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东北抗疫严重缺药 医生形容"像打仗没武器"

京港台:2023-1-16 02:36| 来源:中央社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东北抗疫严重缺药 医生形容"像打仗没武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央社〕中国多个大城市陆续宣布度过疫情感染高峰,但医疗资源相对落后的东北三省还在挣扎,当地医生说最大问题是缺药,「就好像你去打仗没有武器一样」,有些县级医院医生也不会用呼吸机。

  中国新闻周刊今天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报导,指广袤寒冷的东北地区,感染高峰和重症高峰几乎和北京同步,却少有人关注。

  报导引述吉林省一家三甲医院急诊科主任说,东北抗疫最主要的问题是缺药,早期连退烧药都开不出来,现在也只有很少的倍拉维(Paxlovid)供应,阿兹夫定也不充足。

  上海的感染科专家张文宏提到COVID-19染疫后有「黄金72小时」,在感染后3天内如果能给患者用上抗病毒治疗,再辅以激素的治疗,大多数病人都会缓解。

  但这名东北医生说,这是很理想化的设想,在东北很难做到。因为在重症高峰的前几週,他们几乎没有抗病毒药,就好像「去打仗没有武器一样」。

  报导说,到1月初,医院仍很难开出抗病毒药倍拉维,为了救治病人,有的医生甚至从寮国自购彷制药,以解燃眉之急。直到最近一星期,缺药情况才有所缓解。

  这名医师说,「防重症」比「治重症」更关键,都已经发展成重症,出现多器官衰竭了,再去治疗很难。

  她最担心未来几週农村出现感染潮,尤其是春运很多农民工返乡后,可能引发第2波冲击。东北3省基层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县级医院欠缺「防重症」的治疗措施,一些医生呼吸机也不会用,可能延误对患者的干预,他们可能因此发展成重症,最终向上级医院转诊、流向城市,再次给医疗系统带来压力。

  据她表示,吉林的重症高峰大约在2022年12月16至17日开始显现,到目前都还在高原期,预期不会很快结束。很多有慢性病的高龄老人在防疫放宽初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不出门。但越往后,这部分高危人群也开始相继感染。最近几週,在急诊收治的COVID-19重症病人中,80、90岁的老年人比重越来越大,他们中很多人一针都没有打。

  此外,她说,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很多东北人都患有肺气肿,而且这一疾病往往在冬季会加重。这些患者原本的肺功能就不太好,再合併COVID-19感染后,很快发展成重症,这种现象在东北很常见。

  报导引述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测算,2021年,中国每10万常住人口综合ICU床位数最高的是北京、上海,每10万人口分别拥有6.25张和6.14张ICU床位,但吉林省的综合ICU床位数只有2.78,不到北京的一半。

相关专题:医生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1-16 08: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