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想和iMessage打通, 结果谷歌又玩脱了

京港台:2022-8-13 21:38| 来源:PingWest品玩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想和iMessage打通, 结果谷歌又玩脱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大家可能听说过美国有 "iMessage 用户看不起绿色气泡 " 这个梗。由于苹果的封锁,Android 用户没法通过 iMessage 给苹果用户发信息。因此谷歌也一直对苹果颇有微词。

  哪想到,这次谷歌蹬鼻子上脸:作为整个硅谷即时通讯 ( IM ) 战绩最烂的公司,谷歌居然跑到玩的最 6 的苹果面前叫板了……

  这两天谷歌突然发起了一项策划,要求苹果彻底解决短消息的问题。在 Android 官网新开设的一个网页上,谷歌把目前跨移动操作系统用户之间发消息存在的种种问题,直接归咎到了苹果的头上:

  " 不只是聊天气泡的颜色,还有模糊的视频、破碎的群聊、缺少已读回执、没有‘输入中’的指示器,以及无法通过 Wi-Fi 发消息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的原因,是因为苹果拒绝在 Android 和 iPhone 用户互相发短信的时候采用现代的短信标准。"

  

  图片来源:谷歌

  更离谱的是,谷歌居然用了这样一个话题:#GetTheMessage

  这个短语其实是双关,既有让苹果修好短信息功能,使用户正常 " 收到信息 " 的意思,也可以翻译为" 给我听清楚了 " ……

  最近几个月谷歌跟苹果叫板的程度已经越来越激烈了。前段时间嘻哈歌手 Drake 发了一首歌提到气泡颜色歧视梗,谷歌还站出来解释个中原因,就连《死侍》演员 Ryan Reynolds(还有一个身份是运营商 Mint Mobile 老板)也出来凑热闹了:

  

  图源:硅星人

  这唱的到底是哪一出?

  谷歌:RCS 了解一下?

  具体来说,谷歌通过这次营销策划,直接对苹果喊话:你应该支持 RCS!

  (RCS 全称富通讯解决方案,是由行业标准建立组织 GSMA 推出的一个新的通讯协议标准,是一个和 iMessage 差不太多,基于互联网信道而非蜂窝信道的短消息系统,目的是彻底取代 SMS 和彩信这两个落后了几十年的协议。)

  " 苹果把 iPhone 和 Android 之间的文字信息变成 SMS 和 MMS,用的是 90 年代和 00 年代的过视技术。但苹果完全可以采用 RCS ——现代的通讯行业标准。解决这些问题也不会对 iPhone 和 iPhone 之间的信息有任何影响,却可以让所有人的发消息体验都变得更好。"

  

  图片来源:谷歌

  按理说如果真有这么一个靠谱的新协议,大家应该都去支持它不是吗?

  实际并非如此……

  十多年前,苹果看到了 SMS 技术落后的情况,认为 iPhone 用户不应该有这样的体验,所以自己做一个基于互联网信道的短信替代品,也就是 2011 年正式发布的 iMessage。

  它的主要优势包括速度快(不用走运营商号台)、支持多种内容格式、不收钱、已送 / 已读回执功能、可以看到 " 对方正在打字 " 的提示等。由于在美国短信息仍然非常流行,iPhone 的普及使得 iMessage 成为了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年轻群体当中,最主流的 IM 服务。

  谷歌看到了 iMessage 深感落后,于是也做出了很多次尝试,推出过至少 6 款和 iMessage/FaceTime 对标的产品——奈何都非常失败,关的关,停的停,转型的转型……

  

  图片来源:Ron Amadeo/Ars Technica

  兜兜转转了好几年,谷歌才发现原来 GSMA 早就在做 RCS 了,一看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嘛!于是它直接直接强势加盟,甚至自视为联盟 " 老大 "。当然最近几年谷歌疯狂安利 RCS,也确实花了不少钱来做市场营销。

  基本上,你可以把 RCS 理解为 Android 版的 iMessage。根据公开资料,截至 2020 年上半年,全球已经有 59 个国家的 88 家运营商支持了该技术,活跃终端数量在 4 亿台左右,是 iMessage 的估测用户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与此同时,iMessage 美国市场的老大地位仍然无法撼动。由于至今仍然是苹果手机和电脑用户独享的功能,iMessage 消息是高端大气的蓝色气泡;而 Android 用户只能给 iPhone 用户发 SMS,出来的是难看的绿色气泡。

  情况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以至于形成了蓝色和绿色气泡的歧视梗,知名歌手 Drake 新专辑里有一首歌 Text Go Green 专门提到这个……

  

  谷歌坚持认为这些都是苹果的问题,是为了维护手机设备市场份额,为了把用户锁在自己软硬件生态里而故意设置的壁垒。

  这也是为什么谷歌从今年开始又加大了 RCS 的推广力度——甚至已经有点魔怔了:不光要各大运营商支持,这次干脆直接找上自己最大的死对头了。

  谷歌 Android 业务总负责人 Hiroshi Lockheimer 图片来源:Sarah Rice/ 旧金山(专题)纪事报苹果:我可服了你个老六……

  实话说,苹果在短信息不兼容这件事上确实有自己的错误。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巨头,苹果热衷于修建围墙花园已经不是新闻了。

  之前 Epic Games 起诉苹果垄断的案件里也有公开资料指出,苹果拒绝让 iMessage 支持 Android 手机的主要理由,就在于 iMessage 如果失去独家性会间接导致 Android 手机销量上涨,对公司不利。

  谷歌希望跨平台发消息的体验更好,这个出发点是肯定没错。但问题是这次谷歌的 GetTheMessage 营销策划实在太尴尬了:它在 IM 这一科上,已经是全班公认的差生了,却胆敢叫板优等生苹果,而且姿势究极做作……

  首先,谷歌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案 RCS,情况确实是不咋地。

  RCS 的确是通信行业的标准之一,但它怎么都称不上 " 现代 ",和 SMS 相比起来,充其量算是一个没那么古老,而且也花了好多年时间才勉强达到了互联网业界 IM 产品的普遍水平,但还没有完全追上。

  在功能上,公版的 RCS 仍然落后,直到今天仍然不支持端到端加密,而许多主流 IM 应用(包括 iMessage)已经具备这一特性了;在运营商支持上,由于各国的电信市场规则环境不同、运营商缺乏财务激励、部署力度和效果参差不齐等复杂原因,RCS 的终端用户体验一直不怎么样。

  比如在美国,各运营商在各地的基站支持 RCS 的情况非常不稳定,甚至有的连 RCS 最核心的功能都不支持,结果就是 RCS 目前的部署情况乱成一团毛线,用户体验不一致,普及非常不理想。

  

  图片来源:GSMA

  RCS 最核心的功能叫做统一配置 ( Universal Profile ),简单来说就是在全球几十家运营商之间统一互通的用户身份识别。但是统一配置也有一个巨大的硬伤,就是唯一有效识别工具就是手机号。换句话说,你只可以在安装了这一张 SIM 卡的手机上使用 RCS 通讯,别人用 RCS 给你发消息,你只能在手机上收到。

  但是这年头谁还没有两三台设备同时在线呢?iMessage 识别的是电子邮件,在所有登录了同一个 Apple ID 的设备上都可以收发信息。再退一步讲就连微信都支持手机和电脑双客户端登录了,RCS 做不到这一点……

  让一个在技术水平上早就比 RCS 先进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苹果,倒骑驴去支持 RCS:你说谷歌这种做法不是 " 老六 " 是啥?

  其次,谷歌也不是不知道 RCS 的问题。

  而它现在以联盟老大 + 首席推广官自居,其实另有所图:谷歌推广的,和它逼着苹果去接受的,并非公版的 RCS,而是它自己衍生改良的 " 定制版 "。

  刚才提到的 " 公版 " 不具备的功能,谷歌的定制版已经支持了。比如 Pixel 手机的原生短信应用 Messages,已经支持了端到端加密,也用网页扫码登录的方式,勉强实现了多端登录。

  但是现在这个定制版 RCS,也只是谷歌自己为了改善 Android 原生短信使用体验而做的。它并不是 RCS 的行业标准,谷歌没有将其开源,也没有开放 API 给其它对 RCS 感兴趣的第三方开发者。

  谷歌定制版的 RCS 官方页面上并没有提供相关 API 以及使用文档。唯一得到谷歌 " 宠幸 ",可以使用定制版 RCS 相关服务的外部厂商是三星,也是和谷歌在 Android 底层系统开发商合作相当紧密的公司,其他公司就别想了。

  原知名智能穿戴公司 Pebble 创始人兼 CEO,后来去做 IM 创业的 Eric Migicovsky 还透露,谷歌不光没有 API,连开发 API 的 roadmap 都没有:

  " 这违背了设计整个系统的初衷。只有谷歌和三星的原生短信应用支持 RCS。如果我们的产品想要支持他的话,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 RCS 系统,可能要拥有像运营商那样的后端。如果我的理解正确,现在想要开发一个支持 RCS 的第三方聊天应用是不可能的。"

  事实已经非常清晰了:作为一家在 IM 这条赛道上从来只有败绩的公司,谷歌对 RCS 的真正普及自己都不上心,又有什么资格要求胜利者苹果屈尊于你呢?

  

  最后,谷歌对于 RCS 的疯狂安利,到头来还是充满了缺乏逻辑的主张,以及空洞无力的证据。与其说这次 GetTheMessage 策划是为用户撑腰,其实它更像是一次扭捏做作的自我羞耻表演……

  唉,希望谷歌能够悬崖勒马,早点明白过来:老六根本就是你自己啊!

相关专题:Google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5 12: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