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胡鑫宇背后:很多孩子不是想死,是不知为什么活

京港台:2023-2-6 10:42| 来源:智远新课堂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胡鑫宇背后:很多孩子不是想死,是不知为什么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我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

  这是胡鑫宇生前在社交软件上写下的一句话。

  遗体被发现的第4天,官方出了通报,胡鑫宇系“自缢身亡”。

  3个多月里,关于胡鑫宇的消失有过各种捕风捉影的猜测,出现过很多传言、阴谋论。

  说死亡跟老师有关,说遗体发现地不是第一现场,还扯到什么熊猫血、器官买卖。

  我们头一回对一个15岁的少年展现出这么大的兴趣和关心。

  直到迷雾散开,才发现,少年是自己选择离开学校,走进那片山林。

  孤立无助到了极点,只想默默销声匿迹。

  我们难以接受,一个没有经历霸凌、没有和身边人产生矛盾、没有在家庭里受到委屈,看起来好端端的孩子,怎么就选择了轻生?

  也难以理解,一个学生,怎么会因为学习压力大、睡不着觉这些“很正常”的问题,就想不开?

  正因为我们的“不相信”,悲剧被忽视了。

  胡鑫宇案落幕,但他的身后,还站着太多崩溃的孩子。

  他们的内心世界,不该无人问津。

  

  01

  几乎在所有人眼里,胡鑫宇都是个不需要操心的孩子。

  他家境不富裕,父母在外打工,他跟着外公外婆长大,读书很用功。

  中考考得不错,学校减免了他1500元的学费,他没有沾沾自喜,反而遗憾没多考几分,不然能减更多。

  成绩好,努力上进,乖巧懂事,还知道为家庭分担压力。

  符合我们对好孩子的所有定义。

  但这样一个好孩子,却在小小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自己的怀疑。

  他觉得自己的性格有问题:

  “我这内向的性格真烦......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

  

  到了高中新班级成绩稍有不理想,他会内疚痛苦。

  担心老师看到他的茫然会不耐烦。

  担心自己的失眠会打扰同学的休息。

  压力大,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他会责怪自己:

  “我爱发呆,思想都飘走了。”

  

  乃至在与同学的交谈以及自杀前的录音里,多次质疑自己:

  “人活着真没意思。”

  “我的存在是否已经没意义?”

  这样巨大的反差,让我猛然想起2年前同样轰动的成都49中坠楼事件。

  轻生的16岁男孩小林,在旁人的印象里也是上进努力。

  他能把《当你老了》英文版翻译成诗经体,在讲台上朗读。

  偶然考试失利,会主动向父母分析原因,让父母放心。

  可在QQ里,他却经常说一些贬低自己、否定自己的话。

  还曾写下:“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

  

  还有大连那个在实验室自杀的25岁985大学研究生。

  在旁人看来,成绩好,性格也开朗。

  但却会因为毕设不顺,不断责骂自己“笨”“丢人”“废物”。

  

  你会惊讶地发现,哪怕这些孩子已经够优秀了,够让家长老师满意了。

  可他们打心底,竟根本不爱自己,几乎厌恶自己。

  这种厌恶,甚至强到要用轻生来处理自己的问题。

  这些年我们看过太多青少年自杀事件,网上也有很多惊人的数据,不需要我啰嗦列举。

  但,问题是:

  多少孩子,其实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抑郁,而是得了“空心病”。

  02

  这个概念,是北大(专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老师,从多年的青少年自杀干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

  早年间,徐老师提出过一个“树理论”。

  意思是一个人就像一棵树,树根是原生家庭,树干是价值观、理想这些认知系统,树叶是成就感、自我肯定。

  人如果出现心理问题,多半就是树根的原因。

  这也是我们通常会有的想法,看到悲剧事件,第一反应就是责怪父母的教育、原生家庭的阴影。

  但后来这些年,接触越来越多有自杀倾向的孩子后,徐老师发现,不对啊。

  很多孩子,根本没有什么父母离异、早期依恋、早期寄养这些典型问题。

  甚至他们和父母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而且,人缘不错,学习成绩也优秀。

  是大家眼里的好孩子、好学生。

  可就是这样美好的、闪闪发光的一个个孩子,却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义。

  

  为什么?

  徐老师总结了几个“空心病”孩子的共同经历:

  1.长期活在别人的认同里。

  别人是谁?是我们这些当大人的。

  老师希望ta成绩好,ta就努力学习;父母希望ta听话懂事,ta就按部就班。

  ta希望让所有人都满意,哪怕不是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2.对被评价很恐惧。

  比考第一更难的是什么?是每次都考第一。

  寻求外部认同越久,孩子越是战战兢兢,因为好名次太容易失去了。

  所以一次挫败、被否定,都会让孩子产生焦虑和恐惧。

  这就是为什么能被致远中学提前录取的优秀学生胡鑫宇,在成绩偶然出现下滑后,会心急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书也看不进去。

  甚至多次打电话给母亲说不想念了。

  

  3.自我认同缺失。

  每一个从青春期过来的人都知道,十几二十岁是迷茫又兴奋的。

  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天天思考着我到底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寻找自己”。

  但长期活在大人期待中的孩子,似乎一切都是为别人而做的。

  哪怕获得了很多成功,内心还是空荡荡的。

  这就很可怕了:找不到真正的价值感,看不见自己的意义,就很容易轻易放弃自己。

  

  录音笔记录里,胡鑫宇自缢前两次站上高楼。

  “已经没有意义了,干脆直接去死吧。”

  “真站到这里反倒有点紧张了,说实话没有理由,只是觉得没意义。”

  空心的孩子,不是想自杀,而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

  03

  徐老师曾对北大一年级新生做过一个统计。

  他们都是刚刚从高考战场的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赢家。

  结果却发现,其中30.4%的孩子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还有40.4%的孩子甚至觉得人生都没有意义,只是照着别人的标准活下去而已。

  “空心”的孩子,竟如此之众,我们的土壤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环顾四周,答案昭然若揭。

  我们的教育是功利的。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多少这样的话:

  “上了高中就好了。”

  “上了大学就好了。”

  “毕业找到个好工作就好了。”

  读书的一切目的,在于成绩,在于升学率。

  就像经典的高考标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就像胡鑫宇曾经初中学校的规定:每月只有一天假,以考试决定,120分满分,考不到96分不许回家。

  

  可分数之外,怎么成长、为人?

  竞争之外,如何与世界相处?

  很少有人教我们。

  我们的家长是焦虑的。

  曾有补习班打出口号:“您来,我们培养您的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

  听听,多吓人。

  即便现在反鸡娃、反内卷,但父母心里的“起跑线”已根深蒂固。

  不信试问:虽然双减了,可有多少家长真的敢放松,不心系学区房,不担忧小升初?

  我们的评价体系是单一的。

  我们总是说“学霸”,“学渣”。

  一个孩子的人品道德可以不提,但只要成绩不够好,就可以说ta“渣”。

  哪怕我们的物质越来越丰富,文化越来越多元,可对孩子的评价体系却只有成绩。

  可以没有技能,但要有文凭;可以什么都不会做,只要考试考得好就行。

  多荒谬啊。

  但游戏规则就是如此。

  社会以分数、排名、证书来衡量一个孩子的价值,父母也因为有一个成绩好的孩子而觉得脸上有光。

  而没有选择权的孩子呢?

  要背上最沉的书包,参加最多的考试,最早品尝孤独和恐惧。

  明明最脆弱的孩子,却成了所有压力的最终承载者,怎会不容易出问题?

  一位高考状元在尝试自杀未遂后说: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不好,工作不好,我就活不下去。

  不过就算好我也不开心,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04

  胡鑫宇案的调查通报里,有一个最戳我心的细节:

  他将自己吊在粮库墙外的杂林里,却将那支记录了生前自语的录音笔,小心翼翼放在了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的墙洞里。

  或许,在生命的最后,他期待着有人能听到他的心声。

  虽然“空心病”是时代给孩子的悲剧,可我无力怪罪任何人。

  应试教育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已是最公平的路,竞争在所难免。

  父母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有要养家的操劳,还有教育压力下的焦虑,已经够不容易。

  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

  但,我们仍可以做些什么,让我们的孩子远离悲剧。

  除了希望孩子考出有用的成绩,也请允许ta做些“无用”的事。

  娱乐,社交,爱好。

  哪怕是花一上午看一片云的聚散,花一下午读一本非“中小学生必读”的“闲书”。

  有心理学家说过:解压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做无功利目标之事。

  别让孩子的世界被成人的标准塞得太满,也留一些空间,给ta自己。

  除了教孩子学习的技巧,也请教给ta爱自己的能力。

  告诉ta任何事情再重要,也重要不过自己的生命。

  别以为自己卑微又低下,因为父亲曾把你举过头顶;

  难过时也要记得笑,因为妈妈许的愿望是希望你天天开心。

  生活的勇气和生存的信心,足以在脆弱时候成为孩子的底气。

  离开的孩子叫人痛心,但帮助更多的孩子,还来得及。

  就从看见他们的伤痛、尊重他们的喜悲开始。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学术教育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9 10: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