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报喜不报忧?中国经济前景低迷

京港台:2022-10-19 22:06|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报喜不报忧?中国经济前景低迷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防疫清零政策、国际关系紧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显而易见。而二十大期间中国推迟发布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更让各方专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

  按计划,中国国家统计局应在本周二发布今年第三季度经济数据。但这一发布被无限期延后。这一举动被外界认为很不寻常。

  "推迟发布数字的原因很可能是国务院领导人担心这些数字会影响二十大凯歌高奏的气氛",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中国政治和金融的专家史宗瀚(Victor Shih)对《纽约时报》说。他认为,这表明在北京相当有效的技术官僚机构中,政治影响有着压倒一切的地位。

  报道称,大经济体推迟发布如此重要的经济数据是极为罕见的事情,而这本该是经过周密策划的例行公事。

  尽管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在二十大会议上表示,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但推迟发布国内经济数据的消息引起了不安--或许中国的经济状况比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的更糟糕,同时这也让人们对数据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这是个极糟的失误",耶鲁大学法学教授张泰苏对《纽约时报》说,"即使他们需要美化数据,最好的办法也应该是在正常时间范围内完成。"

  此外,推迟发布数据不利于中国在金融市场的形象。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资深中国经济专家埃文斯-普里查得(Julian Evans-Pritchard)指出,"如果推迟(发布)开始成为常态,那就可能会降低人们对官方经济数据和中国官僚机构专业性的信心。"

  清零、国进民退阻碍经济

  中共二十大举行之际, 欧美专家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普遍不看好。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的主任胡谧空(Mikko Huotari)本周在接受德国电视二台采访时表示,北京政府的防疫限制如不改变,"未来数月甚至数年内中国经济的前景都不会很好"。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教授、中国经济问题学者费多丽(Doris Fischer)对德国之声表示,习近平下一任期中,中国经济面对的重要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继续转型,二是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的债务,三是防疫政策如何松绑。

  《华尔街日报》引述私营领域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和其他机构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估计为3%左右,明年将反弹至4.5%左右,前提是中国政府放松其新冠动态清零政策。

  但习近平在二十大上再次强调了这一政策的重要性。而他施行的其他被认为不利于经济的路线也没有改变的迹象,例如给予国有企业优先地位,挤压民营企业。

  随着中美紧张关系不断升级,习近平还加大力度采取行动,减少中国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并将更多资本引入中国政府认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行业,如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这种政策转变正在促使中国生产率和工资增长放缓、金融市场疲软,西方企业越来越不愿意在中国进行投资。

  增长动力不再?

  "我们看到,对市场化经济改革的热情逐渐消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部负责人贝尔格(Helge Berger)对《华尔街日报》说:"中国的增长潜力可能远低于我们所习惯的水平。"

  研究公司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的创始合伙人葛艺豪(Arthur Kroeber)认为,鉴于以技术为中心的产业政策带来的好处有限,他对中国的前景越来越不看好。他表示,已宣布的战略可以促进某些行业,如半导体和电动汽车,但不足以推动整体经济的生产率提高。

  华盛顿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地缘经济中心(Atlantic Council's Geo Economics Center)和总部位于纽约的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一项新研究预测,到2020年代中期,中国将难以保持超过3%的年增长率,除非政府作出调整,克服人口萎缩和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尽管政府数据显示外资流入持续强劲,但上述研究发现,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GDP之比一直稳步下降,从10年前的近30%降至去年的21%。

  费多丽指出,目前的多种不确定因素结合,包括国际局势和中国的防疫政策,让外商投资中国变得格外谨慎,“以前那种趋之若鹜的投资盛况一去不复返了”。

  德国专家胡谧空对德国企业的建议是,当务之急是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尽量做到多样化,而不是"所有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中国市场当然还有机会,但同时应该考量中国政治发展的因素。"

  (综合报道)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16: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