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大跃进以来最大量死亡事件? 疫情隐匿数据是征兆

京港台:2023-1-11 06:28| 来源:Newtalk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大跃进以来最大量死亡事件? 疫情隐匿数据是征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疫情排山倒海而来,火葬场和医院系统纷纷崩溃,殡仪馆表示现在火炉通宵工作,等待火化的尸体急剧增加。   图:翻摄自方舟子推特

  中共在毫无事先准备的情况下,于上个月突然取消有关新冠疫情的相关防疫政策。随后,中国疫情排山倒海而来,火葬场和医院系统纷纷崩溃。专家表示,中国民众恐面临自毛时代大跃进以来最大规模的死亡事件。

  汉学家、军事家本‧劳森(Ben Lowsen)1 月 5 日在《外交家》《The Diplomat》杂志的网路版上发文说,2022 年 11 月下旬,当中国人民冒着坐牢危险,抗议政府的「清零」政策时,全世界都注意到了。在一个专门压制异议的系统中,他们对中共和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专题)合法性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12 月初,在抗议活动停止或被镇压后,中共政府取消防疫限制,但同时也「任意」降低了病毒的威胁等级。

  劳森说,这些事件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历史性转折点」。儘管中共政府过去 3 年坚持实施昂贵的防疫政策,但中国人民现在恐面临「自大跃进以来最大规模的死亡事件」。

  他还说,在 1958 年至 1961 年,毛泽东的政策导致了 2,000 万或更多的人死于饥荒,在溷乱和悲剧之中,中共当局决定不提供统计飢荒死亡数据。「一个不祥的对照是,今天的习近平政府基本上也放弃了提供新冠疫情的统计数据。」劳森说。

  中共卫健委上个月下旬宣布停止公布每天染疫数据和死亡数据,改由疾控中心公布,这一举动激起了人们的不信任。自 12 月 7日结束「清零」政策至 12 月底,中共官方仅报告了 10 人死亡,这与火葬场和医院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广东公共频道」报导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银河园」现场大量民众排队,治丧电话满线。 图:翻摄自方舟子推特

  「整个系统现在处于瘫痪状态。」近日在上海火葬场接听电话的一名员工告诉《彭博社》,「这裡忙得应付不过来。」

  类似场景在中国各地的殡仪馆上演。在那裡,无数悲痛家庭和疲惫不堪的工人在讲述中国疫情死亡人数的真实情况。外媒对北京和上海殡仪馆工作人员的採访表明,现在火炉通宵工作,等待火化的尸体急剧增加。在上海的龙华殡仪馆,一些家庭上个月在凌晨 3 点就来到那裡,希望能拿到中午发放的 200 个排队号码中的一个。

  总部位于英国的健康数据机构 Airfinity 于 2022 年 12 月 30 日更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每天大约 11,000 人因染疫死亡,12 月累计染疫死亡已达 11 万人。

  Airfinity 还预测,1 月份死亡人数达到高峰时,每天将有 2.5 万人死亡。到那个阶段,自新冠疫情于 2022 年 12 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激增以来,死亡人数会达到 58.4 万人。该公司表示,预计到 2023 年 4 月底,中国将有 170 万人死亡。

  

  中国逐渐解封,不过确诊人数仍持续增加。传北京医师被要求,开死亡证明都要尽量避免提及因染疫造成呼吸衰竭而丧命。图为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发热门诊外患者爆满。 图:翻摄自矢板明夫脸书

  劳森认为,习近平从来没有利用过去三年疫情封控所赢得的时间为未来开放做一些准备工作。

  劳森表示 :「他(习近平)没有解决中国老年人口高比例拒绝疫苗的问题,没有为重新开放储备救命药品,也没有制定计划来缓解重新开放后不可避免的新冠疫情飙升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他拒绝在(外国)製造商不放弃其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允许更有效的 mRNA 疫苗进入中国,使中国人民(面对疫情)更加脆弱。」

  他补充说,有几个因素表明,习近平在政策上面临了严重挫折:清零政策抗议者面对牢狱之灾时的强硬态度,他们直接针对习近平和中共;政府政策的突然转变,以及中共官员似乎愿意在没有习近平的支持下工作。他说,习近平现在一直处于观望状态,不清楚是否会拿出任何总体方桉。

  「这表明,习近平要么在最坏的情况过去之前一直保持低调,以逃避责任,要么是无法制定政策,让整个国家在风暴中无人管。」劳森说。最后劳森还表示,面对疫情威胁,习近平仍继续拒绝接受外国的援助,让人想起毛泽东在大跃进饥荒最严重时拒绝粮食援助的情景。

  

  中国殡仪馆外停满了车,全都是在等待火化遗体。   图:翻摄自微信

  

  中国疫情严峻,确诊人数每日创新高,北京医院出现人满为患的惊人情况。   图:翻摄自@lsc2020316 Twitter

 

相关专题:新冠肺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2 17: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