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感染后为何浑身疼?专家:主要为外周性疼痛 ...

京港台:2022-12-16 11:01| 来源:新京报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感染后为何浑身疼?专家:主要为外周性疼痛 ...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汪阳提醒,如果新冠肺炎引起了持续性高热,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血氧饱和度低于90、卒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近日,许多网友分享了自己感染新冠后的体验,最常被提及的症状之一就是“浑身疼”。12月14日,新京报记者连线“阳康”(从阳性到康复)后的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汪阳,请他从更专业的角度作出解读,并根据不同的基础病给出用药建议。

  汪阳表示,有文章指出,超过70%的新冠患者出现疼痛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肌肉痛和肢体痛,且男性患者比例更高。此外,作为医者,他特别提醒脑血管疾病患者,感染后用药应更谨慎,避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汪阳。 受访者供图

  以下是新京报记者与汪阳的对话:

  新京报:请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染症状和痊愈经历。

  汪阳:我是12月7日确诊的,当天晚上就感觉咽喉不舒服,但没有太在意,因为我扁桃腺本来就很容易发炎。感染期间我始终没有发烧,主要是头疼、肌肉疼、双侧腰痛,大概持续了四到五天。我吃了对乙酰氨基酚来止痛,也在家泡脚,有一定效果。现在还有些咳嗽、嗓子痒、流鼻涕的症状,但疼痛已经基本消失了。

  新京报:有人发热后感觉神经痛,是什么缘故?

  汪阳:要先区分一下,其实更多见的是肌肉痛。前两天我也看了一篇文章,提到了新冠肺炎和疼痛的关系,文章说大概有70%的新冠患者出现疼痛,主要表现为头痛、肌肉痛和肢体痛,这都在外周性疼痛的范畴里,真正引起中枢性疼痛的只有7%多一点。

  引起外周性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病毒的损害,或病毒刺激机体释放一些活性物质刺激引起的,再就是发热引起的乳酸沉积、引起酸痛。中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病毒对中枢神经的损害,因为新冠病毒有一定嗜神经性,容易结合神经组织。

  文章还做了一个分析,哪些是疼痛的危险因素。一个是男性,男性患者出现疼痛的比例要高些;第二个就是高的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又称为体重指数),肥胖的人疼痛会重一些;第三个,疼痛程度和感染严重程度是相关的。

  新京报:有网友说,嗓子很疼,连带耳朵眼儿里都疼,这个和神经痛有关吗?

  汪阳:可能和神经有关,嗓子和内耳都是三叉神经支配,有可能是病毒对三叉神经的损害引起的。

  新京报:那么该如何缓解疼痛?

  汪阳:一般来说可以吃布洛芬,有基础疾病的、吃阿司匹林的患者,可以吃对乙酰氨基酚、 洛索洛芬。如果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疼痛,可以来医院就诊。

  新京报:对于有脑血管基础病、糖尿病、心脏病、肿瘤等的患者,有何用药建议?

  汪阳:我看了一篇文章,作者分析了亚洲人群中新冠肺炎和脑卒中的关系,结论是新冠会加重卒中病人不良预后的比例。所以,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首先要控制好原发病。在药物使用方面,因为脑血管病人一般吃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等药物,这两种药物和布洛芬有协同作用,会增加出血风险,所以这些病人尽量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减少不良作用。

  糖尿病病人也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但如果手边只有布洛芬的话,建议和平时的药物间隔2小时再吃。

  心脏病患者,特别是严重心功能不全、心衰病人,不建议吃布洛芬,也主张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高血压、冠心病病人,慎用复方类制剂,很多这类药物里有麻黄碱或伪麻黄碱,都是收缩血管的,会引起血压升高。用这种制剂时,要看清楚里面的成分。

  有肝脏疾病、肝脏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适合用对乙酰氨基酚,因为它是通过肝脏代谢的。这些患者更适合用布洛芬。

  肾脏疾病患者,优选对乙酰氨基酚。不要同时吃基础病药物和退热药物,间隔半小时甚至2小时以上是比较理想的。

  新京报:居家治疗,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汪阳:老人因新冠引起了持续性高热、超过24小时降不下来,或是中青年患者连续3天烧到39℃以上,就要就医。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或者血氧饱和度掉到了90以下,也要去医院。再就是如果出现卒中,突然偏瘫,不能说话、一边手脚不能动,也要抓紧去医院。

  新京报:一些人还是对可能的感染感到焦虑,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汪阳:我感觉感染新冠病毒不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能防则防,能不得则不得。如果得了,也不要太紧张,多数年轻人肯定要扛过发烧的一两天,这是一个过程,不要指望到医院能开出一个神奇的药物后立马痊愈。多数人通过自身抵抗力以及药物辅助就能缓解,其间要注意多喝水、好好休息。

  有基础疾病的更不要紧张,把基础疾病控制一下,度过了发病早期,就会好转。就我自己和同事的经历而言,6天左右会完全康复,能正常工作。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17 07: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