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土地震或引发中国未来发生强震?专家多角度解读

京港台:2023-2-17 09:28| 来源:红星新闻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土地震或引发中国未来发生强震?专家多角度解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陈学忠、李艳娥、王恒信于2014年发表的《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增强与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关系分析》重新引发关注。同时,一篇题为《国家地震局核心论文显示:土叙地震可能致中国3年内发生7-8级强震》的文章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其中写道:按该论文研究结果,未来3年中国发生7-8级地震的可能性将达到90%……

  这样的解读是对这篇论文研究的正确理解吗?在土耳其大地震背景下,业内专家、学者如何看待这份研究?未来3年,中国发生强震的可能性有多大?

  

  ↑2月13日,在土耳其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一名男子走在地震后的废墟上 图据新华社

  对此,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地震专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表示,前述论文不能回答土耳其地震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另一位权威地震专家也表示,不能仅仅根据这次土耳其地震,就作出未来3年内中国大陆地区可能发生7-8级地震的论断。

  9年前发表的论文重新引发关注

  《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增强与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关系分析》于2014年发表在中国地震局主管刊物《地震》上。该论文提到,利用了一种检验方法对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增强与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关系进行统计检验,得出结论:当出现欧亚带年地震释放能量比高于50%且有8级以上地震发生时,其后3年内中国大陆地区将有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或8级地震的可能性。这个关系在1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10%”的意思是,上述结果错误的可能性为10%,正确的可能性为90%。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研究中,“欧亚带年地震释放能量比高于50%”和“欧亚带有8级以上地震”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该论文提到,在只满足第一个条件“欧亚带年地震释放能量比高于50%”,不满足第二个条件“欧亚带有8级以上地震”的情况中,“欧亚带地震活动与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之间关系”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即无法得出其后3年中国大陆地区将发生强震的可能性。

  

  ↑论文截图

  专家解读:

  1.不能仅根据土耳其地震判断中国

  一位了解前述研究的业内专家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该篇论文中,作者用的是欧亚地震带在一个自然年内的地震能量占比。“今年刚过去1个多月,未来还有10个多月。尽管现在土耳其连续发生了两次7.8级地震,但是如果未来在其它地区发生的地震所占能量高于欧亚带,欧亚带的能量占比将低于50%,不能仅仅根据这次土耳其地震就作出未来3年内中国大陆地区可能发生7-8级地震的论断,要等到今年过去了才能作出结论。”

  对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会忠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关于地震预测预报,比较确切的一句话是“地震预测在科学上尚未突破”。“当然,作为研究论文,也是有学术价值的。”陈会忠补充说,像这样的研究文章很多,作为地震发生的趋势,可供参考。“但是真正的预测应该是时间、地点、大小都相对准确。中国地震局有对地震预报的R值评价指标的。”

  而前述匿名专家表示,(第一个条件)欧亚地震带的能量是否会增强到论文中要求的条件,也需要等今年过去之后才能确定。同时,“预警对于减轻极震区灾害,特别是人员伤亡方面效果微小。在短临地震预报还难以实现的今天,有效的地震减灾还是要依赖在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方面下功夫。”

  2.分区统计地域上的相关性没有实质意义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前述论文不能回答土耳其地震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孙士鋐对红星新闻记者提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南开大学王梓坤教授等人首先提出了用概率统计预报地震的方法。“他们将除我国大陆地区以外的全球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的地震带划分为11个区域,然后统计每个区域内发生一次7级地震后,跟着在半年内我国大陆地区也发生7级地震的概率。根据统计可知,上述11个区与我国大陆地区之间的地震活动相关概率都很高,达到了0.7以上。而这11个区基本上包含全球强震活动,这就说明只要大陆地区以外发生了7级以上地震,就应该关注在半年内我国大陆地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分区统计地域上的相关性没有实质意义。”

  对于此种说法,前述匿名专家提出,根据中国地震局网站发布的地震目录资料,自1900年以来的120年中,中国大陆地区总共发生71次7.0级及以上地震(含7级余震),平均年发生率约为0.5917,3年发生率为1.78。这个发生率是一个长时间平均值,实际上有时候的发生率是比它低的,也有时候比它高,它只是一个粗略的平均数而已。“或者说未来3年中,发生率可能低于这个平均数,也可能等于甚至高于这个平均数,但究竟是哪种情况?仅根据这个平均数是无法预估的。

相关专题:地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2: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