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朋友圈刷屏的“不明飞行物”,到底是啥来头?

京港台:2023-2-19 19:24| 来源:科普中国 | 我来说几句


朋友圈刷屏的“不明飞行物”,到底是啥来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我们来了解常见的一些“UFO”吧。

  当网上或朋友圈里把各种神秘图片或视频转来转去时,咱们就可以一语道破了。

  先说说 UFO 这个词,它是“不明飞行物”(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的英文简写。

  其实,只要一个飞行的东西,咱们不知道它是什么,都可以叫它“不明飞行物”。

  所以,看到 UFO 是很常见的事,不等于见到了外星人。事实上,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UFO 和外星生命没有关系。

  假如外星科技真能达到那些瞬移闪现的程度,它们完全可以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没必要神秘兮兮地躲着我们,偶然现身。

  最常见的 UFO 是飞机,尤其清晨或黄昏时的飞机,拖着两道或四道尾巴的飞机常常被当作流星、彗星。

  即使没有拖着航迹云尾巴,拍照者也会有这样的描述:“它真的是自己在发光哎!一边发光一边慢慢地笔直上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清晨或黄昏时分,太阳照不到低空大气,天空背景会显得很暗,但是飞机所在的高空却能看到金色的阳光。

  被一片金光照亮的飞机和它身后的航迹云,在阴暗的天空背景下,就像自己在发光一样。

  至于“笔直上升”,其实是飞机从远处朝观察者头顶平飞过来的视觉感受。

  荚状云。

  这种云的形状特别符合大家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飞碟”形象,而且常常成串或层层叠叠地出现。

  它最典型的成因,就是稳定的潮湿空气飞越山顶或者崎岖山地,温度骤降,快速凝结成云,经久不散。

  气象或测绘飞艇。

  现在大家对这种圆滚滚、似有结构、长久悬停并能自主移动的大气球很陌生,其实,在飞机诞生前,人类就是用飞艇旅行的,后来出了几档子事故之后,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了。

  马斯克家的星链。这是一系列编排成队的小卫星,当它们从空中划过时,有一种银河铁道的感觉。

  金星。作为行星,它往往长期藏在太阳的光辉里,一旦现身,就亮得不像个正经的星,人造感很强。

  在无月的黎明或傍晚,它甚至可以在地面照出人影来。印度(专题)军队就曾把它和木星当成咱们释放的无人机,这一乌龙事件荣登2013年7月的BBC新闻。

  金星的辨认特征,一是作为内行星,要出现在太阳方向的那个天空,二是要“稳”,不闪烁,在空中没有明显移动。

  有时你会看到这样一个 UFO,它不闪烁,很亮,在空中平稳地飞,飞着飞着,还没到地平线,忽然消失不见了,这种情况,就要考虑卫星或国际空间站。

  直接不见,是因为它飞到地球阴影里去了。

  有时,在曙光或暮色中,有一条盘得曲曲折折的发亮的云。

  这种云是发射火箭的轨迹的夜光云,这道发射轨迹其实是斜立在高空中的,所以即使地面已经入夜,它却还能被太阳照亮。

  还有一种烟雾色的球状大气泡,和火箭发射轨迹一样,能被好几个省的人看到。

  这种气泡也是发射火箭形成的,最后一级火箭进入太空后熄火,抛出的燃料在微重力环境下会朝着所有方向,呈一个球面均匀扩散开去。

  如果长时间曝光的夜空照片中拍到一条很直的拉丝,还很有规律地,隔一段就出一两个亮点,那就是夜航的飞机了。

  甚至可以知道,隔一段一个亮点的是波音,两个亮点的是空客,因为波音每次闪一下,空客每次闪两下。

  如果用的是长焦镜头,就可以看到包括更多灯光细节,例如下面这幅照片,是一架空客正在飞掠天琴座。翼尖的航行灯左红右绿,频闪灯每次闪两下。

  还有一种诡异的 UFO,拍摄者随手拍夜景,拍摄时并没有看到奇怪的东西,但是照片中却会显示一些光点,有时还像是组成一个阵形一样。

  这种 UFO 其实是在照相机或手机摄像头的光路里形成的,我们称之为“鬼影”。

  它的典型特征就是,诡异光点和照片中的真实强光源中心对称。

  比如这张南京夜景,天上的每个鬼影都能在地面找到原主,并且所有连线交于一点。

  城市或小镇的上空,还有可能出现许多发光的东西,比如被地面射灯照亮的昆虫大群、飞鸟或低空云,还有孔明灯、夜光风筝、无人机等等。

  这些UFO的长相和判断方法,就作为留给大家的思考题吧!

相关专题:微信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25 20: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