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无视俄入侵乌克兰 中国丧失与东中欧国家友好关系

京港台:2022-11-4 00:28| 来源:中央社 | 评论( 25 )  | 我来说几句


无视俄入侵乌克兰 中国丧失与东中欧国家友好关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日经亚洲周刊指出,东中欧国家对中国的好感已转变为日益加深的失望,可能使欧洲联盟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图取自欧盟执委会网页ec.europa.eu)

  (中央社东京3日综合外电报导)中国无视俄罗斯野蛮入侵乌克兰而继续维持对俄密切关係,引起东、中欧国家强烈反弹,导致这些国家一一远离中国。东中欧各国以往曾受俄罗斯严厉的政治打压和地缘政治野心之害。

  「日经亚洲」周刊(Nikkei Asia)指出,在2010年代初期,东中欧国家曾心向中国,因为中国是个成长快速的经济强权,有丰沛的资金可投向海外。但这种好感已转变为日益加深的失望,可能因此使欧洲联盟(EU)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

  中国2012年与东中欧16国成立「16+1」经济合作倡议,波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区内多数国家都加入其中。希腊2019年加入,这个合作机制改名为「17+1」。中国几乎年年举办成员国高峰会,希望透过基础建设投资与科技合作来拉拢这些国家。

  这个架构令德国和法国等西欧国家感到不安,惟恐欧盟内部因此分裂。在此情况下,德、法2国曾吁请东中欧国家,不可投入太深。

  但这种友好关係现正迅速消失,第一个生变的迹象出现在2021年5月,立陶宛退出17+1以与中国保持距离。2022年8月,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继之退出,使成员国减少为14个,捷克可能是下一个跟进的国家,而这与俄国入侵乌克兰但中国却维持友好对俄关係有关。

  习近平(专题)领导的中国政府在感到忧心之下,今年4至5月间派出了特使霍玉珍前往东中欧8个主要国家,说明对于俄乌战争的立场。但霍玉珍在多数国家似乎受到了冷落,尤其在波兰,因为波兰有长期遭受俄国威胁的历史,也因此对中国的友俄立场特别愤怒。

  中国挺俄形象大损 学者:与东欧裂痕难修复

  这种日益反中的情绪已开始损害东中欧与中国间的经济交流活动。当地媒体报导,罗马尼亚政府决定,对中国企业提供的基建投资施加严格限制。罗国2020年冻结与一家中国企业建造核能发电厂的合作计画,转而与一家美国企业签定新合约。

  其实东中欧国家对中国投资的热爱早在俄军入侵乌克兰之前即已消退,因为中国方面有关扩大对此地区投资的说法,最后多半成为空话。

  2017年就职的美国总统川普曾吁请东中欧国家,支持美国将中国科技排除在战略性高科技领域之外。由于与美国在此方面的密切合作依然重要,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和爱沙尼亚2019年和2020年决定,禁止华为(专题)公司参与国内的5G网路建设。

  这个趋势一旦持续,将对全球战略格局造成重大冲击。首先,东中欧地区对中国的立场必将影响欧洲整体对中政策。波兰东方研究中心(Center for Eastern Studies)研究员贾科波夫斯基(Jakub Jakobowski)说:「东中欧对中国的立场趋于强硬,将推动欧盟的整体中国政策走上比较强硬的方向。」

  其次,东中欧的这种作法将提醒中国,维持对俄友好关係将牺牲外交顺境。俄乌战争引起的粮食危机已对许多非洲和中东国家造成严重打击,若是中国在战事上继续支持俄国,就可能挑起这些国家的怒潮,从而使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友好国家相同地锐减。

相关专题:乌克兰,俄罗斯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6 18:3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