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业赚辛酸 中国地方政府至少拖欠362亿费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央社北京11日电)中国严厉执行「动态清零」,核酸检测产业被视为暴利产业。但庞大应收帐款却导致地方政府不堪重荷拖欠费用,而检测机构因此拖欠员工工资,成为今年中国核酸检测产业的缩影。
财新网报导,今年第1至3季,中国光是前9大核酸检测机构的应收帐款,就高达人民币(专题)362亿元,地方政府逐渐难以支应,导致欠帐情事频传。
中国媒体先前报导,河南省许昌市博奥润康医检实验室日前一度宣布,将于今天凌晨0时起暂停接收核酸检测样本,理由是许昌各区、县积欠应付款项,导致「运转压力太大,待资金到位再恢复新冠核酸检测工作」。
不久,陝西省西安市多个核酸检测站疑似被自家「大白」(核酸采样等防疫人员)贴上白底黑字的抗议布条,内容直指西安中美弘康医检所「偷税漏税」、「出结果慢」及「拖欠工资」,因此暂停对一般民众的核酸检测业务。
财新网报导指出,在中国媒体广为报导引起关注后,经上述两地地方政府介入,两家检测机构已陆续恢复运作。但这一现象显示,中国基层政府拖欠核酸检测机构费用,而检测机构拖欠员工工资,成为今年中国核酸检测业的缩影。
报导提到,今年以来,各地只要出现疫情就展开大规模核酸检测,连低风险地区也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加上中国国家医保局又要求核酸检测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导致核酸检测企业应收帐款全面暴增。但财政早已不堪重负的基层政府,却因此一面组织核酸筛查,一面拖欠检测机构费用,成为普遍现象。
根据报导,以陆股上市公司、核酸检测龙头「迪安诊断」为例,今年前3季营收达156.3亿元,净盈余24.3亿元,年增分别达67.4%及107%,但都只是帐面数字。因为同一期间的应收而未收帐款就达107.5亿元。且因核酸检测业务规模扩大,成本上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也从2021年底的4.74亿元,骤降到9月底的0.53亿元。
报导指出,鑑于今年来光是前述9家最大的核酸检测机构就被积欠362亿元,导致中国经济形势差、地方财政紧张的地区,纷纷出现严重的核酸检测费用拖欠情事。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地区在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下,只能取消免费核酸检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