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澳洲首次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石?真相到底如何

京港台:2022-8-13 05:42| 来源:澳洲财经见闻 | 评论( 12 )  | 我来说几句


澳洲首次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石?真相到底如何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人民币最新消息汇总

  

  一直以来,中国对铁矿石需求非常高,对高质铁矿石资源主要依赖进口。

  2019年,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0.6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80%以上。

  要知道,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也才70%。

  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就是澳洲。

  一直以来,美元为了捍卫自己霸主地位的原因,跟大宗商品的绑定,全球大宗商品,大多数是以美元结算,即使其他货币掺和进来,也会因为便利性问题,无法形成气候。

  最近,一则新闻引发了轰动。

  根据某些媒体称,澳大利亚铁矿石首次用人民币(专题)结算。

  根据这些媒体表示:

  澳洲铁矿石供应商主动以人民币结算拥抱中国市场。

  未来将会导致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的定价能力不断下降,澳洲企业垄断铁矿石价格的现象或终结

  铁矿石的定价权也不断向人民币靠近。

  这是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妥协,被中国成功驯服。

  

  

  那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首次

  某些媒体说这事澳大利亚首批人民币结算铁矿石,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世界第四大铁矿石生产商澳洲的FMG,于2019年4月在中国设立了贸易公司,开始以人民币销售铁矿石。

  力拓从2019年开始,也在港口现货方面采用了人民币结算。

  2020年,澳矿企已经多次就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与中国进行铁矿石交易

  

  2020年4月,必和必拓也完成了人民币为支付结算货币的铁矿石交易,总金额近1亿元。

  目前,力拓已经以人民币结算销售了约150万吨铁矿石。

  大家可以看出,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额是非常小的,大部分,还是用美元进行结算。

  从法理上说,这笔交易被视作中国境内的交易,而不是境外。

  这些小额交易,都是在港口进行的现货交易。

  意思就是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在运进中国港口之后,中国买家拿到手之后才进行结算。

  澳洲丢失议价权?

  所谓人民币结算铁矿石,大部分是通过区块链虚拟货币。

  宝武集团其实一直在搞区块链的,叫做区块链通宝一号。

  

  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多家银行成立一个专项资金托管的一个账户,这个账户里有足够的钱。然后宝武集团发生的所有区块链交易都通过这个账户运转。

  中国买家是在用区块链货币买矿石,而不是人民币买矿石。

  只是把人民币兑换成了区块链货币。

  这是发行了新的区块链货币,只是能与人民币兑换而已。当然也能与美元等兑换。

  这是用公司的行业法币取代国家法币,与其他国家货币兑换,这样公司币取代块块的国家币 。

  最终矿企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币。由所有产业巨头背书。根本绕开国家银行系统。

  最大的赢家,还是澳洲矿商!

  所以,现在多媒体非常不专业,没有了解背后的本质,报道对于澳洲铁矿石人民币结算的问题存有诸多混淆。

  结算?计价?

  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计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人民币结算是铁矿石卖方接受人民币直接作为支付的媒介。

  而人民币计价是以中国市场形成的价格作为结算价格,意味着铁矿石生产商接受了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形成的价格,代表着一定的定价权

  现在很多媒体把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计价搞混淆了,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了解。

  铁矿石人民币计价是境外矿山继长协定价、普氏指数定价模式之后的一个全新定价模式。以美元为结算货币。

  看清楚,还是以美元进行结算货币。

  中国市场价格,可以是参考中国国内的指数机构的港口现货价格,或者以大商所交易的铁矿石合约进行点价结算,也可能是几大钢厂联合体出价,结算也不一定要用人民币。

  港口人民币现货销售这一渠道则并非是网传的使用人民币计价,

  而是在铁矿石到港之前相关货物已经先行用美元计价与国外矿山结算,抵达港口后再进行人民币计价的销售。

  但是,由于人民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结算货币,很难自由流通,所以真正大额的结算还是要靠美元

  最后

  所以,事实其实是实验性地进行几笔人民币结算的超小额业务。

  但是到了某些媒体嘴里,就成了人民币替代美元,让澳大利亚低头,让澳大利亚失去铁矿议价权了。

  人民币要成为全球性的结算货币,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要让大宗商品,澳洲铁矿以人民币计价,人民币要走的路,会更长。

  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最后,澳洲铁矿的议价权,怎么可能是那么容易就失去的?

  怎么可能在某些媒体的嘴里就失去?

 

相关专题:澳大利亚,人民币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20:5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