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村支书强奸幼女,为何引发二次舆情?

京港台:2022-9-15 05:49| 来源:桃花潭李白 | 评论( 15 )  | 我来说几句


村支书强奸幼女,为何引发二次舆情?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一、

  9月10日,中秋节,举家团圆的日子。

  在江西鹰潭贵溪市天禄镇流桥村,发生一件令人发指的事。一名12岁的女童,在家中遭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某宗强奸。当晚报案后,公安部门介入,刘某宗被羁押。

  性侵幼女,是恶性犯罪事件,但按常理,仅仅是“性侵”和“幼女”,这两个词,还不至于引发公共舆论的狂潮。但这件事,经网友和自媒体爆料后,迅速在11日晚上,就有了大几百万的流量。一度要冲上热点。

  从当地网友爆料、自媒体查证、当地妇联部门等多方信息交叉汇总,这件事有几个令人心里发毛,义愤又不知道能说啥的“点”。

  第一,被害人只有12岁,还是个幼女。而害她的人,本应是提供“社会保护和服务”的村支书。那一屁股大地方的“最高权力者”。按理说,小姑娘独自在家,有困难找村支书。现在好了,不保护还残忍加害。

  第二,父母亲友不在身边,所在的地方实行静默管理。父母为何不在身边?从当地网友和几家自媒体的反馈和查证,事发时,女孩的父母在“医学观察点”隔离。对,不是方舱。但确实不在身边。12岁的女孩被性侵,周遭静默,想想都心肝揪痛。

  第三,12日这件事彻底在网上发酵。但没有一家有正规采访权、有新闻资源、有信息核实渠道的新闻媒体,去核实这些信息和细节。其实,几个信息点,正规媒体想核实,一个电话的事情。但没有。任由发酵。

  第四,13日,网友们等来贵溪市公安局第一份通报。主要讲四点:1、有强奸这事;2、村支书已被逮捕;3、被害人父母从未进过方舱;4、不信谣不传谣。这份通报,一下把这件事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引发了更强烈的二次舆情。

  

  二、

  为何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一个市级公安部门,蓝底白字的公告,只辟了谣言,但没阐述真相。对广大民众真正关心的信息点,全部轻巧的回避了。

  被强奸的,是不是幼女?

  被强奸时,父母是否处于被隔离的状态?

  强调突出从未进过“方舱”,其实就是和普通百姓玩文字游戏。很多老百姓,尤其是农村里的人,压根分不清观察点、隔离点、方舱医院这几个字眼的区别。就像静默、静止、封闭、原则居家,他们哪分得清谁是谁,他们只知道,不管叫啥,总之不能出门就对了。

  通告,真有阐述真相的态度,真要辟这个“谣”,就应该明明白白的提,“从未被隔离,无论医学观察点还是方舱”。

  如果通告写明,父母双方从未被隔离,他们只是外出办事,一时缺失监管。汹涌舆论,立马就消歇大半。

  这件事,让大家不安的点是什么?民众心里很明白,写通告的人心里也很明白。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安、不满的存在,此时最能解决问题、平息舆论的通告,是有真诚的态度。是要堂堂正正,开诚布公,是要尊重百姓的情感和智商,以理服人。

  在社交媒体发达到人人都是路透社的今天,这样一个社会事件,越是遮遮掩掩,越是玩文字游戏,其实,越是会引发二次、三次的舆情,越是会让老百姓不安和不满。

  想想年初江苏那几封公告,真心觉得,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如何写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信服的通告”,这样的培训班。

  有些事情,比如写通告,本可以处理得更有公信力。

  三、

  作为一个前媒体人,我见过很多社会恶性事件,采访过很多事件受害人。比如同样是强奸案,很多比贵溪这案件要惨烈得多。但不知为什么,在网上搜索事件相关信息,在咨询媒体同行验证消息时,在看到警方的通告后,我还是内心一阵阵发冷。昨天梦里,都是这个事件。

  我脑子里萦绕不去的是,小姑娘被侵害时,她是不是已经绝望到了不想喊。因为,喊也没人。她只能是不要命的反抗。以至于,事后“一身血”。还有就是父母得知情况后,想赶回家,“要冲出隔离点,但被拦住了”。

  算起来,新冠疫情已经超过1000天了。疫情之初,我写过一篇文章,说这场疫情大概会改变一代人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现在看看,好像确实这样。

  一场疫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每个人。而我们都需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去应对这种改变。

  四、

  当下,全国疫情防控,又是一波紧张。

  想必父母被隔离,家中未成年人无人照看的情况,不会是个别现象。这时,农村里的基层组织,要如何做好这一项服务,城市里的社区,又要如何为这样的家庭提供帮助,其实是特别值得思考和改进的事情。

  贵溪的这个案件,普通人尤其是家里有未成年孩子的家庭,父母看到这样的案子,内心在不安的,就是这一点,想寻求一点安慰和安全感的,也是这一点。其实,我们这些普通人,想听到看到的,无非是一句:别怕,到时你有情况,孩子我们会照顾好。

  一个让人痛心的社会事件,解剖它,反思它,借此查漏补缺,才能杜绝更多的悲剧,更好的阻止那些潜在的恶意。

  这才是关注和围观,舆论和舆情,推进社会进步,该有的样子。

  

相关专题:强X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0 11:4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