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人在美国:怎么和美国人“中性化地”吵架

京港台:2023-1-15 01:30| 来源:孙平的Psychology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人在美国:怎么和美国人“中性化地”吵架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一、什么是“中性化”?

  在米国生活、学习,做心理咨询这些年,逐渐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应对这边人际互动的心理特质,那就是“中性化”(neutralization)特质。

  1. 中性化,按照传统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的说法,指的是不带有太多早年情绪(包括性欲和攻击欲)附加的——适应性行为和相应的心理状态。

  2. 说人话,举个通俗例子:中性化地听人说话,就主要听人家的内容,而不是过于细致地揣摩其话底下的态度,看是不是在羞辱或者嘲讽自己。

  另一种精神分析对中性化的理解是:不让自己童年被羞辱和嘲笑的潜意识恐惧过多地占据自己对他人当下的观感和判断。

  3. 美国是一个心理/行为中性化程度很高的国度。各个政府部门、企业、甚至个体,依照我这几年做咨询和生活下来的观察,几乎90%的沟通都是中性内容,只有10%不到传递态度和情绪(当然这里有族裔差异)。

  所以,你真的很难很难听到某个美国人说着一件事情,但其实是在借这个事情“指桑骂槐”。在现实生活中,美国人指桑骂槐的心智化能力,是我见过最低的,几乎没有之一。

  4. 在我咨询的新移民(专题)之中,最多出现的痛苦情况之一,就是很多人容易把自己童年遭遇的嘲笑、贬低、羞辱体验,投射到美国人普遍的中性化行为之上。

  一个例子:A出了擦碰小车祸,对方是白人,在accident后的协商过程中,对方不给个人联系方式,只给出保险公司和保单号码,A强烈认为对方“又精又坏”,逃避责任,甚至可能是瞧不起自己是亚裔...

  但实际上,交通事故当事人双方的协商只交换保险,不给个人联系方式,这是加州(专题)法律允许的,是典型的中性化行为。A误认为白人在侮辱自己,因此愤怒不已。

  我个人感觉这是新移民心理适应的最大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加剧了新移民的愤怒感、无助感,甚至导致抑郁。

  5. 所以,我认为在美国生存的要诀之一,就是尽量中性化地看问题,做事情。尽量听内容,处理事务性工作的时候暂时隔离情绪,当你觉得别人在侮辱你态度不好的时候,首先先反思是不是自己在过度诠释。

  6. 在内容层面上要敢于与人争论,要有相持的勇气。不要动气,不要轻易觉得别人在刁难自己。不涉及人格地坚定捍卫自己的想法和主张。

  总而言之,中性化生存,非常重要。

    二、“中性化吵架“的例子

  今天给其他candidates讲课,选了科胡特的一篇文章——研究所要筛选,评测哪些高年级的candidates在毕业后可以继续留校讲课,故有此设置。

  全程我都讲得非常顺畅,科胡特的这篇文章我个人很有感觉,因而充满了激情。其他的candidates不断地和我产生积极互动,很舒服。

  但是讲着讲着,主持的老师之一似乎开始对科胡特很有意见,觉得科胡特在这篇文章里总是想和她的偶像弗洛伊德对着干,总想质疑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的普世性。

  所以在我接下来的讲课过程中,她不断地抛出质疑和问题。在和我辩论明显处于下风的情况下,甚至开始“拉帮结派”和搞孤立,她询问在座的所有candidates:“你们这里还有谁和平一样认为自己是自体心理学家?是的话请举手...”

  在这种逼仄的询问下,当然不可能有人站出来(而且我也没有声明自己是自体心理学家好不好)...她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对我的学术孤立,让我感到非常不舒服。

  我开始动用我的“中性化”能力:虽然我内心非常厌恶这种孤立人的做法,但我提醒自己—-“这个老师,是一个你当下,和将来都要面对的有知识、有表达能力,但在学术上不认同你的分析师,她看了你文章的标题,就决定要来和你辩论,在学术上她就是和你对立的,你作为一个presenter要怎么应对这种情况?”

  “鉴于她是faculty,我毫无疑问需要对她保持尊重。又鉴于她的争论非常智性化,很抽象。我就想那我就给临床例子来应对....”

  于是接下来,这样一来一往,我借助和她的辩论基本上把我的课程内容讲完了,而且给出了很多我认为很满意的,贴合科胡特理论的临床案例。

  在最后几分钟里,这位老师抛出了她的“杀手锏”:“今天平讲得很好很出色,让我们为他鼓掌(鼓掌)。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中还是要看到,虽然科胡特否定了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的普世性,但其实他的这种否定恰好是俄狄浦斯普世性的最好佐证不是吗?科胡特作为儿子,想要推翻他老子的核心理论,树立自己的,这不是俄狄浦斯竞争是什么?好的,各位,我们今天的课程...”

  我注意到她打算用她的妙论结束我的课程,我立即打断她:“是的,**博士,我一部分认同你的看法。我相信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概念是存在的,人性有让人悲观的一面。但我们如此深爱精神分析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的悲观和弗洛伊德的永远正确。而是因为这门学科既容得下弗洛伊德的悲观,它又容得下科胡特对人性的乐观。它理论和临床和实践是平衡且全面的。这正是我今天选论这篇文章的原因,很高兴各位参加我的课程....”

  我可以在很多地方让步,但是你想在我的课堂上用你的聪明比喻和理论来概括我的观点,替我结束我自己的课程,你连想都不要想。

  还是那句老话——中性化,学术上的东西你若有自己的态度,那么就要坚持,绝不退让。

  攻击人没用,拉帮结派没用,以理服人,学术的争论用学术本身来解决。

  再者,如果一个一百二十五年的精神分析,只容得下一种单一人性观,那它也活该被CBT/ACT/DBT/EFT...等TT们淘汰。

  我就跟你争内容,你的态度你的情绪你的辩论手段你的身份资历,我一概忽略。争的就是我相信的,且被我的临床实践所支持的学术内容。

  其他的都可以让步,就这不行。

  中性化生存。

  下一次,我要来讲一讲在米国动用中性化能量,和人激烈吵架的乐事。

  在米国的学术圈,你没有态度别人不会理你;你有态度,表达得不够尊重和中性化,同样也会很快失去话语权。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华人社区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14: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