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热线铃响无人接 美中缺乏危机沟通有害双边关係

京港台:2023-2-11 23:50| 来源:联合新闻网 | 我来说几句


热线铃响无人接 美中缺乏危机沟通有害双边关係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国日前击落中国侦察气球,双边关係再添变数。美联社报道指出,美苏能在不动用核武的情况下走过冷战,有赖于可靠的危机沟通,而美中缺乏这种沟通,正使双边关係趋于危险。

  美国2月4日击落一颗飞越领空的中国侦察气球后,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当天曾试图透过特别危机专线联繫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但遭拒绝。

  中方说,这是因为美方“未营造适当气氛”让双方对话交流。根据9日晚间发布的声明,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说,美国的行动“严重违反国际规范,创下恶劣先例”。

  美联社提到,数十年来,当某种危机促使两国紧张情势升级,美国军事指挥官想与中方对口单位通话或视讯联繫时,得到的经验都令人感到沮丧。

  如果两方将领无法迅速釐清事情,美方担心误会、错误报道或意外擦撞,将导致小型衝突恶化成更广泛的敌对。

  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Fund)印度(专题)太平洋研究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说,这种状况与任何通讯设备技术上的不足都无关。问题在于中国和美国对两军热线的价值、意图的看法,有著根本上的差异。

  美军领袖相信,两国热线是一种化解紧绷情势的方法,而中国政治体系仰赖多名政治领袖缓慢审慎的讨论,没有让单独一人直接、立即与他国将领沟通的空间,两种看法互相抵触。

  而且中国领袖质疑美国所谓“热线”的概念,认为这只是美方想以辩解来解决美国挑衅后续效应的管道。

  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瑞特纳(Ely Ratner)9日在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谈到美中两军危机沟通的障碍时说:“这真的很危险。”他还说,美国将领持续努力开通与中方的更多沟通管道,“遗憾的是,中国解放军迄今都没有回应”。

  瑞特纳指称中国把重要的沟通管道当作纯粹的传讯工具,高兴的时候开通、不高兴的时候关闭。

  美国官员和研究中国事务的专家们说,在美中关係趋于紧张之际,中方对军事热线的抗拒,促使总统拜登(专题)、高阶文职外交人员和安全幕僚更急迫地想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题)及其他中国高阶官员建立自己的沟通管道,以便在军事热线行不通时,还有其他联繫方式。

  美中军方都在为台湾(专题)议题可能引发的衝突做准备,两国下一次紧张情势升级似乎只是迟早的事。这种状况可能发生在意料之中,例如联邦众议院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承诺访台;但也可能始料未及,例如2001年美军EP-3侦察机与中国战机在南海上空相撞事故。

  如果两军指挥官无法立即联络,美中双方就少了一种避免衝突升级的方法。

  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资深研究员莫里斯(Lyle Morris)说:“我担心类似EP-3侦察机的事件再度发生。届时我们会处在敌对、不信任的政治环境,(与过去)截然不同,事情可能一转眼就出差错。”莫里斯曾于2019年到2021年担任国防部长办公室中国事务主任。

  台湾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阎铁麟提到,在中国侦察气球飞越美国领空的同一周,奥斯汀于菲律宾宣布美军扩大取得进入菲国关键基地的权限,“美国最近也变得非常民族主义”。他还说:“从区域安全角度来看,对话很有必要。”

  美国现任和卸任官员都说,有时候,当美国方面致电,中国官员连接都不接。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资深政策分析师甘尼斯(Kristen Gunness)说:“没人接听,(电话)就一直响。”

  甘尼斯提到2009年3月她担任国防部海军作战部长顾问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中国海军船舰在南海包围一艘美国侦察船,要求驶离;美国与中国军方要等到大约24小时之后才说得上话。

  负责谈判的前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谢伟森(David Sedney)说,华府花了数十年才让北京当局同意设立现有的军事危机沟通制度,“然后一设好,显然他们非常不愿意将它用于任何实质目的”。

  谢伟森说,中方会接听美方拨打的测试热线电话,美国人在中国节日致电祝贺时,中国官员会接听道谢。

  “然而一旦发生比较敏感的事件,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会说,『我们会确认,等我们领导准备好要谈,会再回覆』。然后再没下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军事动态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 05:3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