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热帖:不要再问,为什么没有准备好再放开

京港台:2022-12-22 13:05| 来源:西坡原创 | 评论( 96 )  | 我来说几句


热帖:不要再问,为什么没有准备好再放开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文|西坡

  这些天,有两种声音回响在舆论场,而且音量越来越大。

  第一种是,为什么没有准备好再放开,到现在一片退烧药都难求?

  第二种是,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放开,早一点放开,或者等到春暖花开再放开不好吗?

  这两种声音的拥趸都很多,尤其令人诧异的是,许多还是当初支持放开的人。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们没搞清楚最基本的情况,也说明他们没有从过去三年里获得应有的启示。

  答案其实很简单。传说中的选择,压根不存在。

  放开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形势,是一种已经延迟太久但无法再延迟的形势。黄河决堤的时候,是灾民选择何时何地决堤的吗?不,这是黄河的选择,不是灾民的选择。同样,放开是病毒的选择,不是我们的选择。赶到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

  那么可不可以早一点?理论上有这个可能,现实中没有。最大的现实就是,我们曾经实现过清零,全球独一份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胜利成为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甚至可以说,清零是一个奇迹,是多种条件凑成的不可复制的壮举。移动互联网技术,社会管理技术,社会组织结构,民众配合度。清零是一种选择,但更是一种能力。宿命论一点,或者说墨菲定律,一个行为主体一旦掌握了某种能力,必然会寻找机会去使用它。

  一旦我们享受到了清零的好处,再想从心理上主动接受另外一种选择,便会无比困难。这跟其他国家从一开始便摸爬滚打过来,是完全不同的情形。这是一道非常复杂的计算题,天平两边都有无穷的变量。不同的人对每个变量赋予不同的权重值,而且每个人的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不断变化。

  不存在一个超级计算机,帮我们推算最佳结果,并在最佳时间扳动道岔。即便存在,我们也不会信它。

  我没有想到的是,许多之前支持放开的朋友,并没有为必将出现的冲击做好心理准备。信息不透明是一回事,还有一重因素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在真实的环境下为自己的处境做出过选择。通常是别人为我们选择,而我们选择接受、抗拒或者逃避。现在同样是这种局面。

  我是支持放开的,实际的放开在客观上与我的预期相符,至少不是我心目中的最坏选项。我最怕的是,病毒的传播指数稳定在一个水平,让清零策略可以一直相对无痛地持续下去。那样的话,我们就会无止境地生活在一张安全网里,不痛不痒地失去许多看不见的东西。

  我期盼的,就是我们失去清零的能力。

  没有退烧药固然令人痛苦,但与另一种痛苦相比,这种痛苦要容易忍受得多。

  不要这么快忘记,我们经历过什么。当时只要有人感染,那么他的家人、邻居,随时便会被拉到不知道什么地方,不知道多久能够回来,不知道家里的宠物、物品会遭遇什么命运。与看不见的厄运相比,看得见的厄运总是更公平一些。

  卡尔维诺这样解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昆德拉认为,形形色色的限制就是生活中的重负;社会生活与私人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像一张网眼细小的大网越来越紧地束缚着人类生活。他的这部小说向我们揭示,我们在生活中选择与珍惜的一切轻松东西,将来不可避免地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清零,就是这样一种越来越重的生命之轻,它会成为继高考之后,另外一个让我不断做噩梦的主题。

  所以在我看来,现在没有退烧药只是一个不太重要,而且必然出现的问题。当时会那样,现在必然会这样。硬币只有两个面,总不能指望它会立起来。但我还是忍不住说,我更喜欢现在这样,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有的时候,自生自灭已经是最好的命运了。

  无论如何,我们又一次来到了真实世界的星空下。

  最可怕的不是寒冷,而是对身后温室的眷恋。

  过去三年,我们最应该学会的,是学会许愿。许愿是有风险的,因为可能会应验,而你在许愿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愿望的背面是什么。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大网,归根结底是由观念的丝线织成的。我们过去三年经历的,许多人抱怨不已的东西,其实正是我们在过去一百多年间为之奋斗的事物。我们再也不是一盘散沙,再也不是一穷二白,但我们想要的只是永恒的安全吗?

  每个人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不光在健康方面。向前看,生活除了疫情还有许多维度。

相关专题:热帖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13: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