区自由出入,同时升级原有的“安心出行”APP,加入实名制。

  

  健康码又将多了香港这一块拼图,这也许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另外还有一点,因为有可能采取落地居家隔离,为了防止确诊者乱跑,卢宠茂也在记者会上表示,从7月15日起,要求居家隔离者佩戴电子手环,避免他们离开家庭范围。

  实名制+电子手环,将成为香港最严厉的病例跟踪手段。这会不会影响普通市民的生活?

  为了打消人们的顾虑,李家超不得不反复强调:

  “抗疫措施,不得用于非抗疫用途。”

  嗯,这个承诺还是非常重要的,你懂的。

  

  港府能迅速反应并作出决策,“一夫当关”的新任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卢局长有着强大且硬核的医学背景。他是前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也曾在二十年前成功完成全亚洲首例成人活肝移植手术。

  尊重科学,基于客观数据果断作出判断,这种实干型的医学专业精神,跟着他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反倒成了他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有一个细节,

  在宣布暂缓航班熔断机制的同时,卢宠茂也要求增加落地第三天的核酸检测。为什么是第三天?

  在此之前,从外面到达香港的人,只需要在第1和第5天在检疫酒店做核酸检测,再加上第6和第7天的一个快测阴性,就可以从第8日起自行在家隔离7天。

  然而,现在的新变种病毒,一个特点就是集中在第3天开始出现发病。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增加第3天的检测,便可以及时发现病例,降低在检疫酒店内传播的风险。

  另外,前特首林郑月娥做出防疫决策时,非常依赖于她组建的专家顾问团。顾问团包括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时任港大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及临床教授福田敬二、港大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袁国勇以及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

  例如,今年1月,香港爆发第五波疫情。一开始,特区政府并没有马上采取严格的社会管制措施,但林郑月娥曾承认,正是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在1月4日晚给她发了一条信息,成为改变政府态度的关键。

  而如今,这个影响颇深的顾问团,有的飞去了美国退休,还有的一反常态,减少发声。

  因此事实上,最近一连串的防疫调整,卢局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积极务实的态度,并不仅仅表现在防疫政策上。

  我认为,这种态度实际就是新一届特区政府的办事底色。

  例如,在李家超组建的第六届香港特区政府班子共22人中,有7名司局长都是从一些实务性很强的岗位升上来的,有四人留任。

  还有三个人是从资深的行业大拿转身从政,进入政府班子的,包括曾是资深大律师的林定国就任律政司司长、前大湾区航空首席执行官丘应桦来担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以及前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

  从这个班子的搭配就可以明显看出实干和专业精神的剧烈碰撞。个人能力都非常过硬。

  所以,李家超可以充分做到“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干”,不需要事必躬亲,提高决策效率。

  这种专业性所带来的正外部效应,对于专业服务业闻名全球的香港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在航空业复苏方面,7月8日,耗资近1500亿元的香港国际机场第三条跑道投入使用,被视为香港重返航空枢纽的关键一步。

  

  根据其设计,该跑道全面投入服务,将使香港机场的客货运载能力翻一番。

  首架落地新跑道的CX3251航班,是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发的国泰航空波音747-400F货机。

  在金融业复苏方面,李家超承诺将检视上市规则,吸引全球优质的企业到香港上市,丰富投资者的选择。

  7月4日,新一届特区政府的第一个工作日,内地与香港的“ETF互联互通”正式启动交易。这将为北向资金和南向资金增加新的投资标的,进一步将长期配置型资金引入两地市场,也意味着A股国际化进程更进一步,让跨境金融交易更加便利。

  事实上,今年6月份以来,已有约180家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这一数据接近了历史最高水平。

  漫长的“寒潮”过后,香港IPO市场正在重获生机。这对于拥有超过2550家上市公司、市值总额近38万亿港元的港交所来说,绝对是一个如甘霖般的好消息。

  香港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专题)资金池,全球约75%的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都要经香港处理。未来,李家超承诺将推进探索“央行数字货币”(CBDC)零售层面的应用场景和推动跨境支付的“多央行数字货币跨境网络”(mBridge)的搭建。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许会在香港翻开新的篇章。

  在民生经济复苏方面,李家超一上任就组建了全新的“特首政策组”,下设4个研究小组,分别针对精准扶贫、土地供应、城市卫生和公营房屋建设这四大社会问题,还建议每个月在立法会举行“前厅交流会”,由一名司长或副司长,带领5至6名局长,与议员交流沟通。

  其实,李家超自己都曾说过,在施政方面,他将带给市民一个“实干型”政府,要求各司局长在问题萌芽时就主动介入,下场指导,要求司长及副司长要积极跨部门工作,打破各自为政,做到“1+1>2”。

  这跟李家超的警察背景也许有着微妙的联系。

  但“硬汉”李家超也有温暖的一面。

  7月1日清晨,距离庆祝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大会开幕还剩不到5个小时。

  在忙碌的准备工作空余,李家超怀着些许激动,发出了第一条微博:

  “这个早上,我有了新的使命。”

  

  站在升旗台旁边,李家超看到仪仗队的队员们在行进时,脚背绷直向前踢起,整个脚掌用力着地,铿锵有力,耳边传来“是!长官!”的清脆回答。

  媒体报道称,转向中式步操后,迈出的不仅是步伐,更是民族自信和国家情怀,

  “每一步都更靠近祖国,每一步都更有归属感。”

  这是快65岁的李先生的人生新起点,也是香港七百万人所迎来的崭新二十五年的伊始。

  

  但香港想要重返昨日的荣光,仍然有不少的挑战。

  首先,虽然暂缓了航班熔断,方便了留学生和商务人士回港,减少了社会成本,但是也增加了第三天再做一次检测的要求,意味着整体防疫政策并没有真正放松,也没有与内地恢复通关的新消息。

  目前,香港仍然要求旅客在登机飞往香港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且结果呈阴性,并在抵港前预订7天的隔离酒店的房间。

  何况只是“暂缓”,而非“取消”,在政策调整上留下了迂回的空间。

  其次,虽然增加了一条跑道,但香港国际机场如今接待的航班数量只有2019年的30%;今年前五个月,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同比激增84.5%,至54.7万人次,但仍远低于截至2019年5月的五个月3,150万人次的客运量。

  即使在疫情暴发之前,香港的航空业也已面临来自珠三角本地对手的激烈竞争。根据恒生管理学院的一份报告,2011至2015年,平均有70%的香港起飞乘客的目的地与广州、深圳和澳门机场提供的目的地是重叠的。

  最后,虽然6月份去港股上市的公司突然多了起来,但如果看的是今年上半年的数据,香港IPO交易共筹资26.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04.8亿美元锐减91%,仍然是过去二十年间比较差的水平。

  

  要挽回颓势,只能靠一些庞大规模的IPO提振士气。

  

  人们常常拿来跟香港作对比的,除了新加坡,还有上海。

  香港回归时,澳门赌王何鸿燊和长女何超琼打了一个赌,像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要多少年才可以追赶和超越香港呢?

  何超琼觉得,不能说超越,毕竟大家定位不同,但总要给个期限的话,应该是15年。

  赌王则认为,永远不会,过了50年也不能做到。

  今年6月,何超琼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回想道:“其实我们两个都错了,也可以说我们两个都对。为什么?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比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双赢,我们都是赢家。”

  二十五年来,世界对香港的认知始终少不了金融和财富管理。这里就好像一座桥,联系着中国与世界,连接着欧美与亚洲。

  但香港为什么一定只能为别人管理财产呢?这座城市,应当有更大的魄力去做新的产业。

  去年国庆期间,香港推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就是北部都会区。

  香港在北部画了一个大椭圆,土地面积高达300平方公里,占据了全港约三分之一。

  特区政府想把这里打造成国际科创中心,与深圳合作发展科创产业,形成“香港硅谷”,媲美南部维港都会区的国际金融中心,一举扭转香港维持了上百年的南重北轻之格局。

  

  过去,香港最精华的部分都集中在了九龙及以南的地区,北部有大片大片未经开发的农地无人问津。

  但同样是土地,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不用来开发房地产而是用来搞科创,各大房地产商乃至整个香港商界的集体转向是很关键的,

  如果十年前提出这个北部都会区,政府手里没有地,很有可能又是一个空中楼阁。但现在,时代变了,大环境变了,香港豪门的配合度明显上升,土地有了更多来源。

  一座国际大都会,标志不会是鳞次节比的摩天大楼,也不会是琳琅满目的西方商品。为什么同是国际大都会,巴黎不可能像伦敦,东京也绝不会像纽约(专题)?就是因为每座城市的内核是国际化的,但不会丧失掉自身独特的文化气质。

  下一个25年,香港如何背靠祖国,同时连系世界,将是巩固其国际中心城市的关键。

相关专题:香港,林郑月娥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港澳特区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7 01:3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