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间谍气球到底在收集什么?

京港台:2023-2-11 03:17|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 评论( 10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间谍气球到底在收集什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华盛顿——美国政府正在梳理残骸、侦察机照片和以往观察结果等各种情报,探究中国间谍气球在2月初飞越美国上空的目的何在。该气球上周末已被一架隐形战斗机发射的响尾蛇飞弹击落。

  根据国务院周四公布的解密情报,这个中国间谍气球上装有天线,用于精确定位通信设备,还能拦截这些设备上发出的通话。

  这个气球在美国上空飞行数日,震惊了公众,令华盛顿和全国集中关注中美之间愈发激烈的斗争。

  气球被发现后,国务卿布林肯取消了原定的北京之行。或许是出于报复,中国拒绝了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三世试图与中方同级官员讨论间谍气球的通话请求,这进一步加剧了两个全球超级大国之间本已紧张的关系。

  以下是我们对气球事件的了解。

  这个间谍气球在收集什么?

  这正是问题所在。官员们尚不清楚气球在飞越美国的途中可能窃取什么信息。

  气球上有一个信号情报阵列——这一难以理解的间谍术语指的是可以定位并监听通信设备的天线。但官员尚不清楚该阵列是用来收集军用无线电还是普通手机上的通话,或是完全与此无关。

  有多少这样的间谍气球?

  气球很难被雷达发现。在美国军事演习或军事基地附近观察到的首批中国间谍气球中,许多并未被判定为监视工具。相反,它们被归类为不明空中现象,即如今五角大楼对不明飞行物的说法。

  在过去18个月,美国对中国间谍气球计划开始有了更多了解。官员回顾了此前一些不明空中现象的案例,确定它们是间谍气球。审阅旧数据可以发现,至少有三个间谍气球在特朗普任内进入美国领空。拜登任内至少还出现过一次。

  但以往这些情况都相对短暂,不像本月间谍气球事件那样持续数日之久。

  这是否与更广泛的中国监视计划相关?

  美国官员表示,中国已经开展间谍气球计划,作为其侦察卫星群的补充,其任务是在全球各地收集信息。

  由于尚未完全了解这些间谍气球的能力,因此无法确定它们收集到的信息是否比中国卫星更多。尽管如此,官员称气球在一个地点的停留时间至少比卫星更久。侦察卫星通常专注于影像,而气球似乎主要是用来收集通信。

  一些官员表示,中国间谍气球计划将重点放在太平洋地区,收集了有关美军基地和盟国军事行动的信息。

  当然,中国监视军事基地的手段不只有气球。一些机密报告指出,中国还在使用先进技术收集美国军方的信息。

  这严重吗?

  是的。

  先明确一点,气球事件无法与土耳其发生的造成2万多人死亡的地震,或即将进入第二年的乌克兰战争相提并论。

  即使如此,间谍气球事件仍将使这两个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

  多年来,华盛顿的一些政策制定者和立法者一直在争论,美国公众没有足够认真地对待中国的挑战——他们更关注中国的廉价手机和其平台TikTok上的娱乐视频,而不是担心一个通过对其人民进行侵扰性监控来巩固权力的威权国家。

  但气球事件的严重性足以让国务院取消布林肯计划中的访问——这是拜登政府国务卿首次访华——而且没有做出重新安排。当他取消这次旅行时,布林肯说气球的进入是“对美国主权和国际法的明显侵犯”。

  计划如何回收残片?

  五角大楼和FBI官员说,自周日以来,海军潜水员一直在努力收集气球残片,用于美国自己的情报收集目的。恢复工作预计需要几天时间。

  气球本体以及漂浮在海面上的一些电缆很快被回收。大部分电子设备都在气球有效载荷中,但放置在气球下方。这些残片散落在海底,但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海岸外相对较浅的水域。

  潜水队正在将回收的材料移交给FBI,FBI将把它带到弗吉尼亚州匡蒂科的实验室。材料的状态以及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到多少信息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拜登政府将继续对从间谍气球获悉的信息进行解密和分享,邀请盟国和合作伙伴国家听取有关中国侦察计划的简报。

  外交推动表明,拜登政府打算利用这一事件来团结盟友,让他们相信中国的全球野心可能会侵犯它们的主权。

  北京对美国击落气球的决定感到愤怒,中国外交部称其“过度”。中国坚称,该气球是用于气象目的的民用装置。

  北京和美国之间的摩擦点越来越普遍。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去年访台后,中国发射了一连串导弹。众议员凯文·麦卡锡在今年接替她之前表示,自己也想访问该自治岛屿。中国声称对台湾拥有主权。

相关专题:间谍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04:1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